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火险、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现场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视情况不同采取如下应急处理措施:
1、火灾初起阶段:此时火势小,温度低,是扑救的最佳时机,现场人员应立即利用现场配置的消防器材、设施,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同时向公司相关部门报告。
2、火灾发展阶段:因发现较晚或扑救不当,火情步入发展阶段,此时火场温度不断升高,起火范围不断扩大,现场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紧急疏散火场周围的贵重及易燃易爆物资,避免火势扩大,同时拨打火警119,向消防部门报警,通知现场其他人员及时撤离,并协助消防人员灭火。
3、火灾猛烈阶段:火情步入极盛期,温度极高,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密闭空间和容器随时有爆炸、坍塌的可能时,现场人员应全力撤离现场,撤离中注意抢占上风向,以防毒面具、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采取低姿势迅速逃生。
同时报火警“119”寻求社会援助。
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
职业危害和中毒可因非正常原因而导致,如自然灾害导致危险化学品储罐毁损、泄露从而造成大量的毒害气体;因火灾事故造成可燃物燃烧而造成大面积有毒物质(次生危害)外泄而引发。
当发生以上事件时,应迅速启动预案,控制危险源,避免产生更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
对中毒人员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时间将中毒或受伤人员迅速移离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地点。
使其静卧,松解衣扣、腰带,保持呼吸畅通。
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如有呼吸心跳停止现象,应立即进行现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并迅速送医院进行治疗、抢救。
酸碱灼伤的应急处理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冬季注意保暖,皮肤灼伤可先用布吸收,减少放热,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受伤部位30分钟左右,迅速就医。
酸性化学灼伤用2~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和湿敷;碱性灼伤用2~3%硼酸溶液冲洗和湿敷。
眼部灼伤,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减轻损伤程度,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然后迅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