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精心整理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
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C.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
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B.《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该书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

C.马致远,宋代作家,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着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
馆》等。

6.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
;让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

(7)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

(8)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明了
(3分)
9.作家______1923年发表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________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2分)10.近年来,“候鸟儿童”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

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材料。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给“候鸟儿童”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35个字)
很多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特征。

夏末秋初,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徙到过冬地,春天由过冬地向北再返回到繁殖地。

这些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1.解释加点字词。

(4分)
(1)虽有嘉肴(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教学相长也(4)教然后知困
12.句子翻译(6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二)对比阅读《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15——18题。

(15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
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
(2分)
17.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它们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分)。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2分)。

18.“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结合原文,谈谈“妙”在哪些地方?(6分)
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

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

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

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

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父亲追,我跑。

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
逮住,受他一顿好打。

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

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

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

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

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

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

当我走到
着他的手。

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

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

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

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

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
禁笑出泪来。

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

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

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

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4分)[
A处。

B处。

21.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下列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2分)
(1)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2分)。

(2)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
(2)根据平凉“孝行少年”张晓改编的电影《我和妈妈》。

(3)《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意为“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作为90后、00后且处于青春叛逆的同学们,多以张扬个性为名在家中对父母色厉、行傲、我行我素……请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你对行孝的理解。

(不少于50字)(4分)
四、作文(40分)
字的记
(3).为有源头活水来(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