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复习】2020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策略分类例析

【精品复习】2020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策略分类例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策略分类例析“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考点,中考自然也少不了。

根据对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卷的粗略统计,80%以上的考区都有古诗词鉴赏题,即使没有的也会在默写题或综合实践题等其他题中渗透,如重庆卷和江苏南京卷等。

相比于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阅读鉴赏学生失分较多,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难点。

其实,古诗词鉴赏题中的大多数古诗词都选自教材,即使选自教材外的也有相关提示和注释,只要考生根据平时掌握的阅读方法和积累的经验答题,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绩。

下面,笔者就选择有代表性的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有效备考。

一、分清考点,心中有数1.以内容理解为主(1)常识理解。

例1 (2018·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 )A.衡阳雁去B.四面边声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解题导航】准确回答常识题,要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如边塞诗人、田园诗人的写作特点等就必须根据积累作答。

通过比较可见,A项的“衡阳雁去”体现了塞下秋天的季节特点,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故答案为A。

(2)词语、句子理解。

例2 (2018·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

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例3 (2018·河南)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画线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解题导航】例2考查词语理解,要结合词语本义和语境分析。

“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意思是“拔出了宝剑环顾四周,当下心中茫然不知所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扬帆快速前行,横跨一望无际的汪洋”。

故“顾”和“济”分别解释为:“看(环顾)”和“渡过”。

例3考查诗句理解赏析,要根据题目中“任选一个角度”选择容易把握的作答。

此题可从三个角度作答;一是用问句结尾,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二是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惘;三是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简短有力,表现行路的艰辛,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和苦闷。

(3)词内容理解概括。

例4 (2018·甘肃白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结果“”。

【解题导航】本题较简单,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内容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只要读懂全诗,就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填写,能直接引用诗中词句的可直接引用,应概括的则概括作答。

答案为:锦(红)衣、春游、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

2.以情感主旨理解为主例5 (2018·湖北黄石)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解题导航】本题以比较分析考查内容和情感理解为主,要在比较异同中作答。

两首古代诗歌标题相同,内容都涉及秋,但作者抒发的情感不相同:《渔家傲·秋思》表沐的“秋思”是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3.以语言表达分析为主(1)炼字用词。

例6 (2018·四川乐山)古代诗歌鉴赏。

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解题导航】本题以换词考查炼字用词的能力,其实是比较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题时不要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示例:不好。

“抱”字是相拥、怀抱的意思,它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表现出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而“枕”字有安逸舒适之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2)表达方式。

例7 (2018·湖南怀化)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导航】本题两个问题分别考查表达方式和情感理解。

第一问要注意题目中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要求比较分析,准确作答。

即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

第二句,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3)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运用。

例8 (2018·山东德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解题导航】本题以表述题的形式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题时,要先准确判断所用的修辞手法,再从情感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即运用了借代;表现了他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2)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题导航】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分析。

要针对题目中的“虚实结合”,先具体说明再分析表达效果。

即“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通过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4.读写运用例9 (2018·湖北随州)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柳永①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②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③凭阑④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⑤还无味。

衣带渐宽⑥终不悔,为伊消得⑦人憔悴。

【注】①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其词多写羁旅、思人之苦。

②望极:极目远望。

③会:理解。

④阑:同“栏”。

⑤强乐:勉强欢笑。

强,勉强。

⑥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⑦消得:值得。

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他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由此获得的启示。

【解题导航】本题属于读写结合的散发性考题,重点考查考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是“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也是可以的。

王国维用这两句来表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孜孜不倦,直至人瘦衣带宽也不后悔。

据此回答即可,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

二、明确题型,准确作答1.选择题例10 (2018·湖南长沙)古诗文阅读。

天末怀李白①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泪罗⑤。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天末: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

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⑤泪罗:屈原在泪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下列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到”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

作者视李百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

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

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僧”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解题导航】本题为多项选择,可以通过比较和排除等确定答案。

诗人没有写自己的遭遇,自然也没有表现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因此DE两项不正确。

2.填空题例11 (2018·海南)古诗词阅读。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和。

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解题导航】本题考查对词中小序和诗句内容的理解。

此词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

“丙辰中秋”交代时间,“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是作词的缘由。

“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上文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答案就在问题处。

因此应分别填写:时间;缘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表述题例12 (2018·江苏淮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解题导航】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和词句赏析。

答题时,要抓住这个句子,结合全诗作答,即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4.微写题例13 (2018·四川巴中)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解题导航】准确描绘并非翻译诗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绘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创造,力求语言优美。

示例: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