浙江财经学院本科教学工作量)
征求意见稿(计算办法.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了适应学校新学分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根据《浙江财经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原有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的执行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进行了修订,具体规定如下:
一、教学工作量计算的基本规定
1.教师教学工作量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各类教学实践指导等工作量。
2.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本科教学计划内的各教学环节(含校际选修课)的教学工作量和本办法所规定的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工作量计算。
教师教学工作量以课时为计算单位。
3. 教学工作量分两类,第一类用作计算课时费和教学业绩考核工作量,第二类只用作计算课时费。
4.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以每学期由教务处审核批准的教学执行计划为依据,同时结合实际课表审核为准。
5.根据课程特点确定标准教学班人数,各学院应按照此规定安排教学任务。
如实际授课教学班学生数少于标准班人数,按标准班人数计算;如实际授课教学班学生数多于标准班人数,按超过标准班人数予以折算。
6.教学工作量计算分学期统计,一般计算到开课单位,非开课单位人员兼课的教学工作量均计算到开课单位,由开课单位进行核算后再发给本人。
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和课程的难易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对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二次核算。
二、第一类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4.开新课指我校第一次开设的课程,开3数开非新课只计算一个教学班。
=1.5 K新
课K5.公共体育课按实际上课人数折算成标3开新课B类:准班数乘以一个标准班的实际上课时数 =1.8
K3计算。
3开非6.部分特殊课程的系数按原规定执行。
=1.2 K新课7.外聘人员教学工作量不计系数。
3其它课程:新开=1.6
课K3开非 =1.0
新课K31.2
×G =G校际辅为下沙高教园区各高校开设课程。
2 0.
(二)实践教学工作量(课时)计算办法
1.专项实习(实训)指纳入教学计划的其他类别的实习(实训),如城乡规划综合实习、艺术类毕业考备课、指察、
课程集中性外出实训等。
专项实习.除教务处批准外,专项实习(实批改2导、G=4×
天数 3
(实训)为综合工作量(指导教师、带实习报
训)。
告、考队教师等合计)核、总结3. 专项实习(实训)必须有实习(实训)教师带队,指导教师按实际指80导学生天数计算。
另外每天按元进行补贴,不计入工作量。
备课、指1.指导调查实习原则上由综合导师城乡调查:= 0.8G 调查担任。
导、批改4
实习 2.指导教师带队外出集中性调查实查调及×学生数分习按专项实习标准计算工作量。
报习实
评阅学
评阅份数
1.参加答辩的教师人数为5人左右。
生论文、
2.为每位评阅教师(非指导教师)、
答进行
×G = 0.2答辩:答辩教师核计该项工作量。
辩
答辩学生数
课程学时数×G= D 1+ K )×(4
1.制订学科竞赛讲课大纲和讲课安排,经学院审核、教务处认定的课时
K=(授
课人数-标 学科(含讲课4 数。
6
竞赛
辅备课、.少于标准班人数,按标准班计算。
2
准班人数)×0.01
导
等)
K。
1.0上限值为4按开新课标 (D) 准.
三、第二类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四、其它
1.本办法中未包括的事项及临时性工作量由各教学单位提出申请报告,经学校批准后计算工作量。
2.本办法从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执行,以前所发相关文件有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