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200 年至200 年第学期第 38 次课图11-2 全断面开挖机械化程序台阶掌子掘进是将整个断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超前于下层一定距离掘进。
为了方便出渣,上层超前距离不宜超过2~3.5m,且上下层应同时爆破,通风散烟后,迅速清理上台阶并向下台阶扒渣,下台阶出渣的同时,上台阶可以进行钻孔作业。
由于下台阶爆破是在两个临空面情况下进行的,可以节省炸药。
当隧洞断面面积较大,但又缺乏钻孔台车等大型施工机械时,可以采用这种开挖方式。
(一)导洞开挖法导洞开挖法就是在开挖断面上先开挖一个小断面洞(即导洞)作为先导,然后再扩大至设计要求的断面尺寸和形状。
这种开挖方式,可以利用导洞探明地质情况、解决施工排水问题,导洞贯通后还有利于改善洞通风条件,扩大断面时导洞可以起到增加临空面的作用,从而提高爆破效果。
根据导洞与扩大部分的开挖次序,有导洞专进和导洞并进两种方法。
导洞专进法是将导洞全部贯通后,再进行扩大部分开挖,有利于通风和全面了解地质情况,但洞施工设施一般要进行二次铺设,费工费事。
除地质情况复杂外,一般不采用。
导洞并进法是将导洞开挖一段距离(一般为10~15m)后,导洞与断面扩时并进。
导洞开挖法一般是在工程地质条件恶劣、断面尺寸较大、不利于全断面开挖时才采用的开挖方法。
导洞开挖,根据导洞位置不同,有上导洞、下导洞、中间导洞和双导洞等不同方式。
1、上导洞开挖法导洞布置在隧洞的顶部,断面开挖对称进行,开挖与衬砌程序如图11-3 所示。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不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
其优点是安全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如顶部围岩破碎,开挖后可先行衬砌,以策安全。
缺点是出渣线路需二次铺设,施工排水不方便,顶拱衬砌和开挖相互干扰,施工速度较慢。
图11-5不挖马口的先拱后墙法2、下导洞开挖法导洞布置在断面的下部,如图11-6所示。
这种开挖方法适用于围岩稳定、洞线较长、断面不大、地下水比较多的情况。
其优点是:洞施工设施只铺设一次,断面扩大时可以利用上部岩石的自重提高爆破效果,出渣方便,排水容易,施工速度快;缺点是:顶部扩大时钻孔比较困难,石块依自重爆落,岩石块度不易控制。
如遇不良地质条件,施工不够安全。
图11-6下导洞开挖法施工顺序3、中间导洞开挖法导洞在断面的中部,导洞开挖后向四周扩大。
这种方法适用于围岩坚硬,不需临时支撑,且具有柱架式钻机的场合。
柱架式钻机可以向四周钻辐射炮眼,断面扩大快,但导洞与扩大部分同时并进,导洞出渣困难。
4、双导洞开挖法双导洞开挖又分为两侧导洞法和上下导洞法两种。
两侧导洞开挖法是在设计开挖断面的边墙侧底部分别设置导洞,这种开挖方法适用于围岩松软破碎、地下水严重、断面较大,需边开挖边衬砌的情况。
上下导洞法是在设计开挖断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两个导洞,这种方法适用于开挖断面很大、缺少大型设备、地下水较多的情况,其上导洞用来扩大,下导洞用于出渣和排水,上下导洞之间用竖井连通。
导洞一般采用上窄下宽的梯形断面,这样的断面受力条件较好,并且可以利用断面的两个底角布置风、水、电等管线。
导洞的断面尺寸应根据开挖、支撑、出渣运输工具的大小和人行道布置的要求确定。
在方便施工的前提下,导洞尺寸应尽可能小一些,以便加快施工进度,节省炸药用量。
导洞高度一般为2.2~3.5m,图11-7 隧洞炮孔布置图(二)炮孔数目和深度隧洞开挖断面上的炮孔总数N与岩石性质、炸药品种、临空面数目、炮孔大小和装药方式等因素有关。
对炮孔数目,由于影响因素多,精确计算尚有困难,施工前可采用下面经验公式估算,在爆破过程中再加以检验和修正。
N=fSK(11-1)式中K-临空面影响系数,一个临空面取2.7,两个临空面取2.0;f-岩石的坚固系数;S-开挖断面面积,m2。
炮孔深度应考虑开挖断面尺寸、围岩类别、钻孔机具、出渣能力和掘进循环作业时间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下,加大炮孔深度后,装药、放炮、通风等工序所占用的时间将相对减少,单位进尺的速度可以加快。
但是钻孔深度加大后,钻机凿岩速度会有所降低,炮孔利用率将相对减少,炸药消耗量会随之增加,一次爆落的岩石数量增加,出渣时间也相应增加。
故加大炮孔深度的多少,应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为简单起见,一个工作循环进尺深度可参照下列原则确定:当围岩为Ⅰ~Ⅲ类时,风钻钻孔可取1.2m,钻孔台车钻孔可取2.5~4m;当围岩为Ⅳ~Ⅴ类时,不宜超过1.5m。
掏槽孔和周边孔的深度可根据崩落孔的深度确定。
(二)装药量隧洞开挖,装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开挖断面的轮廓、掘进速度、爆落岩体的块度、围岩稳定和爆破安全。
施工前可按下式估算炸药用量,并在施工中加以修正。
Q=KSL(11-2)式中Q——一次爆破的炸药用量,kg;K——单位耗药量,kg/m3,可参考表11-2选用;S——开挖断面面积,m2;L——崩落炮孔深度,m。
