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写本)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二零一二年三月1规划背景及评价任务由来1.1规划背景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陕北基地)两个规划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中榆神矿区的一部分。
榆神矿区三期规划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部的陕(西)、(内)蒙两省(区)边界东侧,行政区划隶属榆林市榆阳区及神木县管辖。
矿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39′04″~110°06′01″、北纬38°30′00″~38°52′30″之间。
规划区东西宽34km,南北长26km,面积870.2km2。
规划区保有地质资源储量13797.97Mt。
规划区煤质优良,与当地其他矿区相比具有较高发热量和特低硫~低硫、特低磷和低燃点等特点,是良好的动力和化工用煤。
矿区水、电、路等外部条件基本具备。
国家《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确定了西部地区煤电同步建设、“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调节全国产量、东部地区稳定生产规模的煤炭开发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推进“西电东送”、“煤炭液化”等综合战略的实施,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属国家陕北大型煤炭基地的一部分,矿区开发符合国家煤炭战略布局。
其次,榆林市社会经济总体呈跨越式发展,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矿区主要为农业区,农、副、牧业基础设施差,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与周边地方经济发展步伐差距越来越大,矿区开发建设必将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矿区开发是地方经济发展背景所需要。
第三,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属国家陕北大型煤炭基地的一部分,煤炭产品定位为“调出区”,区内煤炭为长焰煤41号(CY41)和不粘煤31号(BN31),是优质的动力、化工用煤,目前陕西渭化、陕化、东陈煤化工园区、锦界工业区煤化工项目对本区煤炭资源需求量较大,另外东南沿海大型燃煤电厂也对本区煤炭资源有较多需要,这些企业或园区已与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开发主体(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达成供煤初步意向,因此开发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对满足市场煤炭需要有重要意义。
第四,近年来地质部门陆续在矿区内完成了大量地质调查与勘探工程,区内详查+勘探面积已占矿区总面积72%左右,已基本查明规划区煤炭资源条件,具备规划和开发基本条件。
最后,矿区煤炭储量较丰富、开采技术条件较为优越,开展矿区总体规划,系统规划矿区开发规模、时序对,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限制小煤矿的滥伐滥采、保护国家煤炭资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以上背景下,中煤西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受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于2010年9月编制完成了《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总体规划》(送审稿),2012年2月,中煤西安设计有限公司根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总体规划》的评估意见,最终编制完成了《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总体规划》。
1.2评价任务由来根据《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总体规划》,规划区总面积870.2km2,煤炭保有资源储量13797.97Mt;依据资源勘查程度,设计将矿区开采区划分为小保当一号井田、小保当二号井田、小壕兔一号井田、小壕兔二号井田、郭家滩井田、隆德煤矿整合区和水源保护区;规划矿区煤炭开采总规模为57.0Mt/a,其中小保当一号井田15.0Mt/a、小保当二号井田13.0Mt/a、小壕兔一号井田8.0Mt/a、小壕兔二号井田6.0Mt/a、郭家滩井田10.0Mt/a、隆德煤矿整合区5.0Mt/a;同时规划方案又就矿区煤炭洗选加工、产品运输、供水、供电、排水、行政居住等作出了较详细规划。
矿区开发均衡生产时间65a左右,总投资4356259万元,其中矿井及选煤厂3954000万元,矿区行政、公共设施及辅助附属企业31563万元,矿区供水19126万元,矿区铁路及公路227220万元,矿区供电及通讯66350万元,矿区环境保护58000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发[2004]98号”文“《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具体范围(试行)》”等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为了减少规划方案实施对环境的影响,2011年2月16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承担《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工作。
