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甲素的提取工艺
甲醇,四氯化碳,氯仿,石油醚,3,5- 二硝基苯 甲酸,氢氧化钾,所用试剂都为分析纯。柱层析硅 胶 (100 ̄200 目)、(200 ̄300 目)、薄层层析硅胶板GF254 ( 20×20cm)。
K e d d e’s 试剂的配制:
(1800ml × 3,6h)。合并甲醇浸提液,旋转蒸发器中 40℃
真空浓缩。得到浓缩产物溶于 1 0 0 m l 甲醇,加入等量
蒸馏水。用四氯化碳萃取 3 次 (60ml × 3) ,合并四氯
化碳液;甲醇 / 水悬浮液再用氯仿萃取 3 次 (80ml × 3) ;
合并的四氯化碳萃取液用甲醇 / 水= 5 0 / 5 0 反萃取 3 次
(60ml ×3),合并,甲醇/水萃取液再用氯仿萃取3次 (60ml
用氯仿萃取 3 次 (20ml × 3),干燥浓缩后,得到氯仿
浸膏 B  ̄ B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含量。
2
5
3.1 雷公藤甲素高含量粗提物的制备
3.1.1浸提溶剂的选择 现有文献报道,雷公藤甲素的浸提溶剂一般为
9 5 % 乙醇、水,未见有用甲醇提取的报道。本文研究 了不同浓度的甲醇、乙醇、沸水对雷公藤甲素的浸提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 250mm × 4.6mm ,内径 5m m ;柱温:室温;紫外检测器:0 . 0 4 mV ;检测波长: 218nm;流速:0.8ml/min;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见表 1。
2.1.1 浸提溶剂的选择 各取雷公藤叶子 1 5 g 加入圆底烧瓶中,分别用溶
表1 梯度洗脱条件
2.3 雷公藤粗提物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分析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条件检测,称取氯 仿浸膏 200mg 左右 (精确至 0.0001g),加入 10ml 容量瓶 中,用甲醇 / 水= 80/20 定容,超声振荡溶解 10min 以 上,离心后 10 m l 进样。
2 试验方法 2.1 雷公藤甲素高含量粗提物的制备方法
第 44 卷第 7 期 2005 年 7月
生产工艺-
农药 Chinese Journal of Pesticides
Vol. 44, No. 7 Jul. 2005
雷公藤甲素的提取工艺
程敬丽 1 ,朱烈 1 ,朱国念 1 ,徐振元 2
( 1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杭州 3 1 0 0 2 9 ;2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杭州 3 1 0 0 1 4 )
表 3 不同溶剂萃取对雷公藤甲素粗提物含量的影响
研究,经过反复筛选、优化条件,提高了雷公藤甲素 的浸提率,通过提取和萃取的方法直接得到了含量 较高的雷公藤甲素粗提物。
验
3 0 0 g 雷公藤叶子置于 3 L 烧瓶内,加入石油醚回 流提取( 9 0 0 m l × 3 ,6 h ) ,再加入 7 0 % 甲醇回流提取
1 材料与试剂
雷公藤叶子(60 ℃以下烘干 3~5h ,粉碎,粒度≤ 1 m m ;浙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提供) ;雷 公藤甲素标准品 (98% ,S I G M A 公司购买)。
Abstract: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insecticidally active substance, triptolide, from Tripterygium wilfordii. Reflux extraction was done with 95% ethanol, water, o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ethanol. Extracts were then concentrated into a past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ncentration of triptolide in the sample, samples were pretreated with various ratios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and petroleum ether, and then extracted with chloroform.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Maximum extraction yield (0.014%) of triptolide was obtained by reflux extracting T. wilfordii leaves in 70% methanol. Best extraction of triptolide into chloroform (1.83%)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of the paste with carbon tetrachloride. Key words: Tripterygium wilfordii, triptolide, extraction method
雷公藤甲素 (triptolide,C H O ) 又名雷公藤内酯 20 24 6