表11-2 隧洞开挖单位炸药(2号硝铵炸药)消耗量(单位:kg/m3)工程项目岩石类别软岩(f<4)中硬岩(f=4~10)坚硬岩(f=10~16)特硬岩(f>16)导洞面积4~6m2面积7~9m2面积10~12m21.501.301.201.801.601.502.302.001.802.302.502.25 扩大0.60 0.74 0.95 1.20 挖底0.52 0.62 0.79 1.00图11-8 门框形木支撑图11-9 钢支撑(四)装渣运输装渣与运输是隧洞开挖中最繁重的工作,所花时间约占循环时间的50~60%,是影响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
因此,应合理选择装渣运输机械,并进行配套计算,做好洞出渣的施工组织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出渣效率。
隧洞出渣常见的装运方式有:1、人工装斗车出渣这种方式适用于隧洞断面较小,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
人工装渣,要求爆落岩石块度很小。
为了减轻装渣的劳动强度,可在装渣地点铺上钢板,使岩石爆落于钢板上,以利用铁铲装车;当采用下导洞开挖时,上导洞可利用漏斗棚架出渣(图11-6);当采用上导洞开挖时,上导洞可用活动工作平台车出渣(如图11-10)。
图11-10 工作平台装渣2、装岩机装渣、机车牵引斗车或矿车出渣这种出渣方式适用于开挖断面较大的情况。
装岩时可采用0.4~1.0m3的装岩机(图11-11、图11-12),装岩斗车或矿车可由电气机车或电瓶车牵引。
当运距近、出渣量少时,也采用人力推运或卷扬机牵引运输。
根据出渣量的大小可设置单线或双线运输。
单线运输时,每隔100~200m应设置一错车岔道,岔道长度应够停放一列列车,如图11-13所示;双线运输时,每隔300~400m应设置一岔道,以满足调车要求,如图11-14所示。
堆渣地点应设置在洞口附近,其高程较洞口低,以便重车下坡,并可利用废渣铺设路基,逐渐向外延伸。
图11-11 0.4m3风动铲式装岩机图11-12隧洞1m3短臂正向铲图11-13单线调车示意图图11-14 双线调车示意图这种装运方式适用于大断面隧洞开挖。
装岩采用斗容量为1~3m3的装载机或液压正铲,自卸汽车洞运输宜设置双车道,如设置单车道时,每隔200~300m应设错车道,运输道路要符合矿山道路的有关规定。
(五)隧洞开挖的辅助作业隧洞开挖的辅助作业有通风、散烟、防尘、防有害气体、供水、排水、供电照明等。
辅助作业是改善洞劳动条件、加快工程进度的必要保证。
1、通风与防尘通风和防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因钻孔、爆破等原因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岩尘,向洞供应新鲜空气,改善洞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
(1)通风方式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只有在掘进长度不超过40m时,才允许采用。
其他情况下都必须有专门的机械通风设备。
机械通风布置方式有:压入式、吸入式和混合式三种,如图11-15所示。
压入式是用风管将新鲜空气送到工作面,新鲜空气送入速度快,可保证及时供应,但洞污浊空气是经洞身流出洞外;吸入式是将污浊空气由风管排出,新鲜空气从洞口经洞身吸入洞,但流动速度缓慢;混合式是在经常性供风时用压入式,而在爆破后排烟时改用吸入式,充分利用了上述两种方式的优点。
图11-15 隧洞机械通风方式(2)通风量通风量可按以下要求分别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再考虑20%~50%的风管漏风损失。
1)按洞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所需通风量为3m3/min;2)按冲淡爆破后产生的有害气体的需要计算,使其达到允许的浓度(CO的允许浓度应控制在0.02%以下);3)按洞最小风速不低于0.15m/s的要求,计算和校核通风量。
(3)防尘、防有害气体除按地下工程施工规定采用湿钻钻孔外,还应在爆破后通风排烟、喷雾降尘,对堆渣洒水,并用压力水冲刷岩壁,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2、排水与供水隧洞施工,应及时排除地下涌水和施工废水。
当隧洞开挖是上坡进行、且水量不大时,可沿洞底两侧布置排水沟排水;当隧洞开挖是下坡进行或洞底是水平时,应将隧洞沿纵向分成数段,每段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排出洞外。
对洞钻孔、洒水和混凝土养护等施工用水,一般可在洞外较高处设置水池利用重力水头供水,或用水泵加压后沿洞铺设的供水管道送至工作面。
3、供电与照明洞供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
动力线电压为380V,成洞段照明用220 V,工作段照明用24~36 V。
在工作较大的场合,也可采用220 V的投光灯照明。
由于洞空间小、潮湿,所有线路、灯具、电气设备都必须注意绝缘、防水、防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开挖区的电力起爆线,必须与一般供电线路分开,单独设置,以示区别。
四、循环作业施工组织开挖循环作业是指在一定时间,使开挖面掘进一定深度(即循环进尺)所完成的各项工作。
循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