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夸张手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上的焦虑情感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要在教学中为后进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后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成功的教学学习的乐趣独特的效果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上的焦虑情感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要在教学中为后进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后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人应用夸张手法的特点,从以下三方面激发后进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 能把握英语教学的特性
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效果,都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Friends with English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10 I want the best.的教学中,有“Wow! That must be the lo ngest trousers in the w orld.”的教学。
教师拿出一条巨大的长裤,让几个学生穿一穿,由于裤子太大,学生被淹没在长裤中,全班学生会由于处在如此有趣的情景中而笑声连连。
“That must be the lo ngest trousers in the world.”教师抓住时机,用贴切的语气带领学生说该句子。
此外,教师在教具上采用了夸张手法,学生与裤子,本身没有多大吸引力的两种物体,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所产生出的情趣,带给小学生一种新奇感。
这样的一种情景,会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类似“大”与“小”悬殊的情景出现,学生就会脱口而出It’s the best./It’s the worst. 夸张手法在此表现出来的诙谐、幽默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感和身心上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排除心理障碍,使学习处在一种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
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在心理上的许多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在感官上出现了好奇和兴奋,学习的兴趣也由此产生。
2. 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地联系起来
夸张手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复、深入浅出地运用,能满足学生想获得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持续。
3. 能够使学生的自尊、自信、愉快、惊喜等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得到积极的体验.
夸张手法营造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求知热情得到尊重,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学生更喜欢与教师共同合作创造,学习兴趣也得到加强和稳定。
创设这种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的形式,会呈现出一种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它更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为学生拓展了学习、体验、交流英语知识的环境空间。
二、夸张手法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夸张手法,能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手法相比,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上,夸张手法更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作用。
1. 帮助学生调动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学习效果的提高,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使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更足,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形成了良性循环。
2. 学习内容更直观易懂
夸张手法属于直观教学法范畴。
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了非语言行为的身势、表情、情景等外部直观和语言内部直观等积极因素,其中非语言的外部直观比语言的内部直观作用更大。
3. 巩固知识增强记忆
英语学习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熟记,直至最终能学而所用。
学习英语普遍面临着一个遗忘率高的问题,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学校的英语课时较少,小学生日常能接触英语机会不多,所学英语知识的复现机会少,使所学英语知识无法得到必要的强化,因而容易被遗忘。
其次是小学生自觉性较差,课后又缺少必要的督促和辅导等。
如何利用夸张手法去弥补上述问题的缺憾,对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对生动的形象印象较深
(2)对同一内容,多种夸张,印象加深
(3)精心布置课外作业,印象更深
4. “洋腔洋调”的真实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多。
我们也经常能从各种媒体上接触了解到许多英语国家的文
化,从中给人的感觉就是英美国家的人在讲英语时,所表现出来的语气、表情、动作等有其特别的“洋”味,这种“洋腔洋调”告诉我们:这就是正宗的英语。
如同京剧强调字正腔圆一样,学习英语不能没有“洋腔洋调”。
三、运用夸张手法的注意事项
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
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但要发挥这些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必须科学地运用夸张手法,否则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为此,就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时,需要引起重视的注意事项作如下分析。
1. 合理适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夸张手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接受能力,轻描淡写、毫无艺术的悬念,肯定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内容夸张得太离奇,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困难,这样不但没有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甚至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
2. 围绕主题
在运用夸张手法时,要紧紧围绕正在学习的内容。
如“apple”的教学,夸张地描绘一下苹果的特征“It's a big apple. It's a red apple.”可加深学生对苹果的理解和兴趣,也学会了“apple”
的发音,但是如果夸张无限地引申“Where is it from?”把苹果的产地甚至产地的风土人情等都滔滔不绝地讲述一通,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即使有兴趣听下去,其兴趣已经偏离了主题,这样既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
所以,要避免偏离主题的夸张。
3. 保持新颖
夸张手法的运用要注意保持新颖性,因为新颖性能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我们教师利用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非常明显,也更接近真实,夸张手法的运用,帮助小学生从初学英语开始,就受到“洋腔洋调”的熏陶,步入正轨,少走弯路。
这种独特的效果,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1、《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2、《正确处理当前中学英语改革中的十大关系》,王雅芬著,外语教研出版社,2001、
3、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 aching, Richards, J. C.& T.S.Rosg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 ition , Krashen,S.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