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和工作计划?
我定过许多计划,绝大部分都落空了。
我看过周围许多人,大谈计划,绝大部分的计划也都落空了。
后来我发现,我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逻辑性、周密性、全面性,而很少考虑的是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学习、工作方法。
结果,每个计划对自己都是打击,失败的打击,挫折的打击,等等。
实际上,绝大部分制定计划的人,都没认真的问过自己:我到底能不能执行,有没有执行那个计划的能力?我究竟想要取得怎样的成果?如何在每一天检验取得了什么成果?如果没想过这些问题,就很容易陷入挫折和混乱。
1.从计划开始的麻烦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要对工作提建议的话,经常会从‘请先制订计划’说起。
这貌似很合理,但是问题是那样的话,工作是不能顺利进行的。
计划只是被写在了纸上,最后却不了了之。
”
上面这段话中的“工作”替换为学习,同样成立。
计划往往将人至于理想化的境地,对环境、对自身状态的种种设想都是理想化,甚至过于理想化。
结果,计划落空,留下挫折。
2.从规划时间开始如果从计划开始不是最优,那应该从哪里
开始?德鲁克说:“凡是做出了一番成就的人,都不是从工作而是从时间规划开始入手的,不是从制订计划而是从明确如何分配时间开始入手的。
然后,必须管理时间并拒绝做占用时间的非生产性的工作。
最后,要把节省下来的自由时间集中利用。
”
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成绩、业绩、成功、还是种种感觉都是时间换来的。
但德鲁克的这段话,会让很多学习效率不佳,工作技术不佳的人陷入窘境。
因为他们根本不会管理时间。
给他们再多的时间也似乎无济于事。
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进则退。
所以,还要向深处挖掘。
时间规划,时间管理,并不究竟。
3.取得成果是一场革命你用你唯一拥有的资源,时间,到底用来干什么?当然是成果。
这个回答看似显然,其实相当的不显然。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情境下忘记了投入时间进行学习和工作到底想要产出什么。
因此,德鲁克说,“取得成果是一场革命,要求做到史无前例的创新,要求像组织首脑一样思考、行动”。
即便你从事的不是史无前例的创新,取得成果仍然是一场革命。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所有的过程环节都可能让人迷失。
本来是为了做好一道题目,你却成了书籍狂。
本来是写好一段程序,你却成了话唠。
你必须以成果为导向,以输出为核心。
“要使生产率最大化,就得以成果也就是工作的输出为核
心。
而不能以技能或知识等的投入为出发点。
技能、信息、知识只是工具。
”
这段话用到学习这个主题上是这样的。
要使学习效率最大化,就得以学习的成果也就是学习的进步为核心。
而不是以时间的投入、技能、努力程度为出发点。
这些仅仅是工具。
4.取得成果是一种习惯,不需要特别的才能德鲁克说:
“取得成果是一种习惯,是实践能力的不断累积。
实践能力可以很简单的培养,简单得惊人。
”
改为学习,是这样的。
取得学习成果是一种习惯,是学习的实践能力的不断累积。
学习能力可以很简单的培养,简单的惊人。
如何培养取得成果的习惯?德鲁克没说。
我的经验是这样的。
在用任何方式(看书、听课、看视频、听音频、讨论等等)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我究竟学到了什么?我是如何学到的?还有哪环节可以优
化?例如,我究竟学到了什么,究竟如何体现?是读书笔记,还是写了一篇文章,还是成绩进步,还是能跟别人转述,等等。
体现学习成果的东西,必须要说的清楚,必须要客观,最好可以衡量。
不然,很快就会陷入迷茫的泥潭。
你越是问这样的问题,你学习效能改进的速度越快。
顺便,你还成了明白人。
越来越明白的人。
反之,就是糊涂。
于是,我们自
然能得出和德鲁克一样的推论:“普通人的话,可以掌握实践能力,但或许不会很杰出。
要想杰出需要特别的才能。
但是要想取得成果,只要拥有一般的能力就够了。
”
这句话听起来不太顺耳,简直就是讽刺。
想要取得学习成果,你不必是学习天才,甚至不需要杰出,而是要有一般的能力就够了。
这一般的能力是什么呢?就是明确你学习就是为了取得学习成果,不是成绩,而是成果。
所谓成果是指,你究竟学到了什么?围绕这个问题,你不断优化学习的过程。
你要先取得成果,然后跟着的是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的改进。
然后,成绩、业绩的提升随之而来。
许多人,学了10年的英语,结果不会讲10句标准的英语。
想一想,这有多荒唐。
