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如何形成的解读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如何形成的解读

暗物质和暗能量揭秘开始想写这篇文章,源于多年对宇宙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对于宇宙如何诞生,演化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

特编写出来和广大宇宙物理爱好者共研。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请朋友谅解,不胜感激。

1.宇宙的本质是什么?宇宙万物及我们人类存在于广阔无艮的宇宙之中,我们大多数人也许不会去思考的一些问题—宇宙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会有宇宙?其实中外古今有许多人是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如我国的盘古开天辟地,轻清上浮为天,重浊下沉为地,天地间隔随时间不断加大,女娲抟土而造人的理论。

西方的上帝创造宇宙,再创造了一个男人亚当,用亚当一根肋骨创造出第一个女人夏娃的理论。

当然还有其他创世神创世等各种学说。

这些学说我们先不要妄言其一定是谬的,可是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解之处,那就是创世神是存在于哪里,创世神所在那个世界又是怎么来的?如果不能解释这个问题,那这些理论就不是成熟的理论了。

现在有一个理论认为宇宙是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宇宙是从一个几乎无限小的奇点大爆炸而产生的,这就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起源理论。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观测遥远星系的红移提出星系的红移量和星系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理,并推导出星系都在远离的宇宙膨胀学说。

大爆炸宇宙论是一种观测证据最多,最获公认的现代宇宙理论。

大爆炸宇宙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宇宙,但还有一个问题不能解释,那就是宇宙为什么能存在?宇宙万物得以存在如果没有任何依据,难道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吗?因此我认为一定会存在一种与构成宇宙的要素属性相反,能相互抵销的要素。

我们把构成宇宙一切物质和能量的要素称为原力,把我们所在的宇宙定义为正宇宙,那么与原力相反属性的反原力构成的宇宙就是反宇宙。

原力是构成物质和能量的最基本单位,所以不管物质粒子结构多么复杂,原力却是最简单、最单纯的,它没有内部结构,因为如果有内部结构就不能算是基本单位了。

因此既使最多量的原力都能集合于无限小的空间之内,是构成宇宙一切的唯一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原力不是力,但宇宙一切运动因它而起,故称之原力。

因此,我认为宇宙的本质是虚无的,可以用0=(+X+(-X表示,+X表示宇宙正原力总量,-X表示反宇宙反原力总量。

正反原力在理论上可以抵销湮灭,正原力和反原力绝对一样多。

其实古人们对于宇宙虚无本质早有论述,周易中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就是说虚无诞生无限多,无限多有阴阳两种属性。

正反原力理论上可以涅灭,是为了阐述两者之间的性质,实际上两者彼此对立存在,不会相互抵销涅灭,因为找不到它们相生的理论逻辑,有生则有灭,无生何来灭。

这是由宇宙虚无本质决定的,两个互为相反的存在才是真正虚无,绝对虚无不存在。

那么还有个问题是正反宇宙是否需要同步运动演化呢?如宇宙有你我,反宇宙是否一定要有反你、反我的存在?从理论分析这个同步演化运动的条件不是必需的条件,而正反原力要绝对一样多是必需的条件。

因此宇宙有你我,反宇宙不必有反你、反我,正反宇宙可以不同步运动演化。

正反宇宙单独看是不虚无的,两者相加才是虚无!正反宇宙虽然可以不必同步运动演化,但演化规律一样,以后的阐述都是关于正宇宙的。

2. 原力是如何构成宇宙的?原力的特性是没有内部结构的、最简单、最单纯的力,所以不管其量有多少,都会自动集合于无限小的空间。

这显然构成不了形成宇宙的条件,只有原力被划分为几乎无限数量的小原力点,再由这些原力点相互作用形成粒子,宇宙才能形成。

可是问题来了,原力既使被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原力点,它们很快就会集合在一起,不会形成粒子,宇宙也不会形成。

