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课件-电工电子学(王智忠)-第1章

精品课件-电工电子学(王智忠)-第1章

43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6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 1-2 手电筒电路
7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2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 电流的基本概念 带电粒子或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其大小用物理量电流来表示。电流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 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即
(1-1)
8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是电流流通的闭合路径,是应某种需要而由若干电气 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主要用来实现能量的传输和 转换,或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1-1所示为电路分别在强电和弱电中的应用。图1-1(a) 是发电厂的发电机把热能、水能或原子能等转换成电能,通过 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中间设备输送至各用电设备;图1-1(b)通 过电路把所接收的信号经过变换(放大)和传递,再由扬声器输 出。
39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1-11(a)为理想电流源的电路符号,图1-11(b)为直流理 想电流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它是一条与电压轴平行的直线,其 横坐标为直流理想电流源的电流IS。
40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 1-11 理想电流源及其伏安特性曲线
41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2. 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
解 由于图中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方 向,则该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计算结果表明,该元件的功率是随时间变化的,但始终是 负值,表示该元件是一个电源元件,并始终是发出功率的。
24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 1-7 例1-1图
25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3 欧 姆 定 律
1.3.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电阻器、灯泡、电炉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电阻元件作为
15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 1-4 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16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一般地讲,同一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各自 选定,不必强求一致。但为了分析方便,常选定同一元件的电 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一致,即电流流动方向和电压降方 向一致。这样选择的某一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称 为关联参考方向,如图1-5(a)所示; 否则,称为非关联参考 方向,如图1-5(b)所示。
另外,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在任何瞬间总是同时出现 的,与该瞬间以前的电压、电流是无关的,所以电阻元件属于 “无记忆”元件或“即时性”元件。
电阻元件在电压、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下,任意时刻线性 电阻元件吸收的电功率为
(1-10)
31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例1-2】 求一只额定功率为50 W、额定电压为220 V的 灯泡的额定电流及其电阻值。
20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 1-6 某元件的功率
21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总之,电路中任一元件的功率,等于该元件电压、电流的 乘积,而元件实际上是吸收功率还是产生功率,可由电压、电 流参考方向的关联性和功率值的正或负两者结合来确定。
另外,能量是功率对时间的积分,在t0至t这段时间内电 路吸收的能量, 可由下式来表示:
36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以干电池为例,带上负载后,端电压将低于定值电压US, 负载电流越大,端电压越低,图1-10(a)表示实际电源与外电
路相接,图1-10(b)表示其伏安特性。由图1-10(b)所示的实际
电源的对外特性可见,u是i的一次函数,可表示为
u=uS-Ki
(1-11)
与上述特性曲线及其表达式相应的电路模型如图1-10(c)所示。
(1-3)
13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在国际单位制(SI)中,能量W的单位是焦耳(J); 电荷量q 的单位是库仑(C); 电压u的单位是伏特(V),它的辅助单位有 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4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2. 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压的实际方向,是由高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的方向。习 惯上把高电位点规定为正极性点,低电位点规定为负极性点。 如同讨论电流的方向一样,也引用参考方向的概念。电 压的参考方向就是假定的电压方向。如图1-4所示, 图中方框 代表一个元件或一段电路,实线箭头表示电压的参考方向,虚 线箭头表示电压的实际方向。在设定的参考方向下,电压为正 值时,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一致;反之电压为负值时,参考方 向与真实极性相反。
解由 得
32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4.1 独立电压源 此处的“独立”二字是相对于后面将要介绍的受控电源
的“受控”二字而言的,简略地讲,所谓独立电源,是指其对 外特性由本身的参数决定,而不受之外的其他参数控制的 电源。
33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 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是由内部损耗很小,以至可以忽略的实际电源 抽象得到的理想化二端电路元件。 如果一个实际电源的输出 电压与外接电路无关,即电压源输出电压的大小和方向与流经 它的电流无关,也就是说无论接什么样的外电路,输出电压总 保持为某一个给定值或某一个时间函数,则该电压源称为理想 电压源。如果干电池的内阻为零,则无论外接负载如何,此干 电池的端电压总保持为常数,可见内阻可忽略的干电池就是一 个最简单的理想电压源。
电功率是电路中能量转换的速率,用符号p表示。即
(1-4)
19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对于某元件而言,在元件的电压、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 意味着正电荷从电压的“+”极经元件到“-”极,电荷失去能 量而元件获得能量。因为电压u表示单位电荷从“+”极流向 “-”极失去的能量,电流i表示单位时间内流经元件的正电荷 量,所以,二者的乘积就是元件吸收的功率。图1-6中p的箭头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与理想电压源一样,理想电流源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只
是实际电源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模型。一个测量实际直流电流
源外特性的电路及测得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12(a)和(b)所示。
图中的伏安特性曲线可表示为
i=iS-Gu
(1-12)
42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1-12(c)为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它为理想电流源iS 与内电导G的并联。实际电源提供给外电路的电流等于iS减去 电源内电导上的分流Gu,内电导越大,分流越大,提供给外电 路的电流就越小。当实际电源被短路时,其端电压等 于零,内电导G上无电流,流经短接线的电流等于iS。
3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 1-1 电路在两种典型场合的应用示意图
4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2 电路模型 实际电路都是由一些起不同作用的电路元件或器件所组成
的,诸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池、晶体管以及各种电 阻器和电容器等,这些元件或器件的电磁性质较为复杂。最简 单的如一个白炽灯,它除了具有消耗电能的性质(电阻性)外, 当通有电流时还会产生磁场,这就说明了它还具有电感的性质。 但由于白炽灯的电感微小,可以忽略不计,于是可以认为白炽 灯就是一个电阻元件。
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t的单位是秒(s),电荷量q的 单位是库仑(C),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A),电流的辅助单位还 有毫安(mA)、微安(μA)、纳安(nA)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9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2. 电流的参考方向 关于电流的方向,人们把正电荷运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 实际方向。当负电荷或电子运动时,电流的实际方向就是负电 荷运动方向的相反方向。 对于某一条支路,若在设定的参考方向下计算出i>0, 则表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与设定的参考方向一致;反之,若计算 出i<0, 则表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图1-3(a)和 (b)表明了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图的上方为参考方向, 下方为实际方向。
(1-5)
22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当式(1-5)中p的单位为瓦时,能量w的单位为焦[耳], 符号为J,它等于功率为1 W 的用电设备在1 s内消耗的电能。 工程和生活中还常用千瓦小时(kW·h)作为电能的单位,1 kW·h俗称1度(电)。
23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例1-1】 图1-7所示元件中,i=-5 sinωt A, u=10 sinωt V,试求解该元件吸收的功率。
10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 1-3 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11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2.2 电压及其参考极性 1. 电压的基本概念 在电路中,如果设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所作的
功为dw,则a、b两点间a点到b点的电压为 (1-2)
12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压与电位的关系为:对于同一参考点而言,a、b两点之 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即
17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图 1-5 电压、电流的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
18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2.3 功率和能量 在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中,能量和功率的计算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因为电路在工作状况下,总伴随有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 相互交换;另一方面,电气设备、电路部件本身都有功率的限 制,在使用时要注意其电流值或电压值是否超过额定值,过载 会使设备或部件损坏,或是不能正常工作。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1.3 欧姆定律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5 电源的有载工作、 开路与短路 1.6 受控源 1.7 基尔霍夫定律 1.8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与计算
1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