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课件: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第四版)-第七章

经典课件: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第四版)-第七章

需求分析的难点:
➢用户缺少计算机知识,无法一下子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 求,他们所提出的需求往往不断地变化。 ➢ 设计人员缺少用户的专业知识,不易理解用户的真正需 求,甚至误解用户的需求。 ➢ 新的硬件、软件技术的出现也会使用户需求发生变化。
解决方法:
-与用户不断深入地进行交流,才能逐步得以确定用户的实 际需求
.
(4) 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是数据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 和去向之一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
应用4
应用要求
综 合
应用1 应用2 应用3 外模式 外模式 外模式
概念 模式
逻辑 模式




应用4 外模式
映像
内模式
.
7.2 需求分析
7.2.1. 需求分析的任务
1 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 2 充分了解原系统的工作概况 3 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 4 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5 考虑今后的扩充性
.
基本组成: 外部项:各种实体。 数据处理逻辑:描述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逻辑功能。 数据存储: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环节 数据流:数据结构在系统内的传输路径。
.
课程管理的数据流图
.
7.2.3 数据字典
一、数据字典的用途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 获得的主要结果;
➢它所描述的对象都包含于数据流图中,是对数据说明,而 不是数据本身;
.
7.1.3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数据库设计的准备工作
参加数据库设计的人员:
1) 数据库分析设计人员 ,其水平决定了数据库系统的质量 (1) 数据库设计的核心人员 (2) 自始至终参与数据库的设计
2) 管理员和用户 (1) 参与需求分析 (2) 参与数据库的运行维护
3) 程序员和操作员 ,在系统实施阶段参与进来 (1) 负责编制程序 (2) 准备软硬件环境
SA方法把任何一个系统抽象为如下形式。
数据存储
信息要求
数据流
数据流
数据来源
处理
数据输出
处理要求
.
三、数据流图(DFD, Data Flow Diagram)
➢ 描述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变换的过程,表达了数据和处理 过程的关系;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 过程; ➢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工具;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 手段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
.
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概述 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
数据库设计定义
广义:是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 狭义: 设计数据库本身
一般定义: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 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 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管理 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
(3) 数据流 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
数据流去向,组成:{数据结构}, 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数据流: “体检结果”可如下描述: 数据流:体检结果 说明:学生参加体格检查的最终结果 数据流来源:体检 数据流去向:批准 组成:…… 平均流量:…… 高峰期流量:……
.
7.1 数据库设计概述
7.1.1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数据库建设基本规律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和十二分基础数据
数据库设计应该与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 结构(数据)设计:设计数据库框架或数据库结构 行为(处理)设计:设据库设计的方法
手工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 规范设计法:如新奥尔良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若干阶段, 并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实现每一过程。 基于E-R模型的设计方法:用E-R模型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 型 3NF的设计方法:用关系理论指导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ODL方法: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数据库结构
.
7.2.2 需求分析的方法
一、需求分析的步骤
需求分析阶段
调查 机构 情况
熟悉 业务 活动
明确 用户 需求
确定 系统 边界
分析 系统 功能
分析 系统 数据
编写 分析 报告
概念 设计 阶段
数据库 设计 人员和用户
功能 模块图
数据 数据 流图 字典 DFD DD
.
二、需求分析的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SA) :是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 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用数据流图和数据 字典描述系统。
.
(2) 数据结构 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 数据结构组成,或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
组成:{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 以“学生”为例 数据结构:学生 含义说明:是学籍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一
个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年级
➢ 它是一个动态文件,在数据库开发过程中不断的更新。
二、数据字典的组成: 数据项 数据结构 数据流 数据存储 处理过程
.
(1) 数据项 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数据项描述={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说明,别名,
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取值含义, 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数据项: 以“学号”为例 数据项:学号 含义说明:唯一标识每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 8 取值范围:00000000至99999999 取值含义:前两位表示该学生所在年级,后六位按顺序编号
.
4) 数据库物理设计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合适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 取方法);
5) 数据库实施 -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 数据库运行维护 -正式运行,并不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和修改。
.
7.1.4 数据库各级模式的形成过程
应用1 应用要求
应用2 应用要求
应用3 应用要求
.
二、数据库设计的阶段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 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维护
1) 需求分析 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
2) 概念结构设计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独立于机器 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
3) 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结构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并 对其模型进行优化,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