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学习总结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学习总结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学习总结第一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案例一】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法详表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式中: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涨价预备费P=ΣI t[(1+f)-1],式中:I t—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f—建设期物价年均上涨率。

建设期贷款利息=Σ(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建设投资=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其中前三项构成静态投资。

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

项目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年产量×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数额;【案例四】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回收固定资产残值的计算:①运营期=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残值;②运营期<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余值=(使用年限-运营期)×年折旧费+固定资产残值。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的原料资源可靠、产品市场趋势、所采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证、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大部分,此四大部分研究是构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四大支柱。

即①市场研究:通过市场研究论证项目拟建的必要性、拟建规模、建厂条件和建厂地点、企业组织、劳动定员、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②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拟建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从而确定出拟建项目的设计方案、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③效益研究:根据以上资料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分析其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盈利性。

这是决策的主要依据。

所以,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④资源研究:通过资源研究了解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对项目规模的选择起着程度不同的制约作用。

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年份当年净现金流量。

插值法计算内部收益率FIRR=i1+(i2-i1)×[FNPV1÷(FNPV1+︱FNPV2︱)]【案例五】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注意固定资产投资借款的利息应包括在内>+摊销费+财务费用(修理费含在年经营成本内),净利润=该年利润总额-应纳所得税额×所得税率,式中:应纳所得税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说明:前年度亏损不缴纳所得税。

利润总额不足弥补上年度亏损的可连续弥补5年,5年不足弥补的,则用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弥补)。

可供分配利润=净利润-上年度亏损+期初未分配利润,式中:期初未分配利润=上年度剩余的未分配利润(LR),上年度剩余的未分配利润(LR)=上年度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上年度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上年度还款未分配利润。

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金(=净利润×10%)。

①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则该年的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全部作为还款未分配利润,不足部分为该年的资金亏损,不提取应付投资者各方的股利。

并需用临时借款来弥补偿还本金的不足部分。

②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则该年为资金盈余年份,还款未分配利润按下式计算:该年还款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折旧费-摊销费。

应付各投资方股利=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约定的分配利率(经营亏损或资金亏损年份均不得提取股利)。

项目总投资收益率=(正常年份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总投资)×100%,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正常生产年份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资本金)×100%。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流动资金借款按全年计息,并计入各年的财务费用中。

运营期末回收全部流动资金。

短期借款利息计算时,应采用流动资金贷款利率。

偿债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企业所得税)/应还本付息金额【案例六】从盈亏平衡分析角度,判断该项目的可行性。

答:①本项目产量盈亏平衡点35.37万件,而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件,远大于盈亏平衡产量,可见,项目盈亏平衡产量仅为设计生产能力的35.37%,所以,该项目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

②本项目单价盈亏平衡点48.72元/件,而项目预测单价为60元/件,高于盈亏平衡的单价。

在市场销售不良情况下,为了促销,产品价格降低在18.8%以内,仍可保本。

③在不利的情况下,单位产品价格即使压低10%,只要年产量和年销售量达到设计能力的59.48%,每年仍能盈利60万元。

所以,该项目获利的机会大。

【案例七】1.根据所给贷款利率计算建设期与投产期贷款利息,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投产期各年利息=该年期初借款余额×贷款利息,投产期各年期初借款余额=上年期初借款余额-上年偿还本金,投产期每年等额还本付息金额按以下公式计算:A=P×[(1+i)n×i]/[( 1+i)n-1]=P×(A/P,i,n)。

2.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建设期利息,利润总额分配顺序: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所得税)→弥补亏损或加期初无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一般为净利润的10%)→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按约定)→未分配利润→还款未分配利润(=当年应还本金-折旧费-摊销费)→剩余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还款未分配利润)。

营业税及附加=营业收入×相应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总成本-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利润总额-以前年度亏损)×所得税率,在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的条件下:法定盈余公积金=净利润×10%,未分配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折旧费-摊销费。

3.编制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应掌握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该表的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方面的净现金流量之和。

①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式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包括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全部流动资金;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包括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

②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式中,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包括建设投资(含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投资。

③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式中,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包括资本金投入、建设借款、流动资金借款和短期借款;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包括借款本金偿还、各种利息支出和应付投资者的股利。

④编制资产负债表应掌握以下各项费用的计算方法:资产:指流动资产总额(含流动资产、累计盈余资金、期初未分配利润和其他资产)、在建工程(建设期各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净值(投产期逐年:固定资产投资-折旧费)、无形及其他资产净值(投产期逐年:无形资产投资-摊销费)。

负债:指流动负债、贷款负债(含流动资金借款和建设投资借款);所有者权益:指资本金、累计盈余公积金和累计未分配利润。

以上费用大都可直接从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和财务现金流量表中取得。

但是,计算最后一年的累计盈余资金时,应将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扣去回收固定资产预制和自有流动资金。

⑤清偿能力分析:包括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和流动比率(=流动负债总额/流动资产总额×100%)。

项目的资金来源可分为投入资金和借入资金,前者形成项目的资本金,后者形成项目的负债。

【案例八】F—终值,P—现值,A—年金;F=P(1+i)n=A[( 1+i)n-1]/ i,P=A[( 1+i)n-1]/[(1+i)n×i]=(P/A,i,n)。

所有财务收入都转化为项目初始阶段的净现值进行比较,属于敏感性分析,确定敏感因素。

★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度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

★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度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现值。

★利息备付率=息税前利润<EBIT>/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应付利息<PI>,应大于1。

★偿债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加折旧摊销<EBITDA>-企业所得税/应还本付息金额<PD,包括还本金额和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应大于1。

★敏感度系数计算公式指南【案例四】P32注意问题4,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建设项目的流动资金。

指南【案例五】P34注意问题2,双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首先列出考虑投资额与经营成本两个因素的变动对净现值影响的计算公式,再取净现值的临界值,即NPV=0,以上述两个因素为未知数在坐标图中做出一条直线。

P36【案例一】问题5,特别注意可变成本与产量有关。

P43【案例五】货价一般指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

①进口设备到岸价(CIF)=离岸价格(FOB)+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运费在内价(CFR)+运输保险费;国际运费=原币货价(FOB)×运费率(%)=单位运价×运量;运输保险费=[原币货价(FOB)+国外运费]×保险费率%/(1-保险费率%)。

②进口从属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消费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车辆购置税;银行财务费=离岸价格(FOB)×人民币外汇汇率×银行财务费率;外贸手续费=到岸价(CIF)×人民币外汇汇率×外贸手续费率,一般取1.5%;关税=到岸价(CIF)×人民币外汇汇率×进口关税税率;消费税=[到岸价(CIF) ×人民币外汇汇率+关税]×消费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仅对部分进口设备征收,如轿车、摩托车等>;进口环节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进口车辆购置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税率。

③非标准设备原价={[(材料费+加工费+辅料费)×(1+专用工具费率)×(1+废品损失费率)+外购配件费]×(1+包装费率)-外购配件费}×(1+利润率)+销项税金+设计费+外购配件费。

设备采保费=(进口设备原价+国内供销、运输、装卸和包装费) ×采购保管费率;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国内供销、运输、装卸和包装费+引进设备采保费。

总投资收益率=正常年份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正常年份息税前利润/(建设投资+建设期借款利息+全部流动资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