在这10年中,如果在任何一天你仔细问过这个问题,学英语,我究竟学到了什么?我究竟会不会脱口而出10句标准的英语?如果你这么想了,原则上你一天就能摘下“白痴”的帽子(我就是这样经历过的)。
一天背下一篇10句话的文章。
然后复习,不忘记。
那么,你就比99%的人更有英语自信。
许多人糊里糊涂的读书,好不容易读完,发现只剩下了模模糊糊的几个概念,和一些零散的观点,甚至大脑空空如也。
你问过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了吗?在读每一章、每一节的时候,你问过自己究竟想要知道什么了吗?当看完之
后,你问过自己,究竟读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了吗?没有的话,你的阅读无非kill time(杀死时间,消磨时间)。
自欺欺人的谓之曰我在学习,我很努力。
你听了一堂课,看到网上的精彩视频,你刚刚收听或者观看了你感兴趣的名师、世界大师的课程或者讲座。
你究竟收获了什么?如果你没有及时总结,及时复习。
那仍旧是kill time。
相反,如果你已经具备了取得工作成果,取得学习成果的习惯。
那么,你在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时候,你所有的学习实践能力都将发挥作用,只需要集中注意就好了。
正如德鲁克所说:“在新的任务中取得成果的必要条件,并不是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能。
而是把精力集中于新任务的要求、新的挑战、工作、课题中的重要部分。
”
学习的目的是进步,是名副其实的,问心无愧的学到东西。
不需要什么花招,只需要对自己真诚。
明白这一点之后,你会发现:学习方法和执行力,是根本!5.游戏的目标你来定我见过许多学霸,也见过不少业界精英。
却没见到多少人能够严格执行计划的。
即便从高中说,我从半个学渣,成功逆袭。
研究生和职业生涯也有逆袭经历。
都不是因为计划制订能力有多强。
而是方法得当,能够不断向前进步。
根据进步,不断迭代下一步的计划。
计划不会做的很长远,而是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
后来,我总结了一句话:大丈夫以一日论成
败。
让每一天的目标足够的明确,以致可以明确、明显的检验当天行动的成败。
然后全力以赴达成目标。
达不到反思,反思之后,再定目标,再向目标发起冲击。
学习也可以像游戏,而游戏的目标只能你来定!如果当天都糊里糊涂的,不知道是不是有进步、有多大的进步,我不相信在那种状态下,长远计划还有什么意义,哪怕周计划都没意义了。
每一天,每一个可数可定量的收获,作为计算进步的单位。
而且锱铢必较,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看起来好像没远见,实际上不是。
为什么?因为学习方法的本质。
许多人定学习计划,包括各种其他的计划的时候从来没问过什么叫计划。
那么究竟什么是计划?计划是由一系列的目标连贯起来构成的达成
目标的步骤。
也就是说,计划的最小单元是目标。
那么什么是目标?目标是明确的、可检验、有时间限制的效果。
许多人连目标都定错了。
例如,把考个好成绩当目标,把考上好大学当目标,这些都错把愿望当做了目标。
愿望的特点是方向明确,但是含糊,不可检验。
目标的最大特点是明确可检验。
所以只有具备了了实现小目标的能力,实现一小时,一个天,一个星期的目标的能力,才可能有制定计划能力。
反之,就是缘木求鱼,失望再失望。
所以,对于任何人,要想取得成效,当务之急是训练自己制定小目标、实现小目标的能力。
且,永远如此。
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有明确的美好愿望,这样的人如同过江之鲫,不计其数。
而且许多人都定了
不知道多少计划,但其中许多人都失败了。
核心是学习方法。
在学习方法模糊,学习方法低下的情况下,定计划的意义不大。
相反,多数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而且浪费时间。
想想看,有多少人是因为学习枯燥而放弃的。
显然,大多数都是如此,不然,满世界都应该是科学家了。
所以,在计划之前,首先要对学习方法做广泛的调研和尝试,确保学习方法是高级的。
能够学一天有一天明确的进步。
如果学习方法是高级的,且不断锁定小目标全力以赴实现它,实施一个段时间之后,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的制订就不应该存在问题。
反之,就必须要寻找学习方法问题,从头迭代了。
如果你不会定目标,那么学习必定是一场苦役。
如果你目标定的恰当,成果导向,全力以赴的去实现目标,那么,学习和工作终究会变成一场游戏。
参考文献: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我是核聚,人生核聚变的核聚。
阅读更多类似文章,点击识别下图关注我的订阅号“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