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钢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张浩,马少辉(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镇江212003)摘要:针对特钢企业成本管理现状,首先在对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成本管理系统体系,其次采用I D EF0方法建立系统功能模型,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了系统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模型,最后开发实现了集成化的成本管理系统,并在某特钢企业得到成功实施,论证了其可操作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特钢企业;成本管理;无集中引擎统一建模语言;系统开发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33(2008)09—0039—05Research and i m ple m en t a ti on on cost manage m en tsystem for spec i a l steel en terpr iseZhang Hao,Ma Shao2hui(Econom ics&Manage ment School,J 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nol ogy,Zhenjiang212003,J iangsu,CHN)Abstract:A i m ing at s pecial steel enter p rise cost manage ment p r oblem,based on user requirement analysis,the cost manage ment syste m is f ounded.Syste m functi ons are acquired by using I D EF0,and detailed syste m is designed by using UML.The integrated cost manage ment syste m is devel oped.Good results are achieved thr ough the system i m p le mentati on within the enter p rise.Key words:Special steel enter p rise;Cost manage ment;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Syste m devel opment0 引言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钢铁制造业面临着生产高度自动化、产品多元化、组织柔性化、服务理念客户化、信息系统网络化以及市场视野全球化的时代,其成本形成过程以及成本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钢铁生产制造模式。
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介于离散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之间,是一种混合型生产过程,因此,其既有流程型企业的特点,又有离散型企业的特点。
钢铁企业这种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了成本管理同样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钢铁企业是多段生产、多段运输、多段存储的大型生产和管理模式,工序多、形式不一,使得成本发生的地点分散;各种原料、在制品和产成品,使得产品成本构成分散。
企业目前的成本管理主要以事后核算为主,即按照钢号和产品规格进行成本核算,原材料费用根据实际消耗情况计算,而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则在月末按成本科目分类汇总为财务凭证,再根据产量或预先设定的工时系数分摊到相应的产品成本中。
因此,目前钢铁企业成本计算不能准确揭示产品的增值过程及其真实成本,并没有按照炉号做到面向生产过程的多元成本动态核算,以及作业层次的成本管理,不能及时为钢铁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成本信息,导致企业相关决策失效。
本文为解决钢铁企业成本计算不准确、决策不力的问题,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相应的成本管理系统,进而将该系统在某企业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对我国钢铁制造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特钢企业成本管理模型111 特钢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分析特钢企业是以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的电炉、模铸/连铸、轧制短流程生产线为特征的特钢企业。
其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工艺复杂,首先要在炼钢过程中炼就所要求的钢种,在连铸过程中铸成不同宽度范围的连铸坯,在热轧和冷轧过程中又需轧制所要求规格的坯料,对于客户在材质、性能上的不同要求还要在轧制道次、加热或冷却等过程实行各种各样的工艺措施,最后在成材阶段按用户所要求的规格尺寸和93重量进行精轧和包装,使几十吨的钢水逐步转换成要求各异的用户合同。
由于生产工艺过程的复杂性,且特钢企业过去并没有实现计算机成本管理信息化,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统计结果和核算结果,特钢企业以钢号为成本对象,采用分步法核算钢号成本,即由财务把归集的成本转到分厂,然后分厂把结转的成本按照产量或者工时分配到产品(钢号)中。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的缺点表现为:1)间接成本比重增大,采用工时/产量分配间接成本不具有精确性。
2)无法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企业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只能粗劣地给出钢号的成本差异,至于差异问题出在生产部门哪一个环节或工作上,则无法确定。
因此,为了更加深入地进行成本管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成本管理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改变目前成本管理不力的现状。
112 特钢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在特钢企业中,成本管理所需信息涉及经营过程中的销售信息、工艺信息、物流信息、资金流信息、各部门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管理信息等。
