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1第一章交换技术基础

001第一章交换技术基础

完成数据和话路的交换 保证传输快速准确
41
电话网
内部公开▲
我国的电话网由原来的5级网(C1—C5)发展到现在的长途二级网加本地网的三 级结构
42
电话网
长途两级网的等级结构内部公开▲43来自内部公开▲44
电话网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端局
端局
端局
内部公开▲ 端局
端局
端局
汇接区1 汇接区2
(a )去话汇接示意图
M
HS
N2
N4
P2
P2
N1
P3
M
N6
HD
P3
N3
P3
N5 P2
22
总结归纳
三种数据交换技术与三种火箭运输方案的对应关系 电路交换技术——甲线 报文交换技术——乙线 分组交换技术——丙线
可进行类比的项目 数据———火箭(即所需运输的货物) 中间交换设备———火车头 线路———铁路 线路利用率———铁路的使用率
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独享通信资源 的方式,即交换机根据用户的呼叫请求,为用户分配 固定位置、恒定带宽(通常是64kb/s)的电路
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电路建立 消息传输 电路拆除
15
电路交换
内部公开▲
A 用户线
交换机 中继线
交换机
C
D
中继线
交换机
用户线
B
交换机
电路交换
另一种功能是交换系统,好比一个信息转运站,它把 网络入端的信息根据需要分发到网络不同的出端上
经历了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12
内部公开▲
问题:假设有一火箭需通过铁路从制造厂运到发射场,现有三种方案: 专列专线、专列非专线、非专列非专线,现要求大家一起讨论这三种方 案的优劣
13
内部公开▲
内部公开▲
人工交换机 1878
步进制交换机 1892 纵横制交换机 1919 自动交换 空分模拟程控交换机 1965
时分数字程控交换机 1970
空分模拟
1 2 3
4
12 3
4 5 6
11
交换方式
内部公开▲
交换系统的功能最终可归纳为两种不同的描述:一种 功能是在网络的入端和出端之间建立连接,即交换系 统好比一堆开关,当需要时把一个入端和一个出端连 接起来
数字信号: 离散信号,由许多脉冲组成,某 一参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且 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
48
数字信号的调制
脉冲编码调制(PCM)的模型
模拟信号
低通 滤波器
发送端
抽样器
量化器
编码器
内部公开▲
PCM信号
传输媒介
终端
终端
图1.1 点对点通信
6
点对点通信存在如下缺点:
1)传输线的数量随终端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内部公开▲
N x (N-1) / 2
用户数 电缆数
5
10
10 45
100 4950
1000 50万
图1.2 多用户全互连式连接
7
内部公开▲
点对点通信存在如下缺点:
2)每个终端都有N-1条线与其他终端相连接,因而每个终端需 要N-1个线路接 3)增加第N+1个终端时,必须增设N条线路 4)当终端间相距较远时,线路信号衰耗大
16
电路交换
内部公开▲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是一种电路交换原理,主要包 括以下三个通信阶段:
电路的建立阶段。通过呼叫信令完成逐个节点的接续, 建立起一条端到端的通信电路
通信阶段。在已建立的端到端的直通电路上,透明地 传送和交换数字化的话音信号信息
电路的拆除阶段。结束一次通信时,拆除电路连接, 释放节点和信道资源
分组交换 定义: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方式 通信过程:
信息打包 数据分组 排队处理 信息转发 分组交换也叫数据包交换,处理机将要传送的数据
裁剪并封装成若干较短的、长度不等的数据块,并 在每个数据块中加上必需的控制信息(如初始分组、 源地址、目的地址、控制信息),然后按规定的格 式进行排列组成一个个数据分组
31
内部公开▲
最简单的通信网(communication network) 仅由一台交换机组成
交换机 用户环线
每一台通信终端通过一 条专门的用户环线(或简 称用户线)与交换机中的 相应接口连接。交换机 用 户 接 口 能在任意选定的两条用 户线之间建立和释放一 条通信链路
32
内部公开▲
当用户数量很多且分布的区域较广时,一台交换机不能覆盖所 有用户,这时就需要设置多台交换机组成如图所示的通信网
交 换 机
Exchange
通信网
Exchange
Exchange
语音信号
5
交换概念
内部公开▲
1.交换技术产生 1876年Bell发明了电话,从而开始了点到点的双向会
话通信 “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 最初的电话通信只能完成一部话机与一部话机的固定