现在我们来两个假设,假设1:宇宙是唯一的;假设2:存在多个宇宙。

假设宇宙是唯一的,那么原力会集合于无限小的一点,宇宙不能形成。

假设存在多个宇宙,那么原力存在多个宇宙之中,每个宇宙拥有一部分原力。

每个宇宙的原力被分解为几乎无数的原力点,由于任意两个原力点之间存在原力缺失,缺失的原力存在于其他宇宙,所以原力点虽多而不会集合于一点,原力点按各自量的大小匀称分布,形成一个相对尺度空间无限小的空间,只是这个无限小的空间包含几乎无数原力点。

我把这样的空间称为原力海,原力海还不是宇宙时空,它是宇宙诞生前的状态,也是宇宙坍塌后的状态。

正如把一张完整的纸撕成几乎无数碎纸片,再把这些碎纸片分成若干份,把每一份单独进行拼凑,我们会发现每份碎纸片拼成一张缺失的纸,碎纸片之间有缺失,缺失的碎纸片存在其它份碎纸中。

其道理和原力海是一样的。

所不同的是,我们可以人为地把每份碎纸硬拼成一张小纸,而原力海中没有外力让原力点这么干。

由此我们要抛弃一个观含,既一个无限小的空间只能有一个无限小的点,而不能有多点存在的观念。

原力海是相对宇宙这样的尺度空间无限小,如果有存在就有空间的话,原力海是有自己独特空间的。

3. 原力是如何形成物质粒子的?当一个宇宙完成它的演化历程,它的所有物质都湮灭为原力点时就会坍塌,尺度空间消失而成为原力海。

原力海与已有的另一个原力海重叠,由于原力海中的原力点都是匀称分布的,这就是原力点匀称分布特性。

当两个原力海重叠一方原力点和对方原力点会发生共用一个位置的现象,这就形成由彼此各一个原力点形成原力对,我称其为对子。

前面也提到由于任意两个原力点之间都有原力缺失,所以任意两个原力点都不会凝合为一个原力点。

对子所含原力量是构成它的两个原力之和,按原力点按各自原力量匀称分布规律,对子需要更大的存在空间,于是对子与对子之间产生排斥力,这就是对子斥力。

对子斥力让对子相互远离,产生宇宙尺度空间。

凡有尺度空间,必有万有引力,由于每个对子所含原力不完全一样,万有引力使含原力大的对子吸引周围的对子形成含若干对子的对子团。

原力点和单个对子没有体积,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但不能算基本粒子,而对子团是有体积的,所以对子团是基本粒子。

并且其体积在对子斥力作用下还会不断增大,直到其体积和它的原力量平衡而煙灭为一个个单独的原力点。

两个原力海叠合能形成的最大对子数量不超过含原力点较少的原力海原力点数量。

剩下的原力点和不能形成对子团的自由对子将形成原力海,等待某个宇宙坍塌后与之叠合,形成新的宇宙和新的原力海。

对子团作为基本粒子存在宇宙尺度空间形成宇宙,原力点和自由对子形成原力海。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原力点和自由对子不是粒子,他们本身的匀称分布持性使它们可以拥有无限快的速度在大爆炸同时集合为原力海。

粒子在对子斥力和万有引力作用下,随着宇宙空间增大而平均温度下降进而能形成更大粒子。

其层级如下:对子团—能量粒子—亚原子粒子—原子—分子。

4。

宇宙是如何演化的?现代科学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并且宇宙仍处于膨胀状态。

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宇宙演化最终会走向何处?要知道宇宙演化规律,我们首先要了解宇宙两大基本力,对子斥力和万有引力(这两个基本力是如何形成的,本书后面将详细论述),现在宇宙之所以会继续膨胀,是因为对子斥力总体仍大于万有引力。

随着时光流逝,宇宙还会有越来越多暗物质和暗能量,对宇宙运动演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宇宙最开始时,只有对子团和能量粒子,物质是由能量转换而来(质能转换E=mcc,当代粒子物质研究认为,在足够高的温度下(称为“阈温”,物质粒子可由光子碰撞产生出来。

