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偶数齿平面式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分析与仿真

偶数齿平面式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分析与仿真

泵是液压传动和控制系统中的动力元件,是整个传动系统中介质的供给装置.齿轮泵因其在流量相同的各类泵中组成零件少,工艺性好,结构简单、紧凑,对杂质的敏感性不高,重量轻,自吸力强(真空度高),转速范围大,工作可靠,对工作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因而在机械、建筑、轻工、农、林、船舶等行业的液压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只有一对主、从动齿轮的外啮合齿轮泵,存在着流量脉动率大和径向力不平衡等缺点,导致齿轮轴和轴承承受较大的偏载,加剧了磨损,缩短了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泵的工作可靠性[1].具有2个子泵结构的平面式复合齿轮泵,在结构上由主动齿轮(中心轮)和两个对称并联布置的从动齿轮、泵体、左右端盖及配流盘等组成.当电动机驱动主动齿轮旋转,并与两个从动齿轮同时啮合时,主动齿轮和每一个从动齿轮都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外啮合齿轮泵(以下简称子泵),每个子泵的工作原理和普通外啮合齿轮泵相同[2].这种具有两个子泵的复合齿轮泵保留了普通齿轮泵结构简单等优点,同时又避免了普通齿轮泵的缺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现就其流量特性进行分析.1排量和流量流量脉动大是普通外啮合齿轮泵的一大缺点,它不仅会造成工作机构运动速度的不平稳,还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脉动及噪声,影响到其它元件的寿命.对于标准齿轮,单个齿轮泵的几何排量为主动轮的齿牙体积和齿谷容积之和.对于单个子泵,中心轮转一转时,几何排量为[3].由结构原理可知,复合泵的几何排量、平均流量和瞬时流量的计算方法与普通齿轮泵相同,只需在普通齿轮泵相应的计算公式前乘以系数2,则复合齿轮泵的几何排量为q=2×2πm2Z1B(1)式中:Z1为中心轮齿数;B为中心齿轮齿宽;m为模数.则平均理论流量Qt为Qt=n1q=4πm2Z1Bn1=4πm2Z2Bn2(2)式中:Z2为从动轮齿数;n1为中心齿轮转速;n2为从动轮转速.实际输出流量QB为QB=Qηv=4πm2BZ1n1ηv(3)式中:ηv为复合齿轮泵容积效率2流量特性流量特性即瞬态流量的脉动性或不均匀性,是评价液压泵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流量特性较差的泵使液压系统产生强烈振动和噪声,对环境产生噪声污染,有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当流体脉动频率接近或等于液压系统固有频率时,将产生共振,造成安全隐患.尽管液压系统的噪声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噪声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所公认.普通外齿轮泵流量脉动较大且噪声也较大,那么由两个子泵复合而成的复合齿轮液压泵的流Vol.28No.10Oct.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0期(下)2012年10月偶数齿平面式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分析与仿真王显彬(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07)摘要:本文介绍了偶数齿的平面式复合齿轮泵的结构原理,对平面式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与普通外啮合齿轮泵相比,齿数相同时,复合齿轮泵的排量、平均流量和瞬时流量均增加了一倍,而体积未增加一倍.因此,复合齿轮泵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关键词:齿轮泵;复合;流量特性;仿真分析中图分类号:TH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0-0101-03基金项目:院科教研发展基金(0190060135)101--量均匀性如何?噪声如何?这就需要研究它的流量特性,为工程应用作理论准备.2.1流量特性的理论分析由于复合齿轮泵由两个外齿轮泵构成,则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取决于这些泵的流量叠加合成.记任意单个外齿轮泵的瞬态流量为Qi,由外齿轮泵瞬态流量特性知[4],Qi=Bω12R1(h1+h2)+h12+R1R2h22-(1+R1R2)fi2=a-bfi2(4)式中:Qi———单个外啮合齿轮泵的瞬态流量;R1———中心轮节圆半径;R2———从动轮节圆半径;h1———中心轮齿顶高;h2———从动轮齿顶高;ω1———中心轮的角速度;fi———单个外啮合齿轮泵的啮合点位移;B———齿轮的宽度;a———常数,a=Bω12R1(h1+h2)+h12+R1R2h22b———常数,b=Bω12(1+R1R2)i2因此,复合齿轮泵的瞬态流量Qsh为Qsh=2a-b2i=1Σfi(5)由式(5)知,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取决于两个子泵的啮合点位移的叠加规律.由于单个齿轮泵的瞬态流量服从啮合点位移fi的抛物线规律,可知叠加后的瞬态流量也必然符合抛物线规律.理论流量特性评价指标有两个,一是流量脉动(流量不均匀)系数,二是流量脉动频率.为计算方便,流量脉动系数δQ定义为[5]δQ=Qmax-QminQt=△QQt(6)式中:Qmax———瞬态流量最大值;Qmin———瞬态流量最小值;Qt———理论流量;脉动频率是流量特性曲线在单位时间内的脉动次数.