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第三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高考考点】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6.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7.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8.公民应自觉参与政治生活【知识网络】【考点梳理】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注意】★我国的国家性质是解释我国所有政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国家发展民主、关注人权、加强党的建设、我国外交政策等都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但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法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1)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3)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今天中国所焕发出的蓬勃活力,就是中国人民真实地拥有广泛自由、民主、人权的生动写照。
【注意】★三保障要区分清楚:制度保障主要指我国的四大政治制度;法律保障主要指通过制定、执行法律(依法治国);物质保障主要指在金钱上、工具上等。
★目前在我国,人民民主权利正得到日益充分实现,不能误解为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日益扩大。
过去是人民的民主意识不足,没有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在扩大和拓宽。
★国家、民主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超阶级的、全民的国家或民主。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地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被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
(2)意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政治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本质人民民主的特点专政的作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①地位②意义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和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基本内容: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我国的国家性质广泛、真实的民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我们要参与我们会参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自觉参与政治生活││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
▲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含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②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②意义: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公民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公民的光荣义务)【注意】★选举权≠选举权利。
政治权利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和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而不是选举和被选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也不是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城市居民委员会成员等的权利。
★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未满18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①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任何自由都是法律约束下的自由。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必须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我国的国家机关主要包括:6.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①含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②表现:任何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①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注意】★1.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是守法、司法、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立法上的平等。
平等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平等≠相同。
由于各种原因,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有不平等的现象。
★2.不能把权利与义务混淆起来。
权利的享有与义务的履行没有先后之分。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3.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在具体利益上存在差别、冲突、不一致。
7.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政府工作的改进和决策的完善,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8.公民应自觉参与政治生活(1)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就在于:①是否遵循宪法、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④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衡量政治参与的有序与无序的准绳是法律与规则)(3)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①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我们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②有利于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④有利于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详和的新社区;⑤有利地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等。
(4)公民无序参与政治生活,会造成:①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②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③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④国家、集体的利益遭到损害【课堂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境问题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为大家的共识。
材料一煤炭应当说既是市场中的商品,又是属于公共资源的国资品,而在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个别煤矿主违法经营,不顾政府的三令五申,私自开采,瞒报煤矿事故,挥霍浪费国家公共资源,迅速积累个人财富。
国家在关闭非法煤矿、打击“官煤勾结”的基础上,应当加强对公民宣传节约和保护公共资源的意识,尤其要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实现公共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材料二在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置身环境危局之外。
治理环境污染,不仅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加大治理力度、企业积极行动肩负起治污的社会责任,更需要每一个公民从自身做起: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与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和悠悠的白云。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公民为什么应该节约公共资源?(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分析公民如何肩负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2016年中央政府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协商,加强与基层群众的民主协商,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2016·天津卷文综政治)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秩序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