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它正日益深入地影响着世界各个角落。

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并不仅仅在经济方面。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经济全球化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 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向。

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使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扩大,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呈现多重性
例如1995 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波及到北美、拉美的发展中国家;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又引发俄罗斯、巴西金融危机, 波及全球,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影响, 一些国家因此发生政治危机,并使地区稳定受到威胁。

种种事实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经济利益相互交织, 导致了彼此间利害与共, 谁也离不开谁,也使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

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国际战略,日渐把经济放在中心位置。

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或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或协议, 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协调与合作, 以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彼此间的经济竞争,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

国际竞争也日益演化为经济实力的较量, 经济成为最大的政治。

这一切都为国际政治斗争注入了新的因素,使国际政治斗争从内容到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谋求经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而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方式。

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新的威胁, 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提供了借口
西方国家却经济全球化为借口, 片面地强调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的融合, 而忽视了主权国家客观存在这一事实, 宣扬内政和外交已经很难区分了,纯粹的主权几乎不存在了,在这个“地球村”里,必须放弃内政不容干涉的原则。

这实际上都是为他们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继续打“人权外交”牌, 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理论依据,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的重演。

其实质在于动摇“尊重国家主权”这一基本的国际法准则,为西方国家以自己认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标准构造冷战后的“新世界”打通道路。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

而西方国家自己则并没有放弃主权,它要否定和限制的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实际上,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否定国家主权。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真正对国家主权构成威胁的,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主要大国。

他们力图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去利用这种趋势,在国际关系中建立起新的控制和调节手段,从而达到干涉别国内政的目的”。

西方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发生的某些变化进行歪曲,不过是为其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寻找借口。

正是它们的行为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构成了威胁。

三、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现象,极大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了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的经济实力, 或者说是加强了其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 而且在短期内这种面貌很难改变,因而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 西方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的局面不会有明显改变, 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仍将继续努力主宰世界。

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世界经济中属被支配对象, 在这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相对处于不利地位, 面临风险和挑战较大, 获利却相对较少。

有些国家(甚至并未真正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任何好处,或者只是在其中获得毫末之利,南北差距因此在进一步扩大。

另外,当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正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抓住机遇, 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中国的经济地位正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不断加强,
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所有这一切,都会动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前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优势地位,使其经济力量相对下降,从而也削弱了其称霸世界的基础。

总之,经济全球化虽进一步巩固了西方发达国家( 尤其是美国) 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令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大大膨胀,不利于一个真正多极世界的建立,但从长远看, 经济全球化既然为所有国家开拓了发展空间,发展中国家( 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完全有可能抓住机会迅速发展起来,从根本上削弱前者的优势地位。

而它们的发展正是一个新的合理的多极政治格局形成的可靠保证。

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继续主宰世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一个多极世界终将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