醇,是从雷公藤中分离的一种含有 3 个环氧基的二萜 内酯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和免疫抑制等活性[5] , 其药物制剂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疗效十分显著。本 研究所采用生物活性追踪的方法,从非生物碱中分 离到了具有触杀活性的二萜内酯单体活性成分 - 雷公 藤甲素,其结构经熔点测定、1 H - N M R 谱图鉴定。初 步生物测定表明,雷公藤甲素对多种昆虫具有胃毒、 触杀作Hale Waihona Puke 。具有开发为商品化农药产品的可能。
1
5
根据标样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按峰面积计算
的混合溶剂定容至 1 0 m l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含量。 组 分 的 相 对 含 量 。
2.1.2 萃取溶剂的选择
进样体积:10ml 保留时间:8.55min
雷公藤叶子 6 0 0 g 加入 3 L 圆底烧瓶中,加入石油
醚浸泡回流提取 (1800ml × 3,5h),然后用 70% 甲醇
浸泡回流提取 (2500ml × 3,5h),过滤,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无溶剂馏分,用少量的甲醇转移出浸膏,加入
等量的水,成悬浮状液体,等分为 6 组,其中一组直接
用氯仿萃取 3 次 (20ml × 3),合并萃取液,用无水硫酸
钠干燥,浓缩得到氯仿浸膏 B ,作为对照;另外 5 组分 1
别用等量的四氯化碳、四氯化碳 / 石油醚= 80/20 (v/v)、
× 3) ,合并氯仿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得
到棕色粘稠状液体为氯仿浸膏。做 3 次重复,得到氯仿
浸膏 C 、C 、C ,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含量。
1
2
3
A :1 % 3 ,5 - 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 B :1 0 %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 按 A:B = 3:1 现用现配,喷雾使用。 仪器:ZF-1 三用紫外分析仪,HP1100 高效液相 色谱仪。
图1 标样HPLC图谱 图2 试样HPLC图谱
3 结果与分析
四氯化碳 / 石油醚= 60/40 (v/v),四氯化碳 / 石油醚=
40/60 (v/v),四氯化碳/石油醚=20/80 (v/v)5种溶剂系
统各萃取 3 次 (20ml × 3),萃取后的甲醇 / 水悬浮液再
318
农 药 Chinese Journal of Pesticides
第 44 卷
效果,从表 2 结果可以看出,7 0 % 甲醇浸提效果最好, 随着甲醇浓度的升高,浸提率下降。乙醇的提取效果 明显低于甲醇。
表 2 不同溶剂对雷公藤甲素浸提率的影响
3.1.2 萃取溶剂的选择 按照一般报道的提取方法,即先醇提、水沉,再
摘要 为了从雷公藤叶子获取更多的杀虫活性物质雷公藤甲素,分别用不同含量的甲醇、95%乙醇或水为溶剂 进行回流提取、浓缩制得浸膏。为了进一步制得雷公藤甲素含量相对较高的部位,又用不同比例的四氯化碳/ 石油醚对浸膏预处理,再用氯仿萃取的方法得氯仿部位。结果表明:用 70% 甲醇回流提取雷公藤叶子,雷公藤 甲素提取率最高,可达 0.014%。采用四氯化碳洗涤浸膏,再用氯仿萃取的方法,得到的氯仿部位中雷公藤甲 素的含量最高,可达 1.83%。 关键词 雷公藤,雷公藤甲素,提取方法 中图分类号:S4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13(2005)07-316-03
雷公藤甲素的结构式 但是雷公藤甲素在雷公藤中的含量很低,据文 献报道,植物分离得率为 0.001% (w/w)[5],也有报道含 量为 0 . 0 0 4 % ,其中雷公藤叶子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是根的 3 倍[6]。李汉堡等[8]以叶为原料制成雷公藤总酯 片,通过比较,水提醇沉法、醇提石油醚脱酯法、水 提有机溶剂萃取法 3 种工艺的提取率,以水体有机溶 剂萃取法雷公藤甲素的得率最高 (0.0082%) 。在以往对 雷公藤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中,多是研究雷公藤甲 素在医药上提取工艺[ 7 - 9 ] 。所得的氯仿浸膏中雷公藤 甲素的含量为 0 . 2 3 % 左右,制备含量稍高一些的浸膏 需要采用柱层析法,成本太高。为了配制 0 . 3 % 雷公 藤甲素乳油和 0 . 3 % 雷公藤甲素水分散颗粒剂作为农 用杀虫剂,至少需要含量在 1 . 0 % 以上的高含量雷公
雷公藤 (Tripterygiun wilfordii Hook) 属卫矛科雷 公藤属植物,又名断肠草、菜虫药,主要分布在长江 中下游地区,为著名的杀虫植物之一[ 1 , 2 ] 。据资料报 道,雷公藤主要有效杀虫成分为生物碱类,现已分离 出 5 种有杀虫活性的生物碱[2] 。雷公藤非生物碱和生 物碱的中毒症状相似,雷公藤非生物碱提取物对粘 虫有毒杀、麻醉、触杀及杀卵作用[ 3 ];对 5 龄菜青虫 有很强的毒杀、麻醉及触杀作用,无熏蒸作用[ 4 ] ,主 要杀虫活性成分为总萜内酯类化合物。但其中有效 单体的分离提取未见报道。
A Technique for Extracting Triptolide from Tripterygium wilford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