通信。这种仅涉及两个终端的通信称为点对点通信
特点 优点
缺点
甲线 速度最快
费用最高
乙线 丙线
费用较低
费用最低、速度较快,对火 车头要求低。
速度最慢、对火车头要求较 高
运输前后需对火箭进行拆分、 还原工作。
结论:这三种方案中是通过提高线路的利用率来有效地降低费用的
14
电路交换
内部公开▲
电路交换
特点
电路交换是面向物理连接的交换。在发送消息前,必 须建立起点到点的物理通路
27
1. 电信网
内部公开▲
举例:两个电话用户或两个计算机用户互相通信需要经过的设备。
(终端可以是电话、计算机等)
终端
传输
交换
传输
终端
28
1. 电信网
内部公开▲
基本的电信网由终端、传输和交换三类设备组成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待传送的信息
和在信道上传送的信号进行互相转换
电话业务 的终端
21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技术
内部公开▲
工作原理:分组交换技术是报文交换技术的改进,它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 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 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它 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技术是在数据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
通信网
汇接交换机 市话交换机
用户交换机 中继线 用户线
33
内部公开▲
通信网
汇接交换机 市话交换机
用户交换机 中继线 用户线
市话交换机: 网中直接连接电话机或终端的交换机,也称为本地交换机,相应 的交换局称为端局或市话局
34
内部公开▲
通信网
汇接交换机 市话交换机
用户交换机 中继线 用户线
汇接交换机:
报文交换的通信过程
接收和存储报文(给报文加上报头符号和报尾符号) 将报文送到输出队列上排队输出线空闲时发送报文
例如,A用户向B用户发送信息,A用户不需要叫通B用户之间的电路, 而只需要与交换机接通,由交换机暂时把A用户要发送的报文接收并 存储起来,交换机根据报文中提供的B用户的地址在交换网中确定路 由,并将报文送到下一个交换机,最后送到终端用户B
交换技术基础
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
2019/6/16
目录
内部公开▲
交换概念 通信网与电话网
多路复用技术
2
什么是通信?
• 自然科学的定义: 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
流与传递,从广义上说,无论采用何种方法, 使用何种媒质,只要将信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 地,均可称为通信。
内部公开▲
端局
端局
端局
汇接区1 汇接区2
端局
(b)来话汇接示意图
端局
端局
汇接区1 汇接区2
(c)来去话汇接示意图
45
目录
内部公开▲
交换概念 通信网与电话网
多路复用技术
46
内部公开▲
发信
信源编码器 信道编码器 传输媒介 信道译码器 信源译码器 收信
噪声
47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内部公开▲
模拟信号: 数值上连续变化的信号,某一 种参量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 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
这些缺点便造成了 交换设备的诞生……
8
内部公开▲
最早的自动电话交换机在1892年11月3日投入使用 由美国人阿尔蒙.B.史瑞乔提出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9
人工交换机 1878
步进制交换机 1891
纵横制交换机 1919
空分模拟程控交换机 1965
时分数字程控交换机 1970
10
内部公开▲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数据通 信终端
R
29
1. 电信网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是传输媒介的总 称,它是电信网中的连接设备,是信 息和信号的传输通路
内部公开▲
卫星系统
数字微波系统
30
1. 电信网
内部公开▲
交换设备:如果说传输设备是电信网络的神经系统,那么交换系 统就是各个神经的中枢,它为信源和信宿之间架设通信的桥梁。 其基本功能是根据地址信息进行网内链路的连接,以使电信网中 的所有终端能建立信号通路,实现任意通信双方的信号交换
39
2.通信网组成
内部公开▲
通信网络框架结构:基础网、支撑网和业务网
电话网
数据网
业务网
综合业务数字网 N-ISDN

移动网
B-ISD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