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年度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年度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临朐县初中发展提高工程》为指导,落实各项教学常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爱好数学的情感,创新思维的能力,探索优质高效课堂的新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问题解决、数学应用、数学交流、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各年级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与要求
三、对教师的教学与研究的建议
1、关于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如何形成自己的备课模式?怎样的备课才最有效?建议老师们做好如下几点:(1)、充分运用我们可以用到的备课资源:我们以往的成败经验、我们能够看到的相关资料、网络资源、同行的集体备课等,因人而异。

(2)、备课备教材是一个方面,备学生更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是层次不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目标设置上要注意层次化,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了解课标的基本要求,把握整体的进度,设置适合学生的习题和练习量,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完成我们的备课。

(3)、备课的教案最好把自己的最有价值的表述出来,不要局限于固定的格式。

2、关于课堂教学
数学的课堂应该是思维火花不断闪烁的课堂,如何结合所学内容来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融入数学课的学习并乐此不疲,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目标。

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学情展开,围绕教学目标做好整体调控。

尽力去除无效环节,努力追求高效优质课堂。

积累不同课型的上课模式:概念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

3、关于课外工作
下课后,教师首要做的工作就是:(1)、本节课的教学反思;(2)、课堂某些环节的弥补;(3)通过课堂观察和检测,对未达标学生的补习;(3)简要写出自己的再教建议。

(4)做好特殊学生的辅导工作。

4、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最好是每一次都从初一开始一直教到初三毕业,在教之前要整体规划,结合教材能容,每学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做好学生的能力培养,比如:初一到初二上学期要侧重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而过程则有数的基本的运算开始逐步过
渡到式的运算和解方程。

初二下学期开始侧重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要加强学生思维的过程表述,可以通过说、写等形式展示。

在整个过程中要系统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关于培优辅差工作。

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在辅导上可以将知识难度细分,降低难度,逐项训练,课堂上多进行提问,多与学生沟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增强学习信心,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6、研究数学习题,特别是中考题
建立自己的个人题库,围绕课标的教学知识点,设置不同层次的相关题目,在教学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精选题目,通过题目的解决来达到提升学生能力,内化知识的目标。

7、做好小学、初中、高中知识的衔接,并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

8、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个人博客的形式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积累教学资料,坚持浏览重要的数学教育教学网站,按照一定的周期,持久的研究和破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积极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

充分利用每一次的集中培训学习机会,享受数学教学和个人专业成长的快乐。

9、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如何结合教材实际,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一项持久的工作。

其实,数学教学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去做,与以前的数学教学相比,课堂
教学时间缩短了很多,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没有降低,而数学的学习过程往往也和学生投入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以及主动的参与。

以上九个方面仅仅是数学教学的几个需要注意的点而已,还没有形成线和面。

老师们可以作为参考,结合自己的实际,边教学边思考,选择或者重新确立一个或者几个适合自己的小课题,边实践边思考,相信你会有很多的收获,及时把你的收获写出来。

通过交流提升和推广。

整体提升我县的数学教学水平。

四、对学生的要求和建议
一名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经过三年的初中数学学习应该学到什么呢?从学生自身成长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以下几点供参考:
1、对数学的了解和兴趣
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并对数学感兴趣,乐于学习数学。

会从数学的视角来观察生活。

2、对数学书籍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类书籍的阅读是建立在学生质疑和思考的基础上的,学生的课外阅读中相对缺乏数学类相关的图书,通过学校和班级图书室确立一套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优秀数学图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

3、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学习习惯决定着其学习成绩的好坏,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从一个学习习惯抓起,比如:做题的习惯。

养成了好的习惯,其成绩的提升也是必然的。

4、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

在三年
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累自己的解题经验,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5、解题反思和对错题的应对
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学习总结,积极应对自己的解题失败和失误。

6、建立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
指导学生建立以专题为主的知识网络体系,注意不同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

7、数学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8、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建立
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尤其是面对难题的态度和挑战难题的信心。

9、数学表达的能力
包括口头语言表达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数学语言的综合运用。

要力求做到能讲会说。

五、课程进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