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策略_郭彩凤
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策略_郭彩凤
回收处理存在的问题。 1.我国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工 作
表 1 能源节约比例及空气、水污染下降比例
能源节约比例% 空气污染降比例%
铁Leabharlann 6585铝
95- 97
95
纸
70- 75
74
水污染降低比例% 75 97 35
新的回收体系建立或者以新的产业产 生, 会给我们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如今, 在北京拾荒者有 8 万多人, 有专家预算, 如果北京市认真发展垃 圾产业, 直接经济效益至少在 11.2 亿 元, 并可解决 10 万人的就业问题。
二 、我 国 包 装 废 弃 物 回 收 处 理 的现状
严重滞后 我国目前几乎没有进行过对成市
垃圾分类的工作。各种包装废弃物和 厨房垃圾混在一起, 只有掩埋或焚烧, 难以利用其中的有效资源。我国国有 的回收体系已经解体, 现在虽然有一 个自发的民间回收体系, 但不具有专 业化分拣、处理手段。包装废弃物的分 类完全靠手工分拣, 达不到准确的分
环卫部门与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 部门或组织接轨, 不仅提供分类垃圾 箱、运输设备等, 还把分类后的包装废 弃物运往回收站分类打包, 最后再到 包装废弃物处理系统分别进行处理, 能复用的再次使用, 能再生的, 运往各 个再生工厂( 如塑料再生工厂、铝再生 工 厂 、玻 璃 厂 和 造 纸 厂 ) 再 生 利 用 , 不 能复用或再生的公共垃圾, 则焚烧以 利用其产生的热能或填埋处理。同时, 环卫部门对包装废弃物处理情况的信 息反馈到环保部门, 以便于环保部门 对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 建 议 , 完 善 法 律 、法 规 , 完 善 整 个 包 装 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32
中国包装工业
2007 年 1 月
CHINA PACKAGING INDUSTRY
绿色包装与循环经济 Green package
类, 使后期的处理难以进行, 即便处理 也只能获得很原始和粗陋的产品。而 且, 由于没有专用的分类的废弃物回 收箱, 废弃物的回收过程不仅繁复, 而 且废弃物普遍被再次污染。例如, 我国 聚酯( PET) 处理加工企业选择进 口 国 外废弃 PET 瓶, 而不采用国内的废弃 PET 瓶。
2007 年 1 月
中国包装工业
33
CHINA PACKAGING INDUSTRY
绿色包装与循环经济 Green package
装废弃物的处理费用。获得“环境标 志”的包装在废弃后纳入统一的包装 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另外, 生 产 者 、销 售 商 、消 费 者 将 用 过 的 运 输 包装、销售包装应分类存放, 以便于环 卫部门回收。
包装材料中发展最快的纸包装材 料, 以其再回收利用可获得明显的生 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点已成为开发 利用的重点。按目前的回收水平计算,
全国一年回收纸箱 14 万吨, 可节约生 产同量纸的煤 8 万吨、电 4900 万 度 、 木浆和稻草 23.8 吨、烧碱 1.1 万吨。
事实表明, 用包装废弃物这种再 生资源重新加工成材料, 可以大大节 约原生资源, 降低能量消耗, 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据统计, 当用废铁、废铝罐、 废纸等处理再造成钢材、铝材、纸等 时, 所能节约能源的比例、空气及污染 降低的比例是相当惊人的, 如表 1 所 示。
求消费者对包装废弃物排放后的再利 用处理给予积极支持, 如对可能再利 用的包装废弃物应纳入废品回收系 统, 不再作为城市垃圾而废弃等。
( 3) 包装废弃物排放后的治理: ① 要求建立一个能被民众接受, 并且符 合当地再利用条件的合理的收集系 统; ②要求通过有效的收集和搬运来 保持环境卫生, 并努力节约运输过程 中的能量消耗; ③回收可复用和再生 的废弃包装, 焚烧、填埋不能复用和再 生的包装; ④在焚烧处理中, 要尽可能 防止发生二次公害, 并促进废弃物的 再利用; ⑤对于最终必须填埋的废弃 物, 要尽量减少它的数量和体积, 并使 之无害化, 保护处理场地周围的环境。 因此, 对包装废弃物的治理途径首先 尽量减少废弃物; 其次是包装废弃物 在排放前的预处理; 最后是包装废弃 物的排放后的治理, 这样可以大大减 轻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件尚不具备, 包装废弃物如何回收, 如 何存放, 如何处理的相应配套机构与 设施还很不健全。因此,《防治法》的实 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度较大。
4. 国 家 家 环 保 机 构 主 要 由 各 级 环 保部门和城市环境卫生系统组成
环保“站 在 墙 里 ”, 主 要 负 责 生 产 企业, 即污染源的综合处理, 开发无污 染工艺和技术; 环卫“站在墙外”, 负责 居 民 生 活 、商 场 、医 院 的 垃 圾 的 清 运 处 理。所以, 环保和环卫部门之间没有有 机的联系和协调。近几年环卫部门的 研究成果表明, 环卫系统对形成垃圾 的产品结构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但 由于管理范围和职能, 最终对企业生 产的决策不产生影响。因此, 有必要冲 破国家的所有制, 调整机构设置, 加强 环 境 监 测 、研 究 开 发 、清 运 等 机 构 之 间 的沟通和合作。
在体系执行的初期, 将会由此而 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 但是环境标志 制度是根据包装的重量、体积及废弃 包装复用、再生的价值及包装废弃物 对环境污染的程度收取许可证费用 的, 这将促使包装生产者开发节约资 源, 利于回收再生的新型材料, 促使商 品生产者合理设计包装, 避免过分包 装。包装行业和环卫部门为了从包装 废弃物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积极开发 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从长远来看, 这些措施将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更 重要的是它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 益— ——节约了资源、能源, 减 少 了 环 境 污染。
