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狱政管理》复习题(8)

《狱政管理》复习题(8)

一、名次解释:1、狱政管理是指我国监狱依法对在押罪犯直接进行的刑罚执行过程中所实施的刑务和狱内行政事务的管理活动。

2、狱政管理的组织机构是指监狱机关为了实现狱政管理工作内容的宗旨和目标,而将监狱的狱政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要求分设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机构,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分工协作的专门工作系统。

3、依法管理原则指狱政管理活动必须严格依照监管法规对罪犯实施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依法行刑,依法规范管理行为并切实保障罪犯合法权益的基本准则。

4、狱务公开就是监狱将执法的主要依据程序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罪犯及其家属和社会公众公布并接受广泛监督的一种执法制度。

5、严格管理原则是指在狱政管理工作中管理意识、管理行为、管理状态和管理环境等方面,应制定严格的制度和纪律,通过严格有效的方式、方法,并采取严谨的防范措施,实现标准化、规范法、制度化管理目标的基本准则6、科学管理的原则,是指狱政管理在科学理念指导下,从狱政管理的内在规律出发,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不断作用于对罪犯的惩罚与改造,促进行刑活动经济和行刑效应的最大化7、文明管理原则,是指在狱政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文明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措施,确实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建立文明的人文环境,实施管理文明化的基本准则。

8、直接管理原则,是指在狱政管理工作中,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对罪犯的学习、劳动和生活上的组织、指挥和领导,必须由监狱的人民警察亲自进行,不允许,罪犯管罪犯的工作准则9、收监,是指监狱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2年执行且符合收押条件的服刑人员,依照法律程序收押入监的刑事执行活动10、服刑人员控告是指服刑人员对于监狱人民警察或者其他国家人员的违法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控诉,并要求依法处理的活动11、释放,是指监狱对服刑的服刑人员,在具备法律规定的释放条件时,依法解除监禁,恢复其人身自由及其他相关权利,使之回归社会所进行的活动12、现场管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依法在罪犯劳动、学习、生活场所,对罪犯行为、语言、表现、态度等直接实施的组织、指挥、监督、控制、激励等具体管理活动。

是监狱警察直接管理罪犯的具体体现,是监狱警察积极主动行为13、狱政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技术,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罪犯在监狱改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信息,如罪犯的基本信息、考核奖惩信息、处遇信息、生活卫生信息及医疗卫生信息等进行采集、处理和管理,实现罪犯改造状况管理的计算机化,从而提高狱政管理效率的过程。

14、狱政管理的执法监督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监狱人民警察执行狱政管理活动是否合法,以及监狱人民警察所在机关内部对执法活动和遵规守纪情况所进行的监察、督促、检查和纠正的行为15、涉黑犯罪类罪犯是指参加有组织犯罪集团或者当地的恶霸团伙进行犯罪活动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成员被法律制裁后在监狱服刑的人员。

二、填空1、狱政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对关押的罪犯实现刑罚目的,惩罚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同时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2、狱政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管理目标,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刑罚执行的最大效益,确保刑罚执行场所的安全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狱政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并为劳动改造、教育改造的顺利运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共同为实现建设现代化文明的法制监狱而努力。

4、《刑事诉讼法》第213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服刑人员,在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3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5、在对服刑人员进行人身检查时,应详细登记服刑人员的体貌特征,如身高、拍摄正面及侧面照片、虹膜、捺印十指指纹、疤痕、纹身等6、分类管理包括对服刑人员实行分别关押、分类管理和分级处遇三个方面7、当前主要把服刑人员分为四大类型进行分别关押,即财产类、性犯罪类、暴力类和其他犯罪类8、现场管理的方法是监狱警察对罪犯的组织、指挥、监督、控制、约束、和激励等方法。

9、管理罪犯监舍的警察原则上不少于居住在监舍罪犯总数的2%,实行24小时双人轮流值班制10、“五固定”制度是睡觉铺位固定、学习坐位固定、列队位置固定、劳动岗位固定、就餐桌位固定11、监狱在组织文娱活动时,应秉承“艺术矫治人、文化熏陶人、环境改造人”的理念12、武装警戒包括:区域安全性警戒;活动安全性警戒;突发事件警戒三种形式13、狱政设施是指监狱为了保证刑罚依法、准确、有效执行,惩罚和改造罪犯,顺利开展狱政管理工作而依法设置、建设、配备的物质设施和装备14、中度戒备监狱围墙一般应高出地面5.5米。

