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一、我会做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6分)12 +12 = 12 +13 = 79 —19 = 56 —23 = 1—511 = 34 +34 = 27 —27 = 1— 613 = 712 +16 = 45 —15 = 14 +34 = 13 +38 = 2、细心算(6分)79 —23 +29 12 +13 +14 15 +38 +45 47 +29 —47 1— 16 —56 15 +38 +45 3、圈出最简分数,把其余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6分)1618 6390 1216 718 513 6303、解方程(18分)x — 56 = 19 12 + x = 56 12x — 9x = 8.72x + 1 = 5 3x — x = 0.9 x — 34 = 112二、我能填。
(14分)1、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38的因数有( )。
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24和38的最大公因数是( ),16和38的最大公因数是( )。
2、在45、9、5三个数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3、15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
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
5、在自然数1~10中,质数有( ),合数有( )。
6、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 ),它们的和是( )。
7、 158 中含有( )个 18 ,再减去( )个 18 ,它的值是12。
8、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全长的( ),每份长有( )米。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cm ,高是4cm ,它的面积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
10、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大。
三、判对错。
(10分)1、用2、3、4三个数字所组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
( ) 2、所有的假分数都比1大。
( )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 )4、一个数的倍数是有限的,而它的因数却是无限的。
( )5、质数一定不是2、3、5的倍数。
( )6、两个梯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也相等。
( )7、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不变。
( )8、1千克的35 和3千克的15 一样重。
( )9、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 )10、因为4×5=20,所以4和5都是因数,20是倍数。
( ) 四、作选择。
(10分)1、要使4□6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 A 、1、2、3 B 、2、4、6 C 、2、5、82、一个三角形的底不变,如果高扩大4倍,那么它的面积( ) A 、扩大4倍 B 、扩大2倍 C 、无法确定。
3、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可能得到( )。
A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B 、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C 、两个三角形D 、两个梯形4、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 )。
A 、25 米B 、25C 、15 米5、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8B 、9C 、72 6、下面分数中,最接近1的分数是 ( )。
A 、17 B 、89 C 、13127、淘气和笑笑分别向希望书库捐了各自图书的15 ,( )。
A 、笑笑捐的图书多B 、淘气捐的图书多C 、笑笑和淘气捐的图书同样多D 、无法确定谁捐的图书多 8、下面的分数中,不是最简分数的是( ) A 、25 B 、2436 C 、97 D 、12199、一条线段的13是2cm ,这条线段的长是( )。
A 、4cmB 、2cmC 、6cm 10、30的因数共有( )个。
A 、4个B 、8个C 、2个 五、解决问题。
(30分)1、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中有一条长8米、宽1米的小路,求草地的面积。
2、把2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块?平均分给8人呢?3、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长1400米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开工,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60米,多少天后能够修完这条公路?4、淮南到芜湖的距离是240千米。
每天早上6:30从淮南出发的客车以每小时58千米的速度开往芜湖,同时有一辆从芜湖出发的客车以每小时62千米的速度开往淮南。
两车什么时刻在途中相遇?5、森林运动会上,小鹿和小山羊进行赛跑比赛,跑了相同的路程,小鹿用了56 分,小山羊用了67分。
谁跑得更快一些?6、一本故事书,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15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第三天看的比前两天的总数和少了全书的15,第三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答案: 一、略二、1、1、16、2、8、4;1、24、2、12、3、8、4、6;1、38、2、19;8;2;22、9、5;45;45;9、53、3;454、0、5;1、4、7;05、2、3、5、7;4、6、8、9、106、18 、38 、58 、78 ;2 7、13;9 8、15 ;359、20平方米;10平方米 10、23 ;13;红三、1、√ 2、√ 3、√ 4、× 5、× 6、× 7、× 8、√ 9、√ 10、×四、1、C 2、A 3、A 4、A 5、C 6、C 7、D 8、B 9、C 10、B五、1、152平方米 2、623 块 212块 3、10天 4、8:30 5、小鹿跑的快一些6、1160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三、教学难点: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看法的转变。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达()命()肿()肺()访()组()勇()敢()骄()拥()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才华横溢3.按拼音填空yì才华横()、文()、回()、容()、翻()思、友()、()jiāo ( )阳、()傲、()花、()气、上()、香()zǔ ( )挡、()织、()力、()国、()成(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课文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
(二)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②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