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章非晶态结构与性质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章非晶态结构与性质

第4章非晶态结构与性质一、名词解释1.熔体与玻璃体:熔体即具有高熔点的物质的液体。

熔体快速冷却形成玻璃体。

2.聚合与解聚:聚合:各种低聚物相互作用形成高聚物解聚:高聚物分化成各种低聚物3.晶子学说与无规则网络学说:晶子学说(有序、对称、具有周期性的网络结构):1硅酸盐玻璃中含有无数的晶子2晶子的互相组成取决于玻璃的化学组成3晶子不同于一般微晶,而是带有晶体变形的有序区域,在晶子中心质点排列较有规律,远离中心则变形程度增大4晶子分散于无定形物质中,两者没有明显界面无规则网络学说(无序不对称不具有周期性的网络结构)1形成玻璃态的物质与晶体结构相类似,形成三维的空间网格结构2这种网络是离子多面体通过氧桥相连进而向三维空间规则4.网络形成体与网络变性体:网络形成体:能够单独形成玻璃的氧化物网络变性体:不能单独形成玻璃的氧化物5.桥氧与非桥氧:桥氧:玻璃网络中作为两个成网多面体所共有顶角的氧非桥氧:玻璃网络中只与一个成网多面体相连的氧二、填空与选择1.玻璃的通性为:各向同性、介稳性、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是可逆与渐变的,无固定熔点、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连续性和物理化学性质随成分变化的连续性。

2.氧化物的键强是形成玻璃的重要条件。

根据单键强度的大小可把氧化物中的正离子分为三类:网络形成体、网络中间体和网络改变体;其单键强度数值范围分别为单键强度>335KJ/mol、单键强度介于250~335KJ/mol 和单键强度<250~335KJ/mol。

3.聚合物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石英颗粒的分化;中期:缩聚与变形;后期:在一定时间内分化与缩聚达到平衡。

4.熔体结构的特点是: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5.熔体是物质在液相温度以上存在的一种高能量状态,在冷却的过程中可以出现结晶化、玻璃化和分相三种不同的相变过程。

6.在玻璃性质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上有二个特征温度Tg(脆性温度)和Tf (软化温度),与这二个特征温度相对应的粘度分别为1012Pa·s和108Pa·s。

7.在SiO2玻璃中加入Na2O后,析晶能力将A,玻璃形成能力将B。

(A 增强 B减弱 C不变)(在熔点粘度越大,越不容易析晶,容易形成玻璃)8.能单独形成玻璃的氧化物(网络形成体),其单键强度为B;不能单独形成玻璃的氧化物(网络变性体),其单键强度为A。

(A 小于250KJ/mol;B 大于335KJ/mol;C 250~335KJ/mol )9.当温度不变时,硅酸盐熔体中的聚合物种类、数量与熔体组成(O/Si 比)有关。

O/Si比值大,表示碱性氧化物含量高,这时熔体中的B。

(A 高聚体数量增多;B 高聚体数量减少;C 高聚体数量多于低聚体;D 高聚体数量少于低聚体)10.按照在形成氧化物玻璃中的作用,下列氧化物网络变体(单键强度<250)有Na2O、CaO、K2O、BaO,中间体有Al2O3,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335)有:SiO2、B2O3、P2O5。

(SiO2、Na2O、B2O3、CaO、Al2O3、P2O5、K2O、BaO )三、简述硅酸盐熔体聚合物结构形成的过程和结构特点。

初期:主要是石英(或硅酸盐)的分化;中期:缩聚反应并伴随聚合物的变形;后期:在一定温度(高温)和一定时间(足够长)下达到缩聚、分化平衡。

结构特点:近程有序,远程无序四、试用实验方法鉴别晶体SiO2、SiO2玻璃、硅胶和SiO2熔体。

它们的结构有什么不同?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的方法鉴别晶体SiO2衍射强度时强时弱SiO2玻璃和SiO2熔体呈现宽阔的衍射峰,而熔体的强度较玻璃强硅胶:具有小角度散射的衍射峰五、在SiO2熔体中,随Na2O加入量的不同,粘度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CaO、MgO、Al2O3、B2O3与SiO2对熔体的粘度又有何影响,为什么?1、随着Na2O的增加;在Na2O含量少的时候,提供游离氧使硅氧比上升,粘度下降,由于离子半径小,反极化作用强,下降速率快;在Na2O含量多的时候,提供游离氧使硅氧比上升,粘度下降,由于O2-含量高,离子半径小的具有较大的作用力矩,下降速率慢;2、对于MgO;即为RO;能够提供O2-,使硅氧比上升,粘度下降,由于离子势较大,使粘度上升,但上升量不及下降量,故MgO能使粘度下降,但并非为迅速下降3、、B2O3在含量低的时候增加含量,粘度上升,原因在于形成了[BO4];含量较高的时候,增加含量,粘度下降,原因在于形成[BO3]。