成本管理子系统是整个企业信息化系统实现闭环控制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成本管理系统应与生产、物供、财务和销售等系统模块进行全面集成,并以炉号、作业及订单作为管理标识,贯穿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过程,及时收集其他系统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快速地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提高多元成本对象计算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同时通过成本估算、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等,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全面提高特钢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特钢企业成本管理体系2 系统建模分析模型是对客观对象主要特征的抽象。
建模的目的包括分析现有系统和分析待建的未来系统,是对企业运营活动的描述,对开发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分析。
功能模型(I D EF )以及统一建模语言(UML )模型是企业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软件设计开发过程中建立的主要模型[123]。
211 I D EF 模型设计I D EF0方法是I CAM DEFiniti on method 的简称,是美国空军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机构名I CAM (I ntegrated Computer A ided Manufacturing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建模和分析方法。
1990年初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学会合作,建立了I D EF0标准。
I D EF0是以图形化及结构化的方式,清楚严谨地将一个系统中的功能、功能彼此之间的限制、关系、相关信息与对象表达出来,让使用者通过图形便可清楚知道系统的运作方式以及功能所需的各项资源,并且提供建构者与使用者在进行相互沟通与讨论时,一种标准化和一致性的语言。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思想,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来设计特钢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型(I D EF0),如图2所示。
模型详细描述了特钢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信息输入、输出关系。
特钢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由基础数据管理、成本统计、成本核算、标准成本、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模块组成[4]。
4图2 特钢企业作业的成本管理系统的I D EF0图212 UML 模型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型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功能活动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描述了模块之间以及系统内外的信息流;而信息模型则具体描述了系统信息的详细内容及相互关系。
但是这两种建模方法无法描述系统各个功能活动的参与者,以及在各功能活动中起作用的业务实体。
因此,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对成本管理支持系统建立UML 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在对成本管理支持系统功能分析和信息分析基础上,确定系统各模块中所使用的主要业务对象,并确立系统各模块中业务实体对象之间的联系,为设计系统使用的组件提供必要信息。
图3 成本管理系统的用例图213 用例图的设计用例图是分析模型、设计模型和测试模型的基础,它主要用来描述主角、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由参与者、用例、系统边界和箭头组成。
而且,用例图14反应了系统行为的静态特性,使用用例图有助于系统开发人员正确捕获系统的功能需求,保证系统的功能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
根据钢铁企业集成成本管理支持系统的功能模型,可以具体得到系统的用例图如图3所示。
系统用例图明确了成本管理系统各参与者及其用例之间的关系,在图3中参与者用简笔人物画表示;用例由椭圆来表示,椭圆中附上用例的名称;实心箭头用来表示参与者和系统,通过相互发送信号或消息进行交互的关联关系,空心箭头表示泛化关系,而虚线箭头表示包含(include)关系,如生产统计部门主要执行生产统计用例,而生产统计用例又包括生产数据统计及外购品统计等用例[5]。
3 成本管理系统软件架构成本管理系统软件架构为B r o 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四层结构,仅在服务器端部署组件,客户端只需通过I E浏览器即可访问服务器,这样,极大地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服务器将担负更多的工作,性能相对较高。
具体描述如下:1)客户端层:客户端浏览器提供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
2)界面表示层:是业务层进行业务逻辑处理时调用的网络组件,由Java 服务端网页构成。
3)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是核心,实现应用系统所有主要业务逻辑。
业务逻辑组件是根据现实业务,抽象出一个个独立的业务活动对象。
:权限、登录、基础数据和日志等,还包括典型的业务组件如:生产统计,成本计算和成本报表等[6,7]。
4)数据服务层:数据服务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业务逻辑层对数据的集中存储、访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 特钢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应用目前,成本管理系统在特钢企业已正式投入使用,特钢作业成本管理原型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生产数据统计管理、资源归集、资源分配、成本核算、标准成本和成本分析等功能模块。
部分功能模块介绍如下。
411 生产统计数据生产统计数据是生产系统和成本系统的接口,主要包括:在制品跟踪管理、完成品跟踪管理、物料库存管理、消耗信息跟踪管理和物料收发管理等。
图4所示的是物料跟踪信息以及消耗跟踪界面。
物料跟踪信息按炉号、批次和作业,详细跟踪每一批物料的相关信息;消耗信息也是按照炉号、批次和作业跟踪各种原、主材料直接消耗信息,这些消耗信息是按炉号和作业计算直接成本的信息基础。
图4 物料跟踪信息及消耗跟踪界面412 成本分配与核算成本核算模块包括:资源作业分配、差异分配、全部分配、成本结转、成本核算和综合查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