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件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件


在时间t内转换的电功率称为电能。 W=P×t
对于上图中的负载
电能W=UL×I×t(J) 功率P=W/t=I×UL(W)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13

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的单位与实际方向
物理量
单位
电流 I A、kA、mA、
μA
电动势 E V、kV、mV、
μV
电压 U V、kV、mV、 μV
实际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信号处理:
放大、调谐、检波等
信号源:
提供信息 话筒 放 扬声器


直流电源:
负载
提供能源
直流电源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 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7

3.其他几个概念
(1) 内电路与外电路
电源本身的电流通路为内电路,电源以外的电流通路为 外电路。
(2)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DC circuit) 。 电流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AC circuit) 。
(3) 电网络
电路的别称,又可简称为网络。
若电路某部分仅有两个端钮与外部连接,可将该部分电路
视为一个整体,称为二端网络。内部含电源的网络为有源网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2

1.1 电路的作用和组成
实际电路是为完成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安装、运行的,由电 路元器件相互连接而成,具有传输电能、处理信号、测量、控 制、计算等功能。
I
电源
负载
为了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电路,一般要将实际电路模型化,用 理想电路元件或其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 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理想电路元件是具有某种确定的 电磁性质的假想元件。
电路是电流流通的路径,是由某些元、器件为完成
一定功能、按一定电方工学式(少组学时合) 唐介后主编的第一总章课称。
3

1. 电路的作用
注重电源效率
(1) 实现能量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话筒
放 扬声器

注重信号的快速及准确性
原则上参考点在电路中可以任意选取,在工程 上常选大地或元件的汇集点为参考点。称为“地”。 符号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10

电位在电路中的表示法
A 5 10 B
5 10
18V
24V
15
18V
15 24V 等效
R1
+
_ R2
_E1 +E2
R3
等效
+E1 R1
-E2 R2 R3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注意:电工学所指负载的大小是指消耗功率的大小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5

2. 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 提供 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负载: 取用 电能的装置
降压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中间环节:传递、分 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6

2.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驱动正电荷的方向 (低电位 指向高电位)
电位降落的方向 (高电位指向 低电位)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14

1. 3 电路的状态
一、通路:电路各部分联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功率守恒: 电源产生的电功率PE=EI =∑电路各部分消耗电功率 电源输出的电功率PS=USI =∑外电路各部分消耗电功率
2.区分大小写字符分别代表的意义。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9

2.电位V(V):
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的某一点移至参考 点时所消耗的电能,即在移动中转换成非电形态能 量的电能称为电位。
亦可表述为:电路当中各点与某一固定点之间的电 压既是各点的电位。记为“VX”。固定点为电路中 的参考点。通常设电位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4

2. 电路的组成部分
由电源、中间环节(连接导线)、负载组成。 (1)电源:将非电形态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供电设备。 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发电机、蓄电池等。 (2)中间环节:连接电源与用电设备的金属导线,开关、 熔断器、变压器等。起沟通电路、输送电能的作用。 (3)负载(用电设备):将电能转换成非电形态能量的 装置。如电灯、电铃、电动机、电炉等。
络,不含电源的为无源网络。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8

1. 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I(A):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dq(t) i(t) =
dt
如果电流的大小为恒值,且方向不变,方向由高电位指 向低电位,此时
Q i(t) = I =
t
注意:1.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4、电动势E(V)
衡量电源力对电荷做功能力的物理量,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 定为电位升高的方向,即从低电位点指向高电位点。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12

5、功率P(W) 单位时间内所转换的电能称为电功率,简称功率。
电源产生的电功率PE=EI 电源输出的电功率PS=USI 负载消耗的电功率PL=ULI 6、电能W(J)
第1章 直流电路
1.1 电路的作用和组成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3 电路的状态 1.4 电路中的参考方向 1.5 理想电路元件
1.6 基尔霍夫定律
1.7 支路电流法
1.8 叠加定理
1.9 等效电源定理
1.10
非线性电阻电路 电工学(少学时) 唐介主编第一章课
1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2.理解电路模型及线性无源 (电阻、电感、电容)的物理性 质,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实 际应用的意义。
11

3、电压U(V)
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的某一点移 至另一点时所消耗的电能,即转换成非 电形态的电能称为这两点间的电压。
电源端电压US=E,电压也常被称为电位差或电压降。
负载端电压UL=I×RL(V)
电位和电压的区别:
电位值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得不同,电路中其它各点的电位也 将随之改变,电位具有单值性。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不会因参考点的不同而改变。
3.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概念。掌握其特点。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 5.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 方法。
6.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 的概念,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重点: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 理和戴维宁定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