对于品质优良的液压泵,它应有较高的流量脉动频率和较小的流量脉动系数.根据复合齿轮泵流量特性决定于各啮合点运动的叠加规律,本次实验选用的齿数特性条件为中心轮齿数为2的倍数(Z1=2k)的复合齿轮泵进行分析.由于对称性,当初始时刻t=0时,复合齿轮泵的两个啮合点分别位于齿轮节点P1和P2上,根据轮齿进入和退出啮合条件,其啮合点的位移函数[6]为fi(θ)=Rb1θ=f(θ=ωt,-α1/2≤θ≤α1/2)(7)式中:Rb1中心轮基圆半径,θ为中心轮转角此类复合齿轮泵的位移特点为:当齿轮重合系数ε=1时,复合齿轮泵的两个啮合点处于同步运动状态,如果叠加到同一条啮合线上,则两个啮合点重合.即当z1=2k时,两个子泵啮合点位移同步fi(θ)=f(θ)=f,则两个子泵的理论流量之和Qsh为Qsh=2a-b2i=1Σfi=2a-2bf2(-Pb/2≤f≤Pb/2)(8)对于标准制式的外齿轮泵,节圆半径R1'(主动)、R2'(被动)分别等于分度圆半径R1、R2,齿顶高h1=h2=m,并且R1=mz1/2,R2=mz2/2,则有a=Bω1m22(2z1+1+z1z2)(9)b=Bω12(1+z1z2)(10)由式(8)易判定,在-α1/2≤θ≤α1/2,-Pb/2≤f≤Pb/2区间内,当f=0(θ=0)时有极大值Qmax为Qmax=2a(11)当f=±Pb/2(θ=±αa/2)时有极小值Qmin为Qmin=2a-bPb22(12)则△Q为△Q=Qmax-Qmin=bPb2/2(13)将b=Bω12(1+z1z2)和Pb=πmcosα=πmcos200代入式(13),并根据流量脉动系数δQ=△Q/Qt的约定及Qt=4πm2Z1Bn1,n1=ω1/(2π),可确定该复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系数为δQ1=(Z1+Z2)(πcos200)212(14)由前分析知,此类复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周期角为α1=2π/Z1,故流量脉动频率为fQ1=n1z1(Hz)(15)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此类复合齿轮泵只是两个外啮合普通齿轮泵的简单叠加,它的流量脉动系数和流量脉动频率并没有改变,与外啮合普通齿轮泵完全一致.2.2流量特性的计算机仿真102--复合齿轮泵流量特性的仿真程序选用MAT-LAB语言来编写.计算机仿真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1)建立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数学模型转变成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仿真模型;(2)由仿真模型编写出仿真程序;(3)运行仿真程序,对仿真模型进行运算;(4)对不同参数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将运行结果代回原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6].为方便分析,本次试验选用的齿轮泵的中心轮齿数为偶数(Z1=2k),并且中心轮的齿数与从动轮的齿数相同(Z1=Z2).选取的主要参数为:复合齿轮泵的理论排量q=50ml/r、压力16MPa、转速1500r/min;齿数Z1=Z2=12、模数m=4mm,压力角α=20°,齿宽B=21mm.由式(8)及f=Rb1θ得Qsh=2a-2bf2=2a-2bRb12θ2(-α1/2≤θ≤α2/2,α1=2π/Z1)(16)由式(16)编写MATLAB仿真程序,得出中心轮转一转,复合齿轮泵与单个子泵瞬时流量特性的曲线图,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从仿真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一种多齿轮泵的流量脉动与各子泵相同,多齿轮泵的瞬时流量是1,2号子泵之和,这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另外由图2可得,多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系数约为18%.3小结(1)与普通外啮合齿轮泵相比,齿数相同时(假定复合齿轮泵各齿轮齿数均与普通齿轮泵齿数相同),复合齿轮泵的排量、平均流量和瞬时流量均增加了一倍,而体积并未增加一倍,因此,复合齿轮泵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2)复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同普通齿轮泵,但功率密度得以提高.(3)对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明了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明显优于普通齿轮泵.———————————————————参考文献:〔1〕杨平,葛云.液压液力与气压传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王显彬.平面式并联齿轮泵的结构和性能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23(5):64~65.〔3〕何存兴.液压元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候波.二从动轮式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24(3):43~46.〔5〕张军等.平衡式多齿轮泵的流量特性的仿真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4(12):7~9.〔6〕范明豪,等.复合齿轮泵流V特性及计算机仿真[J].机床与液压,2000(6):10~11.图2复合齿轮泵与单个子泵流量特性分析1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