4、加入SiO2使硅氧比下降,粘度上升。

5、加入CaO,低温增加粘度,高温时含量>10~12%增加粘度,<10~12时降低粘度6、Al2O3能够使粘度上升六、一种熔体在1300℃的粘度是3100dPa·s,在800℃是108dPa·s,在1050℃时其粘度为多少?在此温度下急冷能否形成玻璃?七、简述晶子学说与无规则网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并比较两种学说在解释玻璃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晶子学说(有序对称有周期性重复结构) 1)硅酸盐玻璃中存在无数“晶子”;2)“晶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玻璃的化学组成;3)“晶子”不同于一般微晶,而是带有晶格变形的有序区域,在“晶子”中心质点排列较有规律,愈远离中心则变形程度愈大; 4)“晶子”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两者无明显界线,逐渐过渡 无规则网络学说(无序不对称无周期性重复结构)(1)形成玻璃态的物质与相应的晶体结构类似,形成连续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2)这种网络是由离子多面体通过桥氧相连,向三维空间无规律的发展而构筑起来的;相同点:玻璃的结构是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的。

八、根据玻璃形成条件,对下列几种物质形成玻璃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SiO 2、Na 2O·SiO 2、Na 2O·2SiO 2、NaCl X:非桥氧 Y :桥氧 Z :配位数 R :硅氧比可以形成玻璃η介于ηη;;;η734-810~10 a.S 21877615.1323150006lg 6;150001034.51073.1581573.153.51073.15lg101573.15lg3100lg P A B B BA B A BA B A TBA =+-=-==⨯=+=+=+=+=+=Y 值 < 2,硅酸盐玻璃不能构成三维网络,即不成玻;Y 值越高,η越大,玻璃形成能力越强;故九、试计算下列玻璃的结构参数与非桥氧分数:(a )Na 2O ·SiO 2;(b )Na 2O ·CaO ·Al 2O 3·2SiO 2;(c )Na 2O ·1/3Al 2O 3·2SiO 2;(d )10mol %Na 2O ·18mol%CaO ·72mol %SiO 2;(e )13wt %Na 2O·13wt %CaO·74wt %SiO 2。

(a )(b)(C) (d )(e )非桥氧分数A=X/(X+0.5Y );Aa=67%;Ab=22%;Ac=22%;Ad=33%;Ae=31%45.02;4i 2===+=+==X Y R Y X Z Y X R Z O S ;225.03;4i ·Na 22===+=+==X Y R Y X Z Y X R Z O S O ;135.05.2;4i 2Na 22===+=+==X Y R Y X Z Y X R Z O S O ;。

l a i Na i 2Na i 22222C N O S O O S O O S >。

>。

>2215.0313;4i a 22===-====∙X Y R Z Y R Z O S O N ;5.05.375.15.025.2224311;412O Al CaOO Na 2SiO O Al CaO O Na 3222322===-==++++===∙∙∙∙X Y R Z Y R Z ;;即网络形成体>5.05.375.15.025.22411;431/31O Al O Na 2SiOO 1/3Al O Na 23222322===-==+++===∙∙X Y R Z Y R Z ;;即网络形成体>8.02.361.15.039.2722721810;4SiO2%72mol 18mol%CaO O Na %10mol 2===-==⨯++==∙∙X Y R Z Y R Z ;0.7228.3 1.645.0 2.3673.7273.713.812.6;473.7%SiO 13.8%CaO O 12.6%Na 73.7%mol%13.8%mol%12.6%mol% 1.23n 0.23n 0.21n 60M 56M 62M SiO %74wt 13wt%CaO O Na %13wt 22SiO CaO O Na SiO CaO O Na SiO CaO O Na 22222222===-==⨯++==∙∙=========∙∙X Y R Z Y R Z ;;;;;;;)()()()()()()()()(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Y 越大,则粘度越大,即1粘度大0.0469.398.15.002.284.327.2284.335.72.8;417.58.2O Al O Na 84.3%SiO O 7.5%Al O 8.2%Na 84.3%mol%7.5%mol%8.2%mol% 1.33n 0.118n 0.129n 60M 102M 62M SiO %80wt O 12wt%Al O Na %8wt 3222322SiO CaO O Na SiO O Al O Na SiO O Al O Na 23222223222322===-==+⨯⨯+⨯+===∙∙=========∙∙X Y R Z Y R Z ;;即网络形成体>;;;;;;)()()()()()()()()(16.084.392.15.008.28329.423839.41.12;414.912.1O Al O Na %SiO 38O %Al 9.4O %Na 1.21%38mol%%9.4mol%%1.21mol% 1.33n 0.078n 0.194n 60M 102M 62M SiO %80wt O 8wt%Al O Na %12wt 3222322SiO CaO O Na SiO O Al O Na SiO O Al O Na 23222223222322===-==+⨯⨯+⨯+===∙∙=========∙∙X Y R Z Y R Z ;;即网络形成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