接到委托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即组织相关人员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现场初勘、相关资料收集、公众参与的信息公告等工作,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榆林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环保厅、榆林市环保局、榆林市水利局、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2.1矿区范围及位置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陕北基地)两个规划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中榆神矿区的一部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部的陕(西)、(内)蒙两省(区)边界东侧,行政区划隶属榆林市榆阳区及神木县管辖。
矿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39′04″~110°06′01″、北纬38°30′00″~38°52′30″之间,东部以榆神矿区二期规划区西边界为界,西部以陕(西省)(内)蒙(古)高速公路为界,北部以尔林兔普查区南边界为界,南部以榆神矿区一期的北边界为界,规划区东西宽34km,南北长26km,面积870.2km2。
规划区保有地质资源储量13797.97Mt。
矿区地理位置交通见图2.1-1。
图2.1-1 矿区地理位置交通图(1)井田划分与开发规划全区共划分为六个井田、一个勘查区和一个水源地保护区,规划总规模57.0Mt/a。
井田划分见图2.2-1,井田主要特征见表2.2-1。
图2.2-1 井田划分图规划区开发建设规模为57.0Mt/a,计划各规划矿井于2012~2017年陆续开始建设,2021年全矿区产能达到57.0Mt/a,具体建设时序为:小保当一号井、小保当二号井、德隆煤矿整合井于2012年开始建设,2014年建成,2015年产能分别达到8.0Mt/a、7.0Mt/a 和2.0Mt/a,2016年达产;小壕兔一号井、小壕兔二号井、郭家滩井于2017年开始建设,2019年建成,2020年产能分别达到4.0Mt/a、4.0Mt/a和6.0Mt/a,2021年达产。
(2)选煤厂建设由于矿区各个矿井规模很大且煤质变化波动较大,不宜采用统一入洗的方式,另外矿区各井田分属不同的投资方,工业场地相距较远,规划方案规划各矿井配套建设同规模选煤厂以满足各个用户对煤的质量要求。
矿区规划选煤厂情况见表2.2-2。
(3)交通运输规划矿区煤炭产品外运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新建矿区铁路专用线一条于牛家梁站与既有国家铁路包西线接轨,新建3条矿井专用线与矿区铁路专用线接轨,煤炭产品最终通过包西线、西康线、西(安)合(肥)线向南运输。
各专用线运输量及需要列车对数见表2.2-3。
矿区对外联络主要依靠西包公路(G210)和榆(林)神(木)公路。
根据矿区开发,规划设计新建矿区公路一条和矿井联络公路四条。
见表2.2-4。
注:日运量按年工作日330天计算,取1.2的不均衡系数。
(4)供水规划规划设计选定采兔沟水库为矿区永久水源,取水量60000m3/d,同时考虑利用处理后的井下排水及深度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作为复用水水源;矿区建设初期临时水源选定为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及白垩系下统洛河组两个主要含水层水。
总体规划估算用水量为51566.2m3/d。
(5)供热规划各矿井工业场地内分别建集中供热锅炉房,承担矿井辅助设施区、矿井工业场地及选煤厂采暖、洗浴、井筒保温等供热要求。
锅炉均燃烧本矿原煤,对于部分远离矿井工业场地的风井场地井筒防冻用热,可视具体情况在该风井场地设置热风炉房或锅炉房。
矿区内规划各矿井(含选煤厂)热负荷为199MW,矿区附属设施及行政福利设施区域,其全部热负荷均由该区域内集中热源承担。
热负荷为6829kw。
居住区供热由榆林市市政设施统一考虑。
(6)供电规划矿区总体规划小保当一号、二号矿井,小壕兔一号、二号矿井双回路供电均取自大保当330kv变电站,郭家滩双回路供电分别取自海流滩110kv变电站和金鸡滩110kv变电站,隆德整合矿井双回路供电取自锦界Ⅰ变和Ⅱ变。
另在小保当一号矿井、小保当二号矿井、小壕兔一号矿井、小壕兔二号矿井、隆德煤矿、郭家滩矿井的工业场地内各规划1座110kV变电站,矿区的矿井地面和井下、选煤厂及周边用电负荷均取自以上变电站。
估测矿区总用电负荷为173MW。
(7)矿区辅助附属设施规划矿区辅助设施主要包括:矿区机电设备租赁站;矿区总器材库;矿区中心试验站;矿区爆破材料总库;矿山救护大队和二级普通消防站。
各辅助设施建设规模依据《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规范》(GB50465-2008)及《煤炭安全规程》(2010)规定设置。
(8)矿区行政、公共设施及居住区矿区行政公共设施(矿区中心区)规划布置在小保当一号井田西南部,便于集中管理;居住区设置于榆林市,公共服务设施依托榆林市已有相关设施,医疗卫生依托锦界工业园区设施。
本矿区在籍职工定员总数为9107人。
(9)矿区地面总布置根据原煤炭部《关于煤矿地面总体布置改革的若干规定》的精神,将生产、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设施按三条线安排,从管理体制和布置上分开。
矿区开发总占地623.25hm2,见图2.2-2。
(10)环境保护目标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目标见图2.2-3、图2.2-4及表2.2-5。
图2.2-2 矿区地面总布置图图2.2-3 环境保护目标图图2.2-4 敏感目标分布图(居民点)3规划方案分析3.1规划方案与相关政策、规划协调性分析通过规划方案分析,环评认为矿区总体规划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国家相关政策规划;除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略低外,与地方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基本一致;与地方环境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相协调;规划方案内部协调性较好。
3.2规划主要环境缺陷规划方案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未达到《榆林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和《榆林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从内部协调性来看,矿区煤矿与选煤厂、采煤与运煤、矿区地面总布置、供电与用电、矿井水与综合利用上基本是协调的,不协调点主要是矿区供水存在不确定性、矿井水外部资源化利用途径存在不确定性、煤矸石利用规划能力偏低且利用途径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