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动力学思考题1、什么是渗流?渗流与实际水流相比有何异同?研究渗流有何意义?充满整个含 水层或含水系统(包括空隙和固体骨架)的一种假想水流,即渗流充满整个渗流场。
渗流与实际水流(即渗透水流)的异同:相同点:1、渗流的性质如密度、粘滞性等和真实水流相同;2、渗流运动时,在任意岩石体积内所受到的阻力等于真实水流所受到的阻力;3、渗流通过任一断面的流量及任一点的压力或水头均和实际水流相同点处水头、压力相等区别:1、渗流充满了既包括含水层空隙的空间,也包括岩石颗粒所占据的空间,实际水流只存在于空隙中;2、渗流流速与实际水流不同;3、两种水流的运动轨迹、方向不同,渗流的方向代表了实际水流的总体流向2、什么是过水断面?什么是流量?什么是渗透流速?渗透流速与实际水流速度的关系?渗流场中垂直于渗流方向的含水层断面称为过水断面,用A 表示,单位为m2。
该断面既包括空隙也包括岩石骨架的面积。
单位时间内通过整个过水断面面积的渗流体积称为渗透流量,简称流量,用Q 表示,单位为m3/d 。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过水断面面积的渗流的体积称为渗流速度(又称渗透流速),用v 表示,单位为m/d ,即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关系: Av —过水断面上空隙占据的面积ne —有效空隙度u —过水断面实际水流流速,即 3、什么是水头?什么是水力坡度?为什么地下水能从压力小处向压力大处运动? 总水头——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简称水头, 水力坡度——大小等于dH/dn (梯度),方向沿着等水头线的法线方向指向水头降低的方向的矢量定义为水力坡度,记为J 。
4、什么是地下水运动要素?根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坐标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哪几种类型?地下水运动要素——反映地下水运动特征的物理量,如水头、压强、流速、流量等,它们都是空间坐标x 、y 、z 和时间t 的连续函数 按运动要素与坐标的关系1、当地下水沿一个方向运动,将这个方向取为坐标轴,则地下水的渗流速度只要沿这一坐标轴的方向有分速度,其余坐标轴方向的分速度均为零。
这类地下水运动称为一维运动,如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运动。
一维运动也称为单向运动。
2、如果地下水的渗流速度沿二个坐标轴方向都有分速度,仅在一个坐标轴方向分速度为零,则称为地下水的二维运动。
如下图的渠道向河流渗漏时的地下水运动。
直角坐标系中的二维运动也称为平面运动。
3、如果地下水的渗流速度沿空间三个坐标轴的分量均不等于零,则称为地下水的三维运动。
多数地下水运动都是三维运动,也称为空间运动,如下图的河湾处的潜水运动。
5、什么是稳定运动?什么是非稳定运动?为什么说地下水运动均为非稳定运动?稳定流—地下水运动的所有基本要素(如压强p 、速度v 等)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地下水运动, 非稳定流—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要素中的任一个或全部随时间变化的地下水运动, 6、什么是层流?什么是紊流?判别指标是什么?层流——流体质点运动轨迹成线状,彼此不相掺混,这种流态称之。
流速小时出现。
un v un AA u v Q uA v A e e vv =====vA Q u =紊流——流体质点运动轨迹曲折混乱,彼此掺混,这种流态称之。
流速大时出现。
流态判别判别地下水流态常用的是Reynolds 数Re : 其中,v ——流速(m/s );——地下水的运动粘滞系数(N s/m2); d ——含水层颗粒的平均直径(m )。
1、流体在运动时两种流态转变时的流速称为临界流速;对应于临界流速的Reynolds 数称为临界Reynolds 数。
2、Re<临界Re ,层流;Re>临界Re ,紊流。
3、地下水的临界Re 一般取150~300。
4、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多处于层流状态。
只有在大孔隙及大裂隙、大溶洞中又缺少充填的情况下,当水力坡度很陡时,才可能出现紊流状态。
7、达西定律的三种形式及公式符号含义?达西定律的物理意义?达西定律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临界雷诺数Re (J. Bear):层流区 过渡区 紊流区 (2)临界渗透流速v c (巴甫洛夫斯基):(38渗透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K= f (孔隙大小、多少、液体性质)2、岩层空隙性质(孔隙大小、多少)3、流体的物理性质,与γ成正比,与μ成反比。
流体的物理性质与所处的温度、压力有关。
9、什么是弹性释水?什么是贮水率?什么是贮水系数?两者的关系?水头上升或下降引起的含水层储存或释放水的现象称为弹性储水或弹性释水(统称弹性释水现象)。
评价指标为贮水率。
水头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时,单位体积含水层由于含水层弹性膨胀或压缩、水本身体积弹性压缩或膨胀而发生含水层弹性储存或释放的水量,称为贮水率,用s 表示,单位为m-1,即贮水系数*—表示在面积为1个单位、厚度为含水层厚度M 的含水层柱体中,当水头改变一个单位时弹性释放或贮存的水量,无量纲 。
贮水系数仅在研究二维流时有意义,与贮水率的关系:*=s M 10、什么是均质和非均质?什么是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如果在渗流场中,所有点都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则称该岩层是均质的;否则为非均质的,渗透系数K =μρνvd vd ==Re 10010010 10><<<e e e R R R dn dH gradH J -=-=δαα)61()96.01(00252.05.15.14.0+-=cJ μγ•=322nd KK(x ,y ,z),为坐标的函数。