15、监狱大门设置AB门,由车辆通道和人行通道构成;监狱大门由驻狱武警和监狱警察共同守卫。

16、高度戒备监狱每间寝室关押罪犯不应超过8人。

17、警戒具分为驱逐性、制服性警戒具和约束性警戒具。

18、狱政信息的采集的要求有:及时、准确、完整、有计划。

19、罪犯档案中详细记载着罪犯生活履历、犯罪过程、入监认罪情况、改造思想变化、减刑假释等信息20、《警察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和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三、单选1、不属于狱政管理机构的设置要遵循的原则的是( C )A、依法设置原则B、工作目标原则C、面面俱到原则D、分工协作原则E、精简原则2、监狱内主要负责依法收押、调配、调遣罪犯和对罪犯日常规范化管理、分级管理及考核奖惩工作的职能科室是( B )A、生活卫生科B、狱政管理科C、教育改造科D、计划财务科E、政治处3、不属于以监管警戒为目的所设置的机构是(A )A、严管队B、狱内警卫队C、防暴队D、禁闭室4、我国现行的监狱工作方针是(D )A、“三个为了”方针B、“两个结合”方针C、“改造第一、生产第二”方针D、“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方针5、具有( D )情形的服刑人员,可以办理省内调动A、原判死缓、无期徒刑未改判的;B、属于涉黑、涉恶的;C、属于邪教类、危害国家安全的;D、新犯分配至监狱服刑时间已满6个月的;6、以下属于罪犯正常死亡的是( D )A、罪犯自杀死亡B、罪犯工伤死亡C、罪犯自然灾害死亡D、罪犯病亡7、释放的程序中不包括( A )A、入监教育B、制作出监鉴定C、办理释放手续D、发放释放证明8、我国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我国监狱的分类管理制度是( D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B、1982年《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C、l991年《对服刑人员实施分押、分管、分教的试行意见(修改稿)》D、l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9、不属于财产类服刑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是(C )A、认罪态度较差,行为难以矫正B、贪图享受,好逸恶劳C、心胸狭窄,情感冷酷,行为不计后果D、易传授、交流犯罪经验,导致深度感染10、以下不属于现场管理特点的是(C )A、法制性B、操作性C、随意性D、强制性E、养成性11、现场管理责任警察不少参加劳动罪犯人数的(C )A、7%B、5%C、3%D、1%12、处遇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C )A、处遇内容丰富性原则B、处遇设计合法化原则C、处遇级差均等性原则D、处遇形态多样化原则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A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友爱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14、狱政管理中对罪犯的考核客体是(D )A、监狱人民警察B、罪犯C、监狱D、罪犯的改造表现15、以下属于对罪犯行政处罚的措施是(B )A、表扬B、禁闭C、记功D、减刑16、以下不属于应急处置预案的类型的是( B )A、综合预案B、附属预案C、现场预案D、综合预案17、自杀既遂事件的处置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D )A、及时报警,赶赴现场B、封闭现场,紧急施救C、出具证明,撰写报告D、封锁消息,迅速火化18、禁闭室属于(A )A、监管设施B、警戒设施C、狱政技术装备D、以上均错误19、监狱警察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戒具的情形不包括( A )A、罪犯有辱骂警察行为的;B、罪犯有使用暴力行为的;C、罪犯正在押解途中的;D、罪犯有自杀、自伤自残行为,或者有其它危险行为需要采取防范措施的20、狱政管理信息化的使用不包括的环节是(D )A、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B、信息校对与查询C、数据统计与共享D、系统维护与软件开发四、多选1、狱政管理的依据有(ABCD )A、以《宪法》为依据B、以政策为依据C、以科学为依据D、以实践为依据E、以原则为依据2、监狱刑罚执行的对象是被判处(BCD )的罪犯A、管制刑B、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E、单处剥夺政治权利3、狱政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ABCE )A、建立良好的监管秩序,保证准确执行刑罚B、加强物防、人防、技防,确保监所安全C、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D、加强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心理干预E、搞好罪犯的生活和医疗卫生管理,建立良好的改造环境4、狱政管理具有的功能主要有(ABCDE )A、惩戒威慑功能B、行为矫治和养成功能C、保障感化功能D、激励鞭策功能E、管理转变功能5、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收监必须符合的条件是(ABCD )A、刑事判决已经生效B、交付执行的法律文书应当齐全C、法律文书记载准确无误D、服刑人员的身体状况一般应适宜在监内服刑E、以上条件均不正确6、“三假罪犯”是指具有(ACD )情形的罪犯A、假身份B、假法律文书C、假地址D、假社会关系E、假发7、对暴力型服刑人员的管理对策主要有(BCD )A、规范管理,帮助树立正确的性观念B、加大力度,从严防范C、讲究策略,严格管理D、营造改造环境,培养良好情趣E、加强监督制约,发挥群体矫治的作用8、从严管理的对象是(ABCDE )A、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B、累犯C、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的罪犯D、顽固、危险分子E、涉黑、涉恶类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9、选用罪犯组长的条件有(ABCDE )A、认罪服法,接受改造,学习认真,劳动积极,能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并有一技之长;B、情绪稳定,改造表现一贯好,能自觉遵守监规纪律,以身作则;C、能积极主动向监狱警察反映罪犯劳动真实情况,敢于同违反劳动纪律和劳动操作规程行为做斗争;D、办事公正,认真负责,在罪犯中有一定威信和组织能力;E、一般选用服刑一年以上的普通刑事犯、过失犯、偶犯或初犯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罪犯可与亲属或监护人通电话(ABD )A、在改造中取得进步需向家人汇报的;B、思想发生变化需要亲人帮教和情感沟通的;C、罪犯有脱逃犯罪行为的;D、家乡受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E、以上情形均不允许通电话11、应急处置的原则包括(ABC )A、以人为本原则B、快速反应原则C、损益合理原则D、各自为战原则E、随机应变原则12、收监时法院交付执行的法定文件包括(ABCE )A、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B、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C、执行通知书、D、释放证明书E、结案登记表13、狱政管理内部监督的特点有(ABC )A、及时性B、直接性C、具体性D、短期性E、模糊性五、判断1、职务犯反社会意识较重,痛苦体验深刻,抑郁情绪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