由表 1 可知,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 再造可以带来不可估量的生态、经济 和社会效益, 在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污 染的同时, 还维护了生态平衡。而且,
目前, 我国年包装废弃物的数量 在 1600 万 吨 左 右 , 每 年 还 在 以 超 过 10%的速度增长, 回收情况除啤酒瓶和 塑料周转箱好外, 其它包装废弃物的 回收率相当低, 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 率 还 达 不 到 包 装 产 品 总 产 量 的 20%。 由此引发了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废弃 物的处置问题和废弃物管理压力的增 加及废弃物的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问 题。近年来, 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 作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政 策和法规的指导下, 虽取得较大进步, 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3.健全和完善包 装 废 弃 物 回 收 处 理体系的外部条件
( 1) 制定包装废弃物法规, 强化国 家宏观管理。
2. 包 装 废 弃 物 回 收 体 系 的 结 构 入 其运行机制的探讨
包装行业是一个跨部门、跨地区 的行业。建立我国的包装废弃物回收 体系, 应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由包装行 业 、国 家 环 保 部 门 、国 家 环 卫 部 门 相 互 协 调 , 对 包 装 生 产 者 、商 品 生 产 者 、销 售商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行规范, 明确 包 装 生 产 者 、商 品 生 产 者 、销 售 商 和 消 费者在体系中的地位、责任与义务, 同 时 对 包 装 废 弃 物 的 分 类 回 收 工 作 、包 装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进行管理。除此 之外, 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 还需 要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投入。
2.我国包装制品的回收渠道混乱 我国过去的垃圾分类传统是靠单 一的政府行政行为为依托的回收系统 支撑着的。近些年来, 由于经济上、观 念上的原因, 原有的回收系统和渠道 不灵了, 以市场为依托的回收系统尚 未 建 立 。 商 业 、轻 工 、街 道 、民 政 、供 销 等部门都有从事回收工作的。其中, 纸 和玻璃的回收还可以, 塑料、金属容器 的回收利用差。但是, 被回收的部分大 都被个体户、闲置人员卖给到处开设 的 小 造 纸 厂 、小 铝 厂 、小 塑 料 造 粒 厂 , 利用率很低, 浪费资源, 浪费能源, 粗 制滥造, 二次污染情况严重。 3. 我 国 包 装 废 弃 物 回 收 处 理 的 立 法有待于加强和完善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现在, 我国 环 保 、劳 动 、外 贸 、商 检 、保 险 及 包 装 材 料 和 容 器 的 科 研 生 产 、运 输 储 存 、流 通 使用等各个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包装 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这项工作, 但仍 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包装废弃物处理 法律、法规。而且, 在包装废弃物的回 收和处理方面的立法比较薄弱, 现有 法律中对此涉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规定产品生 产 者 应 当 采 取 易 回 收 、处 理 、处 置 或 在 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包装物, 并要求 按 国 家 规 定 回 收 、再 生 和 利 用 。 但 是 , 在该法的实施过程中至少存在两个问 题: ( 1) 该法没有规定“易回收处理、处 置或在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包装物” 的具体标准, 也没有明确按哪项“国家 规定”回收、再生和利用; ( 2) 从客观环 境来看, 该法各项规定得以实施的条
三、加强我国包装废弃物的管 理并建立回收处理体系
1.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模型 对包装废弃物合理处理, 是减少 其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资源的重要举 措 。 这 就 使“包 装 生 命 周 期 ”不 仅 包 括 包 装 的 设 计 、制 造 、流 通 、消 费 四 个 环 节, 还包括包装废弃物的处理。 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应从以下三个 方面入手: ( 1) 包装生产和流通中, 对包装废 弃物的合理处理: ①包装设计和制造 时, 要尽量使包装容器能重复使用, 使 包装变废为宝, 易于回收, 并在处理阶 段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②要防止采用 功能过剩的包装; ③建立一个省资源、 省能源的包装和产和流通的体制, 要 求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 原则上由企 业进行资源化后加以再利用, 严格控 制废弃物的最后排放量。 ( 2) 商品消费中, 对包装废弃物的 合理处理: 要求增强环保意识, 改变价 值观念, 采用节省资源的合理包装, 要
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明确商品生产 者负担包装废弃物的处理费用。包装 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包装生产者的包装 进行环境评价。商品生产者向环保部 门 申 请“环 境 标 志 ”, 环 保 部 门 根 据 包 装行业主管部门对包装的环境评价结 果收取费用, 即商品生产者通过支付 “环 境 包 装 标 志 ”使 用 费 的 形 式 负 担 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