如果渗流场中某一点的渗透系数不取决于方向,即不管渗流方向如何都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则介质是各向同性的;否则是各向异性的。
11、渗流连续性方程及其物理意义?连续性方程就是质量守恒方程,也称为水均衡方程假设水和含水层均不可压缩,则有 由质量守恒原理可知,t 体内水的质量的变化量,因此得到地下水连续性方程弹性储存)水量。
反映地下水运动的质量守恒关系以及能量转化关系。
13、什么是裘布依假设?其研究意义?该假设不适用的几种情况?裘布依假设:潜水面坡度较小时,渗流的垂直分流速度vz 远远小于水平分流速度v x 和v y ,可忽略v z ,即假定等水头面是铅垂面。
Dupuit 假设的理论与实际意义1、使剖面二维流问题(x,z)降阶为水平一维问题近似处理2、使三维问题(x,y,z)降阶为水平二维(x,z)问题处理3、使潜水面边界处理的简单化,直接近似地在微分方程中处理 Dupuit 假设不适用的情况1、有入渗的潜水分水岭处(a );2、潜水渗出面处(b );3、垂直隔水边界附近(c )。
14、什么是定解条件?什么是边界条件?什么是初始条件?什么第一类边界条件?什么是第二类边界条件?边界上的泉一般作为哪类边界?若泉被疏干,还能作为边界吗?为什么?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合称定解条件。
第一类边界条件如果在渗流区某一部分边界上,各点在某一时刻的水头都是已知的,则这部分边界称为第一类边界或给定水头边界,数学表达为:H(x,y,z,t)|S1=1(x,y,z,t),(x,y,z)S1或 H(x,y,t)|1=2(x,y,z,t),(x,y)1)()()()(z y x n t z y x z v y v x v z y x ∆∆∆∂∂=∆∆∆⎥⎦⎤⎢⎣⎡∂∂+∂∂+∂∂-ρρρρ0)()()(=∂∂+∂∂+∂∂z v y v x v z y x ρρρtH z H K z y H K y x H K x s zz yy xx ∂∂=∂∂∂∂+∂∂∂∂+∂∂∂∂μ)()()(其中,H(x,y,z,t)和H(x,y,t)分别为三维和二维条件下边界段上点在t 时刻的水头;1(x,y,z,t)和2(x,y,t)为边界上已知函数。
第二类边界条件如果在渗流区某一部分边界上,各点在某一时刻的单位面积(二维空间为单位宽度)上流入(流出时用负值)的流量是已知的,则这部分边界称为第二类边界或给定流量边界,数学表达为:其中,n 边界段的外法线方向;q1(x,y,z,t)和q2(x,y,t)分别为S2和2上已知函数。
(3)第三类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第三类边界S3上H 和 的线性组合已知,即其中,、为已知函数。
2.初始条件初始条件,就是给定某一选定时刻(通常表示为t=0)渗流区内各点的水头值,即 H(x,y,z,t)|t=0=H0(x,y,z),(x,y,z) 或 H(x,y, t)|t=0=H0(x,y),(x,y)D 其中,或D 为包括边界在内的这个渗流区域;H0为已知的函数。
15、什么是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建立过程?为何要识别和检验?反映水文地质模型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组数学关系式——地下水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应该反映所研究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征,复制或再现一个实际水流系统基本状态的目的。
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1)查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2)对实际上复杂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加以概化,忽略一些与研究的问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因素; (3)列出数学方程,包括基本方程和定界条件——数学模型;(4)模型识别——根据抽水试验或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对数学模型进行识别或校正。
经过校正后的模型,能代表实际水流问题,可以利用这个模型可以进行计算或预测 模拟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应满足的数学条件 解对于定解条件是存在的(存在性); 解对于定解条件是唯一的(唯一性); 解对原始数据是连续依赖的(稳定性)。
16、什么是完整井?什么是非完整井?完整的集水建筑物——可揭露整个含水层并在其全部厚度上都能进水 不完整的集水建筑物——没有揭露整个含水层的厚度,或部分厚度上进水 17、什么是水位降深?什么是水位降落漏斗?降落漏斗的作用是什么?水井中抽水,水位要下降,井周围含水层中的水位也随之下降。
任意点(x,y)处抽水前水位H0(x,y,0)与抽水t 时间后的水位H(x,y,t)的差值称为该点在t 时刻的水位降深s(x,y,t),简称降深,即s(x,y,t)=H0(x,y,0)-H(x,y,t)抽水井抽水时,在井周围不同地点,降深s 不同,井中水位降深最大,离井越远,降深越小,从而围绕着抽水井形成一个漏斗状的水位下降区,称为水位降落漏斗。
降落漏斗的作用:在水井周围产生指向井的水力坡度,使地下水向井运动。
是抽水井抽出水的原因。
18、含水层抽水后哪些条件下能形成稳定流?稳定井流形成的条件——补给量与抽水量(排泄量)达到平衡,即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可能形成稳定流的两种水文地质条件:()()21S S z ,y ,x t ,z ,y ,x q n H K 2∈=∂∂,()()22z ,y ,x t ,z ,y ,x q n H T 2ΓΓ∈=∂∂,n H ∂∂βα=∂∂+nHH(1)在有侧向补给的有限含水层中,当降落漏斗扩展到补给边界后,侧向补给量逐渐增大,当与抽水量相平衡时,地下水向井的运动达到稳定状态;(2)在有垂向补给的无限含水层中,随着降落漏斗的不断扩大,垂向补给量逐渐增大,当与抽水量相平衡时,也同样出现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