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斗砖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空斗砖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空斗砖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5.6.1 施工准备
5.6.1.1 技术准备
(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标准规范编制空斗砖墙砌体专项的施工方案。

(2)编制工程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需求计划。

(3)根据现场条件,完成工程测量控制点的定位、移交、复核工作。

(4)完成进场材料的见证取样复检及砌筑砂浆的试配工作。

(5)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环境交底5.6.1.2 材料要求
(1)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空心砖墙宜用水泥或混合砂浆。

1)水泥:一般采用32.5级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数值见表2.1.1.2-1。

2)砂:一般宜用中砂,并不得含有有害物质,沟缝宜用细砂。

3)水:使用自来水或天然洁净可供饮用的水。

4)塑化材料:有石灰膏、磨细石灰粉、电石膏和粉煤灰等,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少于7d ,严禁使用冻结和脱水硬
化的石灰膏。

(2)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场合格证及试验单;用于空斗墙主要用烧结普通砖。

具体材料要求见第2.1.1.2条。

5.6.1.3 主要机具
同第5.2.1.3条。

5.6.1.4 作业条件
(1)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及楼层结构验收等隐检手续。

(3)施工基层已经清理干净。

(4)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

(6)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7)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已完成,并通过了安监人员的验收。

(8)脚手架应随砌随搭设,运输通道通畅,各类机具应准备就绪。

5.6.1.5 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1)健全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

(2)砌砖班组已进场到位并进行了质量技术安全交底,砌筑工人要求中,高级工不少于70%,并应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5.6.2 质量控制要点
5.6.2.1 材料的关键要求
(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单,严格检验手续,对不合格品坚决退场。

(2)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害物质及草根等杂物,配制M5以上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M5以下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并应通过5mm筛孔进行筛选。

(3)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试;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掺合料: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7d,严禁使用脱水硬化和冻结的石灰膏。

(5)预埋件:木砖、金属件必须防腐处理。

5.6.2.2 技术关键要求
(1)拌制砂浆
1)砂浆配合比应由试验室确定采用重量比,水泥计量
精度为±2%,砂、掺合料为±5% 。

2)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3)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4)每一施工段或每250 m3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抽检一次做一组试块(一组6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2)墙体的组砌的方式
空心砖墙是由普通砖经平砌和侧砌相结合砌筑成为一个个“空斗”间墙的墙体。

空斗墙的构造形式有无眠空斗(全部由斗砖层砌成)、一眠一斗(由一皮眠砖层和一皮斗砖层相隔砌成)、一眠二斗(由一皮眠砖层和二皮斗砖层相隔砌成)和一眠三斗(由一皮眠砖层和三皮斗砖层相隔砌成)。

空斗墙组砌形成见图5.6.2.2。

(a)(b)
(c)(d)
图5.6.2.2 空心砖墙砌筑形式
5.6.2.3 质量关键要求
(1)砂浆配合比应准确,保证强度:原材料必须逐车过磅,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的要求,砂浆试块应有专人负责制作与养护。

(2)防止基础墙与上部墙搭错台:基础砖撂底要正确,收退大放角两边要相等,退到墙身之前要检查轴线和边线是否正确,如偏差较小可在基础部位纠正,不得在防潮层以上退台或出沿。

(3)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匀,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2m间距在丁砖立楞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有七分头的长度应保持一致,上层分窗口位置时必同下窗口保持垂直。

(4)立皮数杆要保持标高一致,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砌砖时小线要拉紧,防止一层线松,一层线紧。

(5)清水墙排砖时,为了使窗间墙、垛排成好活,把破活排在中间或不明显位置,在砌过梁上第一行砖时,不得随意变活。

(6)外砖内膜墙体砌筑时,在窗间墙上、抗震柱两边分上、中、下留出6cmX12cm通孔,在抗震柱外墙上垫木模板,用花篮螺栓与大模板连接牢固。

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振捣棒不可直接接触及外墙。

楼层圈梁外三皮12cm砖墙也应
认真加固。

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已鼓胀,则应及时拆掉重砌。

(7)舌头灰刮尽,保持墙面整洁;正确排砖,半头砖分开使用,避免造成通缝;准确标高及平直度,防止墙背面偏差过大,水平灰缝不平直、不均匀。

(8)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当凿深12cm时,宜上口一皮进6cm,再上一皮进12cm,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理干净,防止混凝土内夹渣。

5.6.3 施工工艺
5.6.3.1 工艺流程
详见图5.3.3.1。

5.6.3.2 操作工艺
(1)砌筑前,应在砌筑位置弹出墙边线及门窗洞口边线。

并应在下列部位应砌成实砌体(平砌或侧砌):1)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
2)室内地坪以下的全部砌体,室内地坪和楼板面上3皮砖部分;
3)三层房屋外墙底层窗台标高以下部分;
4)楼板、圈梁、搁栅和檀条等支撑面下2~4皮砖的通长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