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概述一、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1.消费社会:日渐挑剔的用户消费社会中设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促进消费,在这个意义上,设计人员要做的不仅是让商品在被购买后提供给使用者满意的功能,同时也需要赋予商品以美学、符号和文化等方面的意味,多角度、多层次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2.信息社会:科技以人为本信息社会使设计更大程度地摆脱了技术以及生产可能性的制约,对“人”的关注被提到了最前例。
需要用艺术化设计的高情感去弥补和平衡人们在高技术社会环境下人际关系的疏离…… …..3.设计:多元性复杂性、多元性的设计背景为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创意空间,同时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造物更贴近人的情感、生活和多样的需要。
案例:从功能、易用性、服务等全方位来看但就对中国的普通用户而言,苹果电脑的用户体验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并不好。
Wintel更昂贵的价格较封闭的系统缺乏第三方软件厂商的强有力支持买台苹果电脑就好比“请个祖宗回家”。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对苹果电脑趋之若骛呢?美丽的苹果电脑在电脑界从未超过15%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商业上运营的也相当失败。
请大家来分析一下为何苹果电脑为何能赢得众多粉丝的原因?设计“design”可以说,“世界不仅是由懒人创造”的,世界还是由“爱美的人”创造的。
二、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人们对于需求以及使用的心理、意识并运用于设计的一门科学。
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与“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或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三、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用户或消费设计主体(设计师)影响个体行为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四、研究范畴1.如何使设计易于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目的性。
主要解决的是“使用”问题。
即如何使产品符合人的使用习惯,做到安全、易于掌握、便于使用和维护。
2.如何使设计在商业营销中获得成功,这一层次的设计心理学主要针对用户的“情感体验”。
3.设计师的心理,即研究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围绕设计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心理现象(设计思维)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帮助设计师提高其“创造力”的问题。
对用户心理研究的最终结果和目的,则是为了给设计师提供设计的素材、方法手段和灵感来源。
意义设计艺术心理学帮助设计主体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正确的认识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增进设计的合目的性。
能帮助设计中的主体加深对于设计的评价、理解、鉴赏能力,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理解每件设计作品中的本质意义。
对用户的研究,能设计出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
帮助设计者拓宽思路增强设计的思维能力艺术设计中的感知感1、感觉感觉是眼、耳等感受器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第一个阶段。
现代心理学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外受、内受、和本受。
1.1 阈限阈限是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的水平,其中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成为绝对阈限。
而在两个相似的刺激之间能引起人察觉到的最小差别叫差别阈限。
在艺术设计中对人感觉中差别阈限的运用:2.视觉视觉是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
视觉的重要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明度等。
知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
注意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的指向和集中,是主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
物体成为注意的目标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刺激本身的刺激特性;二是注意主体根据自身目的将注意力指向目标。
a.注意注意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的指向和集中,是主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
物体成为注意的目标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刺激本身的刺激特性;二是注意主体根据自身目的将注意力指向目标。
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产品对目标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1.提供产品的价值(主要是使用价值)的有效信息。
2.体现目标消费群体参照群体的支持性特点3.刺激性信息追求新颖与众不同的刺激4.利用知觉特性:大小的刺激活动的刺激颜色的刺激b.知觉的组织知觉组织的一般规律:①简洁律②图与底③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④深度知觉错觉似动图形两可图形不可能图形轮廓错觉习惯势力与设计仿样记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方式的两种方式:一、通过不断重复的背诵;二、“理解记忆”即将信息结构化,使这些信息与人脑记忆中有组织的信息结合起来,或者说将它叠加进“语义网”中。
记忆的分类⑴根据记忆表征的形式,分为形象记忆与逻辑记忆。
⑵根据记忆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⑶按照记忆的内容,分为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课程内容①——习惯习惯是人们在既定情况下的固定反应。
