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水龙头分析研究报告

智能水龙头分析研究报告

智能水龙头分析研究报告
一、智能水龙头简介
智能水龙头是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当手放在水龙头的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体手的摭挡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通过集成线路内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水龙头出水;当人体的手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电磁阀没有接受信号,电磁阀阀芯则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来控制水龙头的关水。

智能水龙头有智能节水,方便卫生,智能省电,灵敏适应应用场景等特点,主要的感应方式有红外线感应、触摸式自动感应、光控自动感应、人体感应和人脸识别等几种。

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共场所,能够避免使用时细菌二次污染,同时能够一定时间内自动关水可避免因忘记关闭水龙头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数据显示,智能水龙头能有效节约用水30%以上,一些智能水龙头节水率甚至可达60%以上,特别适合我国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

与传统水龙头相比,智能水龙头更卫生,因为开关水完全由感应器控制,人手无需接触,避免了洗手后再次触摸水龙头造成的细菌污染。

尤其在医院、火车站、学校等人流较密集的公共场所,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二、智能水龙头问题
体验不佳。

目前智能水龙头在实现智能化方面,只是智能功能的叠加,没有将智能技术与功能体验进行良好结合,忽视了智能水龙头使用便利性,产品使用不够人性化。

如当需要接一盆水时,手需要一直保持被感应状态,这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使用不便,这也是国内智能水龙头不适用于居家使用而主要集中于公共场所的一大原因。

但家庭市场无疑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为开拓家庭市场满足居家
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企业需要围绕用户的真实运用需求,在感应、控制、安装、维修、健康安全等方面丰富完善,同时提高智能水龙头的使用体验,而目前这些都还需要提高加强。

行业有待规范。

目前智能水龙头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企业为了获取市场利益,在对于智能水龙头并未理解透彻的情况下,便盲目投身加入,由于缺乏技术沉淀,对技术的吸收和消化不到位,企业发展主要是通过营销来抢占市场获取用户对产品认可,产品质量缺乏保障用户体验也相对低下,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自身发展也影响了行业发展。

目前国内很多智能水龙头都是外包加工,总体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其中感应器质量即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如部分智能感应水龙头需要极近距离才能感应出水,有些感应器灵敏度低,需要用户反复晃动手才能感应出水。

购买、维护成本高。

相较几十上百元的传统水龙头,感应水龙头每套售价一般在300-1000元,有些高质量的感应水龙头甚至高达数千元,昂贵的产品价格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

除了购买成本,感应水龙头安装后的维护成本也很高。

由于智能水龙头使用了很多电子器件,其故障率比机械式的普通水龙头要高很多,使用寿命也远不能跟普通水龙头相比,且大部分都采用嵌入式设计,所以故障解决基本上需要找专业人员。

同时智能水龙头维护上不仅要定期对感应水龙头内部的各个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还需依靠商家的元配件和技术支持,而由于国内部分企业生存周期短,售后不完善,配件供应难以保证,致使大多数用户不会考虑将原有的水龙头更换为智能水龙头。

三、未来发展趋势
使用状态智能展现。

智能水龙头通过感应实现各种操作,但随着功能的不断
丰富,为了提升操作便捷和操作体验,智能水龙头的实时状态动态展现将成为一大亮点。

智能水龙头将逐步新增各式各样的显示屏,并用显眼的颜色或者嘻哈的动画图案的变换来体现不同的使用状态,实现健康安全用水、精确控制水的大小冷热,增加用水的娱乐性和舒适性。

外观设计优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用户不再满足于只把水龙头看成是自来水控制的硬件设备,更多的用户希望水龙头可以与居家整体装修风格融为一体,成为厨卫装饰的一部分,就像厨卫场景里的艺术品一样。

未来造型流畅、外观动感时尚、美观实用具强设计感的外观设计将成为智能水龙头设计的一大趋势。

由实用性向功能性转变。

随着经济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用户对水龙头的要求已从以往追求能用就行逐渐转变为追求独特设计、彰显个性。

对水龙头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传统那几种功能,更多样化、更个性化、更便捷化、更细致化的适用于厨房、卫浴室、公共场所等不同的应用场景的功能将会被开发应用,同时水龙头也更加的趋向于环保、节水、人性化。

智能水龙头将开发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如下几类功能应用:
1.时长调节。

智能感应使用状态,结合需求实现预设或自动延长出水时间;
2.温度调节。

实时检测水温,通过制冷或加热系统在短时间内实现指定水温的用水供应,
并通过恒温调节系统实现水温的持续恒定。

3.功能整合。

把开水、关水、取洗手液消毒液、烘干等功能整合在一起;
4.细菌检测。

洗手时实现细菌可视化,通过显示屏动态显示细菌状态,并显示洗手完毕或提示重新清洗;
5.用户识别。

采用人脸识别并记录用户使用水龙头时的温度、流量、时长等
行为信息,当用户再次使用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