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50浙 江 师 范 大 学《学校组织与管理》学 科 论 文题目 校长领导才能简析成 绩 ____________二 0 一 0 年12月30日作者姓名 专业 学院 班级 联系方式学号 任课老师校长领导才能简析作者:学号:联系方式:指导老师:摘要:校长是学校的总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领导与管理全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
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
理想的领导才能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校长在领导能力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因此,作为一校之长,该采取各种措施提升自己的领导才能,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成效。
关键字:校长领导力学校教育素质提升领导力本人高一,高二的校长是体育老师出身,那时候学校管理特别严格,但是教学成绩却总上不去。
高三,换了一个管理学出身的校长,等到我们高三毕业的那一年,学校的上线率和重点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且学校氛围较以前更显和谐。
是什么原因促使一所学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我想这与校长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究竟一个合格的校长该具有怎样的领导才能,又可以通过哪些具体措施来提升校长的领导才能呢?一、理想校长应具有怎么样的领导才能校长是学校的总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领导与管理全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
学校办得怎样,校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这话有相当的道理。
那么校长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修养,才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呢?[1]在管理科学中,最常见的分法是把领导的素质分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
而其中的业务素质包括三个方面:有相应的学历、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有领导才能。
而领导才能是校长区别于一般教师的主要特点。
校长是否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决定了他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校长。
校长的领导才能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
有领导才能的校长,必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把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使每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有领导才能的校长,必然重视工作效率,因而在工作作风上,雷厉风行,要求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绝不容许推诿、拖拉作风。
有领导才能的校长,必然讲究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同群众商量,发扬民主作风,寻求最佳方案,绝不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有领导才能的校长,必然注意领导艺术,沉着、冷静、不主观、不急躁,善于以理服人,绝不简单粗暴,只靠行政命令行事[2]。
这里有一个案例具体说明有领导力的校长是怎样的:1996年9月,一所占地仅11亩的公立转制小学从废墟中崛起。
面对一地的废墟,D校长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广纳贤才,四处取经求教,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②不惜重金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进修和出国考察的机会,严格高效的师徒带教制度,组建了一支优质高效的教师队伍。
③一方面制定了实施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另一方面,知人善任、誉人所长、容人所短,创下了刚柔相济的校本管理模式。
终于三年后,学校教学质量跃居全区前列。
五年后,学校新生报考人数是招生数额的16倍之多。
十年后,学校成为家长心目中的名校;成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中国创造协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实验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教育项目实验学校。
[3]D校长以教育为根,重视师资,知人善任,强化组织纪律性又不失亲和力。
D校长的案例具体而形象的解释了“校长领导才能”的概念,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校长领导才能对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现实中部分校长存在的问题理想中的校长领导才能是全面的,但是现实中很多校长在领导能力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目前一些办的不成功的学校,或是像国外一些研究称之为低效能的学校,尽管可以用种种原因来解释,但其中可能就存在与校长的领导能力有关,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事务型领导。
校领导整天忙于应付具体事物,其中既有校内的事物,也有校外的事物,无暇考虑诸如办学思想,学校发展战略,校园文化建设等问题,其结果往往是辛辛苦苦,却成效甚少。
学校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前景也是朦朦胧胧,胸中无数,由此导致工作热情的降低。
这里有这样一个案例:X校长上任时就表示决不当“甩手大爷”式的校长,今后各方面工作都要紧紧抓住。
因此,所有工作都要向他请示汇报;否则,出了问题他不负责。
因此只要X校长只要在学校,他的办公室就总是门庭若市,一天到晚总是办不完的事,处理不完的矛盾,天天应接不暇、疲于奔命。
结果半年下来,老师们多有责怪,其它干部也多有怨言:“X校长认权不认人,什么事都他管,让他一个人干吧!”“少干事少担责任,何乐而不为![5]第二种是弱势型领导。
校领导能力有限或经验不足,做起事来缩手缩脚,优柔寡断,结果导致在学校教师中缺乏威信,学校政令不通,执行不力,教师对学校的发展也缺乏信心,对自己的业务则不求提升,得过且过。
第三种是放任型领导。
由于办学资源有限,经费紧张,一些学校的校长整天忙于公关,奔波在外,无暇顾及校政,学校的事情则交给副手去干,如果后者能力欠佳或责任心不强,学校工作就会周到影响。
[4] 这里有这样一个案例:W校长年初被提任校长,在接受校长培训时,专家说“校长既要领导,又要管理,领导要抓大局管大事,掌握大政方针。
因此,校长要学会分权。
”于是W校长回去就对全校教职工宣布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他抓全面,各层次的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从范围、内容到权限、责任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最后他要求大家:务必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他自己明确的是抓全面。
其他人找他请示、汇报工作,他总是一句话:“是你分内的,你就看着办吧。
”;有教师找上门来反映情况,提出问题,他也总是回答一句:“你找XXX人反映”或“你找XXX解决。
”结果该学校的教学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5]第四种是专制型领导。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我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接受权威,这在客观上为专制型领导提供了条件。