理解“习与性成,始于模仿,继为习惯”。
习惯一方面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生理机制,使人们以有限的心脑资源从事更复杂的行为成可能;另外一方面,习惯又是创造的对立,它阻碍创造力的发挥。
课程内容②——设计仿样对人造物的设计仿样按照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可以简单的划分成一下三种情况:①对历史上已有的同类物的形式或样式;②对已有的,具有类似功能、结构或其他相似之处的物品设计的仿样;③对同一时期的先进的或层次较高的同类设计的效仿。
仿生设计设计仿样产生的机制:①生理及心理机制习惯的延续性即仿样的生理、心理机制是最重要的生成机制。
社会、文化机制社会、文化机制是设计仿样产生的重要根源。
共性文化自觉、优势文化的崇拜、文化生产的需要。
艺术设计中的情感与情绪一、情绪与情感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构成:主观体验:个体的自我感受;外部表现:通常为表情,面部、姿态、语调;生理唤醒:生理反应;联系:1.历史上统称为感情;2.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1、主观体验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
如高兴和恐惧的内在感受不同,痛苦和惊奇的内在感受不同。
2、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
包括三种表情: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
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
3、生理唤醒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系统。
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
如满意、愉快时心跳正常;而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如对母亲的感激,往往在特殊的时候表现出来。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例如接受喜欢的花很兴奋,就蕴含着对美的欣赏之情。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感侧重情感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而情绪侧重于过程以及过重中的生理状态。
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二、情绪与情感产生的机制1,詹姆斯—兰格理论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先有机体变化,再有情绪,“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招致”。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与血管变化有关。
例如:酒和某些药物之所以引起情绪的变化,原因在于它们引起了血管的活动。
激引起生理反应,进而引起情绪体验。
2,情绪的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20世纪50年代提出,她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
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
该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
课本:图5.49分析和詹姆士—兰格学说一样,认为对外周变化的反馈是情绪意识的基础。
不同之处在于:詹姆士—兰格的反应序列为“情景→机体表现→情绪”,而阿诺德则认为这个序列应当是“情景→评估→情绪。
三、情绪的组成四、基本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和客观的社会价值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对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2,理智感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体验。
它是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和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人在认识活动中有新的发现会产生喜悦感,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会产生怀疑感或惊讶感,在不能作出判断时会产生犹豫感,诸如此类的感情都属于理智感。
设计中的理智感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设计作品的形式、构成、造型风格上所体现的理性,它来自于设计师对设计目的性的理性分析和思考。
2,体现于诱发人的认知快感和满足自我实现、征服外界环境的欲望。
3,美感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
美感是在欣赏艺术作品、社会上的和谐现象和自然景物时产生的。
美感与道德感一样,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李泽厚从心理学中的“知、情、意”将美感划分为三个层次:——悦目悦耳——悦心悦意——悦志越神五、艺术设计中的情感与情绪艺术设计中的情感不是一种脱离功利性的情感,它是设计的目的性的体现。
目的性情感体现包括:一方面,为实现目的而激发情感体验——利用情感作为一种动力;另一方面,目的实现过程所激发出来的情感——情感是人们对环境感知所带来的相应的变化。
艺术设计中情绪和情感的特点第一,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是具有功利性、目的性的情感;第二,设计中的情感还是一种综合、交互性的情感体验,使用情境对于设计中的情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那些与人能发生交互行为的设计;第三,设计中的情感是多层次的,既包括那些直接通过感知引起感性情感,也包括那些理性情感;第四,设计艺术中的情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情感化设计(1)Emotional design如果你想要一个适合所有人的黄金原则,那就是:在你的房间里,每一样东西你都觉得太有用了,每一样东西,你相信都是美丽的。
——William morris “the beauty of life ”威廉·莫里斯“美丽的生活”情感设计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艺术设计作品,特别是那些形式优美或者具有意味、涵义的设计作品,具有显著的类似艺术品的属性——艺术价值,这些艺术价值集中体现为他们能够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感体验(审美体验)。
第二,设计艺术的情感体验不仅在于其类似艺术作品的所激发的情感,更在于使用物品的复杂情境下,人与物互动中产生的综合性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