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实施方案

某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实施方案

WORD格式某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某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目录第一章规划纲要 (4)1.1 项目建设目标 (4)1.2项目规模和总投资 (5)1.3建设地点 (5)1.4 规划年限 (5)1.5项目效益 (5)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7)2.1项目背景 (7)2.2项目必要性 (8)2.2.1提高苹果产业竞争力 (8)2.2.2推进苹果产业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8)2.2.3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9)第三章建设条件及现状 (10)3.1 地理位置 (10)3.2 自然条件 (10)3.3 洛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1)3.4 国内外矮化密植苹果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 (12)第四章市场分析 (14)4.1苹果需求分析 (14)4.1.1鲜食苹果需求 (14)4.1.2加工苹果需求 (15)4.2 苹果供给分析 (15)4.3营销策略 (15)第五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7)5.1指导思想 (17)5.2发展目标 (17)第六章规划内容 (19)6.1布局原则 (19)6.2功能分区布局 (19)6.3技术方案 (20)6.4成果输出 (24)6.5项目建设实施主体介绍 (25)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7)7.1投资估算 (27)7.2资金筹措 (29)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30)8.1 政府引导 (30)8.2 企业运作 (30)8.3科技支撑 (30)8.4农民受益 (31)8.5保障措施 (31)第九章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33)9.1 实现现代苹果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产业化示范,探索苹果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33)9.2 整体提升洛宁苹果产业竞争力 (33)9.3 推动苹果种植管理技术与国际接轨 (34)9.4 通过技术服务和销售统一,带动农户增收 (34)9.5 经济效益 (34)9.6 生态效益 (35)第一章规划纲要1.1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的整体建设目标是采用先进的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技术,建设一个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现代化苹果产业示范园区。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可以有效发挥现代苹果产业技术示范和组织示范的作用。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整合苹果种植领域世界先进的技术方法,在国内外苹果新品种引进与示范、自根矮化砧木苹果苗木培育技术、矮砧密植规模化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果园机械化作业管理技术、无公害苹果园栽培管理技术、有机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和果园种养结合技术等各方面发挥技术探索和示范作用。

同时在产业组织方面,本项目通过统一进行园区规划和苗木购置,统一应用栽培作业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统一组织采收、仓储和销售,实现园区的整体高效运营,发挥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示范作用。

本项目整体分为现代化苹果种植核心区和示范区两部分,核心区通过土地流转、公司经营和农场工厂化管理的方式建设1万亩现代化苹果种植园。

在核心区的示范辐射作用下,通过农户自己经营,公司提供技术、市场和农业金融服务支持的方式发展示范区3万亩。

本项目建成后,将从五个方面实现产出,包括优质无公害苹果、品牌有机苹果、优质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规模化矮化密植苹果种植园建园规划设计及建设服务、规模化矮化密植苹果种植园大田管理技术服务。

1.2项目规模和总投资本项目计划建设1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户发展3万亩现代苹果种植园,总计形成4万亩应用现代化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苹果示范园区。

项目投资主要用于核心区建设,包括果园建设、苗木基地建设、加工区建设和功能服务区建设,合计投资2亿元。

1.3建设地点本项目将在河南省洛宁县建设1万亩现代化苹果种植示范园,并在周边带动发展3万亩现代化苹果种植园。

1.4 规划年限根据项目的总体布置,结合资金计划,并考虑项目间的配套关系,洛宁县海升万亩现代化苹果种植示范园建设规划为5年(2014年-2018年),首期建设区时间为2年,完善园区功能,扩大建设规模至1万亩,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边果园建设。

1.5项目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实现现代苹果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产业化示范,非常有助于探索苹果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同时也能够整体提升洛宁苹果产业竞争力,并推动河南省苹果种植管理技术与国际接轨。

另外通过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及统一的技术服务和销售支持,可以带动地区果农增收致富,并通过推广现代种养结合技术和节水技术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主产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并且随着苹果种植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以浓缩苹果汁加工业为核心的苹果加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浓缩苹果汁产量和出口量也均稳居世界第一。

在北部主要苹果产区,苹果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苹果产业也是河南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由于农业土地分散,生产主体分散,因此在苹果生产上主要以农户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种植和经营。