专制型领导固然能一段时间内提升学校效能,但从长远来看,无助于学校和谐氛围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对成功学校的创建也会带来影响。
[4] 以上这几种类型的学校领导在现实中也都能看到,这些情况毫无疑问都会对学校的办学成效产生不利影响。
三、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既然校长的领导力如此之重要,而且现实中校长的领导力急需提高,那么究竟该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让其成为一个优秀的学校领导者呢?提升校长领导力,就是要充分运用好校长的权力性领导力和非权力性领导力。
日常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校长在充分运用权力性领导力的基础上融入非权力性领导力,把校长领导力与学校领导力有效结合,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学校发展观,找到学校发展的突破口,规划学校发展方向,建设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品牌,办出学校的特色。
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努力:1.审时度势,远见卓识远见卓识是对领导者敏锐洞察力的认可,对高瞻远瞩者的赞许。
一所学校能否取得长远发展.关键在于校长能否具有远见卓识的素养,能否以战略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高瞻远瞩。
作为校长,要具有战略性的眼光,要善于预测未来,能够在认真分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科学制定学校的发展计划。
2.知法懂法,严谨治校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律纠纷很多,例如,校园暴力、校园伤害、教师合法权益受到伤害等频频见诸于报端,而纠纷的实质往往是由于教育者法律意识的淡漠和学生日益崛起的主体权利、义务意识之间的冲突,而减少、避免、解决这些法律冲突的必由之路在于校长、教师能理解、掌握教育法的相关制度,按教育法的规定教育管理学生。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要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确立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略,全而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
校长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学校工作,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
3.以人为本,适当放权学校有两大领导环节:第一,校长及其教职工构成的领导关系;第二,教育者包括校长及教师与受教育者构成的关系[6]。
学校的两大领导过程互相作用:校长的使命是办好自己的学校,但这一使命的完成要依靠教师去完成,校长带领教师实现共同的教育理想,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要求校长要依靠教师,要善于与教师沟通,相信教师,让教师乐意被校长领导;然而,第一环节的最终实施必须以第二环节为基础,没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学过程.教育者就不能带领受教育者向目标前进。
4.道德示范,建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学校环境的综合。
学校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它是带有木校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传统、校风、教风的综合。
学校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熏陶、辐射、扩散、潜移默化等的功能。
一所学校能否形成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木校特色的先进文化,校长是关键。
校长本人的人格、品性、自身具有的潜质以及其价值取向对学校文化起辐射作用。
同时,校长的治校理念,运用权力的艺术也会对学校文化产生影响。
校长是学校文化的领导者、继承者、设计者、弘扬者,创新者。
校长要提高领导力就应把精力史多集中于学校文化的建设上,集中于学校发展远景的勾勒上,注重引导全体师生做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人,吸引、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校长还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策略、路径。
5.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一个具有较高领导力的校长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把创新思想转变为现实的行动能力。
校长要提高领导力就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学校的工作,用新的观念评价学校运转过程中的人与事,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最利于自山发挥创造性的学校环境,从而使全体师生找准自己的目标与方向。
校长要开创新局面,决策的成功非常关键。
校长要提高领导力,就要不断接受决策的考验与挑战。
校长在决策前要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分析,深思熟虑、民主参与,决策后要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总结奖罚[7]。
没有创新就没有特色,校长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并带动全体师生用创新思维去思考,用创新行为去实践,使自己的学校走上有特色的发展之路[8]。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个好学校。
”校长在学校发展中处于决策地位,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学校领导集体中处于核心地位,校长的作用举足轻重。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校长是学校之魂”[9]。
而领导力是校长区别于普通教师的最重要的特点。
因此,作为一校之长,必定要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才能够担负起振兴全校的重任。
一个具备领导能力的校长才能够成为一个好校长,从而让学校成为全体教师心心向往的精神家园![10]参考文献:[1]阙硕龄.中学校长应有的素质及自我修养的途径[J] . 教育评论,1985年01期[2] 萧宗六,余白,张振家.学校管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71----176[3]刘兰英戴舜琴. 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基于一位小学校长的个案研究[M].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8期[4] 吴志宏.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9----250[5]不详.校长该管什么,怎么管[J/OL],/wsgg/show/article.htm?ID=2004-0810131509-597, 2004-08-10[6]洪明.领导力与学校校改进:一个导论[J].中国教师,2008 (5 ) 4-8[7]顾明远.名校长的高绩效领导力「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40.[8] 武艳霞. 论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实践途径[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卷第1期[9] 冀玉兰. 校长是学校之魂[J]. 决策新视野, 2007年第5期[10] 吕赟, 夏超. 怎样成为一个好校长[J] 教学与管理,201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