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段语文习作教学

中段语文习作教学

芒市风平镇平河小学李春艳
中段语文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下面就《卡罗纳》这篇课文为例来分析一下写作方面的问题。

《卡罗纳》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后,第一天来上学,同学们、老师给予他理解、安慰、鼓励的故事,使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和互相关爱,诠释了爱的真谛。

课文上完之后,我要求每个同学给卡罗纳写一封信,安慰卡罗纳。

有的同学写到:卡罗纳,你是不是在为你的母亲去世而感到伤心难过呢?你别再难过了,走,我们出去外面散散心。

有的同学写到:卡罗纳,你别再伤心了,你的妈妈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她还在,她一直都在陪着你。

还有的同学写到:卡罗纳,你别再嚎啕大哭了,你如果再嚎啕大哭,你的妈妈会不高兴的。

------------------
作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作文方面要求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

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

可是,班里的学生却在习作中语言平淡,没有自己的想法,短短几句话就草草了事。

为此,我特设计了一节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
片段1:
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

学生
归纳出: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片段2:
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

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

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

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

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
片段3:
师: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句子: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生1:难道友谊不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吗?
生2:难道友谊不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吗?
生3:难道友谊不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吗?
……
生:这个排比句他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

师:观察得真仔细啊!我们都知道,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那谁还能说一说,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问句之外还能用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拟人,设问等等。

师:那你能把上面这个“排比句+反问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设问句”的句子吗?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回答:
生: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
片段4:
师: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游观光区,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地坐在缆车上观赏周围群山的风景。

突然缆车绳索断裂,三个人随即掉入水潭,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用双手将女儿举过头顶,努力举出水面。

女儿才没被水淹没,而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她……
师(深情地):事后,小女孩时时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这痛苦
中有思念,有愧疚,有伤心。

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这个小女孩呢?请用上排比句。

学生思考并书写。

生1:爸爸离开你了吗?没有。

你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妈妈离开你了吗?没有。

她在天堂看着你要好好活下去;老师离开你了吗?没有。

他(她)希望你振作起来,好好学习;同学离开你了吗?没有。

他们都在盼着你回家。

生2:别再难过了!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别再难过!噩梦已经消失,世界依然美好;别再难过!爸妈没有离开,他们只是去远行……
这节课之后,我让学生重新给卡罗纳写封信。

这一次,明显比第一次写得具体有感情了许多。

例:有的学生写到:卡罗纳,你的母亲离开你了吗?没有。

她只是去了更远的地方,她一直都在看着你,期待着你能快乐成长。

有的学生写到:卡罗纳,请别再伤心难过了,你的母亲不想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她希望无论何时何地,你遇到任何事情,碰到任何困难,都能勇敢坚强地面对。

有的学生写到:卡罗纳,难道你就一直这样伤心难过下去吗?难道你就不能振作起来吗?难道你的母亲看到你这个样子就不会伤心难过了吗?----------- 通过本班学生的多次习作,我认为,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地阅读语文课本,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各种书都要读,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
读中华经典美文。

2.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

选择材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比较了解的题材,只有真实可信的材料,才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打动人,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引人入胜、引起共鸣。

选择材料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生活中不是缺少“新与美”,而是缺少发现。

因此,我们平时要细心观察,注意在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新颖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

3.精心安排写作材料。

组织作文材料,要为表现中心服务,要切合不同文章的内容和体裁的需要,把材料合理地安排到文章中去。

4.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

5.表达真情实感。

(1)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

(2)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

(3)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

6.写好文章开头和结尾。

如果文章开头是点明中心,结尾一般是用展示未来的方法做结尾。

不管什么方法结尾,都应该简洁明了。

写作本就是为生活的感悟而写。

它不应该被命令所挟持,被烦闷所压迫,被平淡所充斥。

弄清这个目的,再经由老师精心安排的场景再现,先带动学生情感。

再鼓励学生用排比句安慰别人,情已至,话已满。

在此情形下写出的排比句就会少了干涩,多了感情。

少了幼稚,多了成熟。

水到渠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