苹果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不断增加种植面积同时推广各种果园精细化管理技术,我国苹果生产也形成高度的劳动密集型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自然条件基础,我国农业生产人口众多,以及农业劳动力成本较低,也是我国苹果产业在世界范围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也推动了世界的苹果产业向我国聚集。

但这种分散的种植经营模式,导致世界先进的,更加规模化、集约化的苹果生产技术一直没有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去苹果产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劳动力基础条件已经逐渐改变,在部分地区,我国已经出现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

因此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发展变化,未来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引入现代化高效苹果种植技术。

通过应用机械化生产技术降低苹果生产对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的依赖,通过规模化生产组织提高苹果产业生产效率。

近年来,国家也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河南省苹果发展迅速,省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果业扶持政策。

2.2项目必要性2.2.1提高苹果产业竞争力建立现代化苹果生产模式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苹果生产方式。

而在现有苹果产业组织模式下,生产主体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个体生产经营规模小,因此,现有苹果生产主体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建立新的苹果生产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参与,才能突破传统生产模式,在我国建立世界级先进苹果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模式,并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推动整个苹果产业生产模式的进步,保持并提升我国苹果产业的竞争力。

2.2.2推进苹果产业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苹果产业生产主体分散的现状不利于推进苹果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标准化,也不利于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在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对万亩果园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并统一组织生产管理,对从建园到日常种植管理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技术规划,在整个苹果生产过程中建立并使用统一的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在整个苹果生产过程中也会建立更加生态环保的生产模式以及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建立一个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标准化水平高、食品安全管理严格、并且生态环保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苹果示范园区,在苹果产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方面建设一个成功的典范,通过良好的示范效应推动苹果产业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2.2.3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苹果产业是项目实施所在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本项目将在项目所在地建设一个在生产和管理方面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的苹果示范园,因此将直接使项目所在地成为国内苹果产业技术和管理组织方式最先进的地区。

同时本项目在先进苹果生产技术方面的应用和示范作用,也将迅速带动项目周边区域的苹果种植户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整个区域苹果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进而提高整个区域苹果产业的竞争力。

另外本项目在建设现代化苹果种植园的同时,也将开发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从而可以进一步推动地方农村经济发展,为地方农户增加收入来源。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现状3.1 地理位置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洛河中游,居北纬34°05′~34°38′,东经111°08′~111°49′之间。

最高海拔为2103米,年平均气温13.7℃,日照2217.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东与宜阳县接壤,南与嵩县、栾川县为邻,西与卢氏县、灵宝市相连,北与陕县、渑池县比肩。

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占洛阳市总面积的15.2%。

自然特点为“七山二塬一分川”。

全县辖18个乡镇,386个行政村,44.5万人。

县城居县境东部川区地带,北依凤翼山,南临洛河水,西至中原村,东到北寨桥,总面积10.06平方公里。

东距郑州195公里,洛阳89公里,宜阳县城55公里;西距卢氏县城134公里,灵宝市176公里;南距栾川县城176公里,嵩县县城90公里;北距陕县县城86公里,渑池县城73公里。

境内交通干线为郑州至卢氏公路(省道八官线),洛宁至三门峡、栾川的省道三邓线、洛宁至宜阳(省道安虎线)、洛宁至渑池(洛渑路)。

县城通往各乡(镇)有班车和公交车,群众出行比较便利。

3.2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3.7℃,日照2217.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洛宁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地处寺河山南麓(阳坡)的苹果以个大、色鲜、味美、可溶性固型物含量高等特点,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3.3洛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按照“优化布局、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思路,洛宁县苹果产业在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

洛宁县是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之一,所产苹果具有果实大、色鲜、酸甜适度、耐贮藏等优点,随着苹果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洛宁县苹果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挑战:一、户均果园面积小,产销主体仍然是分散经营的农户,尚处于出售初级产品阶段,产业格局亟待提升。

尽管全县目前苹果栽培已初具规模,但种植区域分散,投入严重不足,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苹果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结构松散,带动能力有限,市场拓展能力弱,严重制约了苹果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机械装备化水平有待加强,果农生产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必需大量引进节水灌溉设施,花大力气改善水利设施设备,配套田间作业机械,例如:耕作、修剪、采收、运输工具等,实现省时、省工、省力高效,建设病、虫、草、气候灾害预警监控和防治干预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