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摘要:根据二语习得的有关理论,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中的句法和两种语音典型错误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较大,阐明了对今后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负迁移错误分析口语教学
1 引言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Ellis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 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
Odlin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异而产生的影响” (Odlin, 1989: 27)。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是指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而对目的语的习得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2 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常见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据二语习得有关理论,我们知道学生在习得外语时经历了一个从母语到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靠近的再创造过程。
Lado在1957年的著书《跨文化语言学》中指出:语言学习者倾向于把母语的特点转移到自己所学习的外语上,所以学习的潜在困难就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
而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语言迁移总体上是负迁移大于正迁移。
Ellis(1994)调查研究的结论也曾表明“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受母语干扰的错误占51%”。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掌握的英语还未达到熟练程度,在英语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常借助母语知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尤为明显。
以下就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常见母语负迁移错误进行分析。
2.1句法结构的负迁移
(1)I very like my mother.
(2) English is hard. If exam, I don’t know to do.
(3)My roommate is tall, honesty, friendly, easygoing.
(4)I think they play too much video games is not good.
从以上病句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不仅在语序上直接套用汉语句式,而且动词缺少必要的形态变化,形容词和形容词之间没有连接词,甚至出现
词性混乱的情况。
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句子靠语意贯通、语境来表达其逻辑关系。
而英语重形合,句子是通过语言形态变化和语言形式手段连接来表示结构关系和思想的。
由此而知,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语序差别很大,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在试图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按照汉语的语序排列英语的句子,表现出地道的Chinglish风味。
以上病句修改如下:
(1)I like my mother very much.
(2) English is hard. If I take exam, I don’t know how to do.
(3)My roommate is tall, honest, friendly, and easygoing.
(4)I don’t think it is good to for them to play too much video game.
汉语的语序通常取决于句子的意义,因而主语与动词的词序比较灵活。
而英语主谓宾词序是很严格的,对母语词序灵活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容易犯句法错误的。
2.2语音和语调的迁移错误
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在发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2.2.1轻、浊辅音。
英语是“语调语言”,轻辅音和浊辅音分得很清楚。
而汉语是“声调语言”,轻辅音和浊辅音没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中国学生容易造成发音错误。
例如/θ/这个音,汉语中是没有的,于是很多中国学生就用/s/来代替,把thing发成sing。
2.2.2长短音变化。
英语中有长短音/i:/和/i/,/u:/和/u/等,而汉语中没有这种区分,造成了英语学习者没有长短音的概念,eat/it不分,too/to不分。
造成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双重困难。
2.2.3元音因素。
英语中既有开音节词,也有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词,而汉语除了少数以鼻辅音(n/ng)结尾外,大多数都是以元音结尾的,如:酷(ku)、盘(pan)、上(shang),所以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习惯在英语辅音后面加上个元音,like读作liker, head 读成header。
另外,汉语没有英语中的辅音连缀,辅音之间总隔着一个元音,因此, 学生总习惯在辅音连缀之间加一个元音, 如blue读作berlue,green读成gerreen。
母语的迁移错误是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口语中最突出的一种,学生是潜意
识里犯错误。
因为他们头脑中缺乏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的认知,把汉语句式和表达习惯迁移到英语中去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这也和口语交际压力和口语能力弱相关。
例如,在口语表达时,无时间思考结构差异、句序、用词等,而是脱口而出,受完成口语任务时受到任务类型的影响,具体情况有待深入研究。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口语的错误进行了分析,认为母语负迁移是导致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
但是,教师要正确看待母语的作用,要客观地评价母语负迁移,既应看到负迁移作用,又应看到它的正迁移作用,充分利用母语的优势,化不利为有利,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各个不同层面上对比分析,如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有效提高学生在口语表达得体方面的能力,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大亮(2001).基础阶段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对教学的建议[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
[2]郭铭华(2002).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J].外语教学.
[3]高远(2002).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王大伟(1999).现代汉英翻译技巧[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5]俞理明(2004).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