下面是物质进化详细过程:时标10^-43秒,宇宙从量子背景岀现。

时标10^-35秒,同一场分解为强力、电弱力和引力。

时标10^-5秒,10万亿开,质中和中子形成。

时标0.0001秒,温度达到几十万亿开,大于强子和轻子阈温,光子碰撞产生正反强子和正反轻子,同时也有的湮灭为光子。

在达到平衡状态时,粒子总数与光子总数大致相等,未被湮灭的强子破碎为夸克,此时的夸克处于没有仼何保护的“渐进自由状态”。

宇宙粒子有:正反夸克、正反电子、正反中微子,最后有十亿分之一的粒子存留下来。

时标0.01秒温度1000亿开,小于强子阈温高于轻子阈温。

光子停止产生强子,强子不再破裂为夸克,质子中子各占一半,正反质子和正反中子相互湮灭,强子数量减少。

中子、质子不断相互转化,到1.09秒时,温度100亿开,质子:中子=76:24 时标13.82秒,温度不超过30亿开,物质粒子被创造的任务完成。

中子开始衰变为质子加电子加反中微子。

这时质子:中子=83:17 时标3分46秒,温度9亿开,反粒子全部湮灭,光子:物质粒子=10亿:1,中子不再衰变,质子:中子=82:17,一直到现在。

时标30万—70万年,温度3000—4000开,能量粒子和物质粒子处于热平衡状态。

开始出现稳定的氢氦原子核,宇宙进入复合时代。

在后期宇宙逐步进入以物质为主的时代。

时标4亿—5亿年,温度100开。

物质粒子开始凝集,恒星和星系开始形成。

原子在恒星内部发生聚变反应,产生氦、碳、氧、镁、铁等元素的原子核。

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反粒子,反物质,不是指由反原力构成的粒子,而也是由正原力构成的粒子。

随着时光流逝,不断有物质转化为暗物质,暗物质湮灭为原力点(即暗能量,当宇宙100%都是原力点时,宇宙湮灭为无限小的原力海。

这意味一个新宇宙又要诞生了。

新宇宙保留原宇宙一部分原力,吸收了一部分本就存在的那个原力海的原力,留下一个新的原力海。

由此可知,宇宙演化就是把不匀称的原力分布转化为匀称分布的一个过程。

5. 万有引力是如何形成的?当宇宙形成后,其由无限小变成一个尺度空间。

但由于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是由原力构成的,而原力的特性之一是集合于无限小的空间。

由此产生的一切物体相互靠近的力就是万有引力。

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引力是物体质量使空间弯曲而形成。

虽然从数学模型和可预言性上爱因斯坦理论比牛顿更符合事实,但质量为什么会使空间弯曲?所以我有自己的一点看法,那就是使空间弯曲的是万有引力,而万有引力是原力集合于无限小的空间造成的。

引力能以宇宙最快速度发生作用。

如一个星体距离地球1亿光年,假设这个星体突然消失,他对地球引力改变将会1亿年后就会发生作用。

因为时间是相对的,这个星体距离地1亿光年,意味着地球既使以宇宙最快速度运动,也要1亿年才能到达它的位置,它相对地球是最早也是1亿年后的未来,地球相对这个星体最早也是1亿年后的未来。

6.对子斥力是如何形成的?当原力海叠合形成对大量对子时,由于对子拥有更大的原力量,其需要更大的存在空间,于是所有的对子都会对外产生排斥力,这就是对子斥力。

由于每个对子斥力对象是所有对子,这样,对子与对子之间有斥力,对子团与对子团之间有斥力,粒子之间也有斥力,一切物体之间都有斥力。

它们之间是远离还是靠近,取决于万有引力和对子斥力哪个占优势。

如给一块铁持续加热,这块铁的分子在热传递作用下被动吸收能量粒子,等于每个铁分子在几乎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年轻的对子团,使分子间斥力增加大干引力增加,分子间距扩大,这就是热胀冷缩。

继续加热,这块铁会因为分子间斥力过大而变汽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