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伯克段于鄢(详细)(课堂PPT)

郑伯克段于鄢(详细)(课堂PPT)


第一段
〔寤生〕寤,通“牾”,逆,倒着。明焦竑(hóng) 《焦氏笔乘》:寤为牾(“忤”异体,不顺)的通假
字。二字均鱼部[a]、疑母。朱骏声《说文通训定 声》:“寤,假借为牾,足先见(xiàn),逆生也”。
即难产。
[惊姜氏]使姜氏惊。使动用法难产的一种,胎
儿的脚先生出来。
〔遂恶(wù)之〕因此厌恶他。遂,连词,因而。
1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 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 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 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 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 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 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曰武姜〕叫武姜。武姜,郑武公之妻,“姜” 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7
第一段
〔共(gō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 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失败 后出奔共,因此又称“共叔段”。共,春秋时 国名,在现在河南省辉县。叔,排行在末的兄 弟。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共,音恭,地 名。凡国名、地名、人名、字、氏、族皆不重 言”。共是氏,姬是姓,氏是姓的分支。段后 逃于共,故以共为氏。叔,排行,伯、仲、叔、 8 季。段是名,古人还可有字、号。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
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 谓乎。”
4
一、说 明
一、春秋三传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据说为孔子所作。“春秋”一词,本是东
周列国史官所撰编年史的通称。阐述《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 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至隋代,盛行《左传》,其馀二传渐 衰。
“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2、《春秋公羊传》乃儒家经典之一,旧题公羊寿撰。重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 言大义,而略于叙事,可谓训释之传。《公羊传》训释《春秋》,颇多牵强附 会之处,当代学者杨伯峻甚至称它“不是空话,便是怪话”。不过由于《公羊 传》中所表述的“大同一统”思想,迎合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
郑伯克段于鄢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 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 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 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 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串 讲
[郑伯]即庄公。伯为爵位,庄公是谥(shì) 号。爵位是生前郑伯受周天子封的等级。《礼 记、王制》:“王者制禄爵,公、侯、伯、子、 男,凡五等。”
谥号指国君,大臣死后后人加之以示尊重 的称号。可褒,如:文、武;可贬,如:厉、 晋;可同情,如:哀、悼;也可褒贬参半,如: (唐)玄宗,《说文》:“玄,黑而有赤色者。
6
第一段
〔初〕当初。《左传》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这个 词,这里指郑伯克段于鄢以前。
〔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 君主。
〔娶于申〕从申国娶妻。申,春秋时国名,姜姓, 在现在河南省南阳市北。后为楚所灭。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男女同姓,其生不 蕃”,涉外婚成为春秋战国时君王通例。如“秦晋之 好”,即秦穆公是晋文公老丈兼姐夫,晋文公是秦穆 公女婿兼舅子。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 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3
郑伯克段于鄢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 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 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 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 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 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 为母子如初。
恶,厌恶。
〔亟(qì)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亟,屡次。
作“赶快”义时读“jí”。
9
〔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弗,不。 这部分主要写了武姜偏爱,潜在矛盾的原因
第一段
译文: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
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 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 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 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1、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
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 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 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 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代史家梁启超推崇《左传》的出现是
故公羊学屡兴不绝。
3、《春秋穀梁传》也是儒家经典之一,旧题穀梁赤撰,现代学者一般认为《穀梁
传》比《公羊传》晚出,属今文经学,其宗旨亦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言大
义,只有少量叙事,间或有长篇对话。可能由于师传不同,《穀梁传》所释之
大义与《公羊传》略有出入,但在曲解经文为己所用上,二者倒是不谋而合
5
最重要的注释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10
第二段
〔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及,介 词,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为之请制 〕姜氏向庄公为共叔段请求给予制作 为封邑。制,地名,即虎牢,在现在河南省荥(xíng) 阳县西北。
〔岩邑〕险要的城镇。岩,险要。邑,人所聚居 的地方。
〔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 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焉,介词兼指示代词 相当于“于是”“于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