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3.通过学习,建立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护生态平衡。

【重点难点】
重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难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授课课件、相关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创造情景,认识食物链
观看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的录像,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拔下,学生明白这个谚语只是反应了捕食现象,而不是一条食物链。

播放录像资料《亚马逊-热带雨林主题曲》动画是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节目,以此引入新课,既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又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分析吃与被吃”的关系,得出食物链
2 .讨论箭头的方向所表示的含义以及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
3.学生根据材料,讨论由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食物网”
展示食物链的概念,投影食物链:草—蚱蜢—青蛙—蛇
介绍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别。

并归纳总结食物链的特点:(1)以生产者开头。

(2)箭头代表被吃关系。

(3)以消费者结束,在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锻炼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使学生了解在生态系统中个营养级别。

教师投影典型错误实例:A •蝉一螳螂一黄雀()B.虾一小鱼一大鱼()C.阳光—草—鼠一蛇()请学生指出以下食物链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课件中的食物链连接。

提问:大家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总结出食物网的概念。

请学生小组讨论画出食物网,学生发现问题,试着总结出食物网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食物链的概念和特点加深理解,学生总结归纳。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样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
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2.播放课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3.学生回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4.分组讨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么?
5.播放课件:生态系统能量流向示意图。

(推荐一个同学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师生交流: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和生命活动利用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没被利用的枯枝落叶和下一营养级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

因此,可以看出,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6.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还伴随着物质循环,其中碳循环就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循环。

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形式之一。

下面就来讨论碳循环是怎样进行的?
7.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教材图片,练习描述碳循环。

师生共同小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态系统中,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碳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微生物也能把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

另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气中;还有一
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暂时脱离循环,但一经开采燃烧,便可产生二氧化碳返回碳循环。

教师引导探索: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烧化石燃料以及环境污染,因而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明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

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
1•分析在每个营养级所含DDT的含量,看有何规律?
2•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完成两个讨论题。

给学生2分钟时间自我讨论,得出相应的答案。

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时间2分钟。

由学生总结出生物富集的概念。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理解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讨论有毒物质的来源,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概念
2.食物网的概念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物质循环:碳循环
2.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三、有毒物质的富集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