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1 总体思路和培养模式继续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提高工程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的卓越工程人才。

具体而言,实施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工科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目标思路:“适合学生成长、切合清华实际、符合国家战略、汇合全球发展”,持续保持清华大学电机系人才培养的优势。

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清华大学电机系确定了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目标。

在坚持人才培养总体方向的前提下,面向国民经济和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需求,制定了近期的人才培养战略:将“通才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给“通才”拓宽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

学生按本科需求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本科阶段校内外实践环节累计不少于1年。

达到本科毕业标准,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同时在本科生中进行遴选,对一部分具有科研能力、创新素质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本专业将实行校企联合、本硕贯通的模式,实施“4+1+1”模式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其中,本科阶段按4年制本科完成学业,部分学生通过选拔进入硕士阶段培养。

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安排不少于一年时间的工程实践(实习)。

图1 电气工程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本科培养方案共173学分,分布如下:表1 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分布根据清华大学电机系的生源特点和已有的课程安排,我们认为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提升学生在学期间对工程实践的理解,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人文、管理、经济方面的课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沟通、表达、协调能力的训练。

为此,一方面我们在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安排上予以充分考虑,另一方面将特别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各种方式利用企业界的资源。

根据与行业和企业专家联合的基本要求,结合本专业现有人才培养资源,为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在本专业中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先期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试行采用双导师制以及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

学生按应用型本科需求完成企业要求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训练,达到本科毕业标准,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本科阶段校内外实践环节学习累计不少于1年。

为了提高企业在培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逐步扩大在专业课程中邀请有企业工程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的比例,在4年后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程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程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的要求。

2 本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2.1 人才培养标准2.2 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3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3.1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与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使用相关的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制造业,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有国际视野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3.2 基本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a)掌握与电气工程相关的数学、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技能;b)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关注交叉学科并乐于发现知识,从而具备通过终生学习来解决现实世界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c)在学术素养、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d)了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3.3 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3.4 基本学分学时总学分173。

其中春、秋季课程总学分142,实践环节16,综合论文训练15。

3.5 专业核心课本专业核心课为:电路原理、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

共12门。

前8门为学科核心课,后4门为专业核心课。

3.6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3.6.1 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2) 体育4学分体育第1~4学期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3) 外语8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必修8学分,安排在大学1-2年级,每学期必修1门,其中必修课组的课程至少占4学分。

新生入学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4个级别,建议进入相应级别的“学术英语读写”或“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学习,也可选修必修课组的其它课程。

外语课程目录请见附件。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1)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必须在完成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学习之后,于第三学期秋季学期开始报考。

考试成绩以等级记录(清华大学英语水平4-8级,8级为最高等级),不计学分。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11)。

3.6.2 文化素质课 13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新生研讨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选修课程4个部分,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13学分。

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1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和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修满5门(或8学分),建议其中1门为新生研讨课。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8大课组:①哲学与人生、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环境、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基础社会科学、⑧数学与自然科学。

其中必须在课组③~⑥中各选修1门核心课程。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3.6.3 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36学分(1) 数学课7门,24学分10421075 微积分B(1) 5学分10421084 微积分B(2) 4学分10421094 线性代数(1) 4学分10421102 线性代数(2) 2学分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2学分10420854 数学实验4学分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2) 物理课4门,10学分10430484 大学物理B(1) 4学分10430494 大学物理B(2) 4学分10430344 大学物理(1)(英) 4学分10430354 大学物理(2)(英) 4学分10430801 物理实验B(1) 1学分10430811 物理实验B(2) 1学分可选修高档(数学、物理等理科系)课代替低档课。

大学物理B(1)和大学物理(1)(英)二选一,大学物理B(2)和大学物理(2)(英)二选一。

(3) 生物/化学1门,2学分10440012 大学化学B 2学分10440111 大学化学实验B 1学分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2学分10450021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1学分3.6.4 专业相关课程 67学分(1) 学科核心课12门34 学分20130412 工程图学基础2学分30220392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2学分20220174 电路原理A(1) 4学分20220332 电路原理A(2) 2学分20250064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4学分20250103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3学分40220653 信号与系统3学分20220353 电磁场3学分20220124 微机原理与应用4学分30220343 自动控制原理3学分,限选(2选1) 30220363 自动控制原理(英) 3学分,限选(2选1) 20220162 电路原理实验2学分(跨学期课)21550022 电子电路实验2学分(跨学期课)(2) 专业核心课5门,15 学分30220334 电机学4学分30220351 电机学实验1学分30220414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4学分,限选(2选1) 30220414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英文) 4学分,限选(2选1) 40220723 电力系统分析3学分30220323 高电压工程3学分(3) 专业选修课18 学分A 组通用:40220921 电气工程导论1学分(大一秋)40220502 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讲座2学分(大三春) 信号控制课组:40220862 数字信号处理2学分(大三秋)30220403 通信系统原理3学分(大三秋) 电力系统课组:00220092 理解稳定性2学分(大一春)40220802 电力系统预测技术 2学分(大三春)40220882 智能电网概论2学分(大三春)40220072 发电厂工程2学分(大三春)40220442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2学分(大四秋)40220392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2学分(大四秋)4022006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学分(大四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1学分(大四秋) 40220692 电力市场概论2学分(大四秋)40220901 电能质量基础2学分(大四秋)40220821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 1学分(大四秋)40220782 信息论与电力系统2学分(大四秋)电网企业组织管理2学分(大四秋) 40220341 电力系统实验2学分(大四春)高电压课组:00220081 我们身边的高电压1学分(大一秋)40220812 输配电技术 2学分(大三春) 40220102 现代电气测量 2学分(大三春)40220472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2学分(大三春)40220891 大电流能量技术1学分(大三春)40220462 电器原理及应用2学分(大四秋)40220432 过电压及其防护2学分(大四秋)40220762 电介质材料与绝缘技术2学分(大四秋)40220793 直流输电技术3学分(大四秋)40220872 数字化变电站 2学分(大四秋)声光电磁测量技术1学分(大四秋) 40220941 高电压工程与数值计算1学分(大四秋)电机与电力电子课组:00220072 超导体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2学分(大一秋) 40220742 电机分析2学分(大三秋)40220732 电力传动与控制2学分(大三春)40220452 电力电子仿真设计2学分(大三春)40220682 电子电机设计与分析2学分(大三春)40220831 可再生能源与未来电力技术 1学分(大三春) 40220912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2学分(大三春)40220482 电力电子技术专题2学分(大四秋)40220712 微特电机2学分(大四秋)40220842 电力传动系统设计2学分(大四秋)40220932 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2学分(大四秋)B组不少于2学分计算机课组:2022026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学分(大三春)40220412 单片机技术与实验2学分(大三春)40220422 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 2学分(大三春)00220132 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2学分(大三春/大四秋)注:SRT可替代最多2学分专业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