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大诉讼法比较(2019刑诉版)》(最新整理)

《三大诉讼法比较(2019刑诉版)》(最新整理)

审理期限从立案的次 日起算。
1、公诉案被告人不构成犯 罪;
2、公诉案被告人应当判处3 年以上有期徒刑(应删除);
3、公诉案被告人当庭翻供, 否认犯罪事实;
4、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5、其他。
审理期限从决定转为普通程 序之日起计算。
提 交答辩 状
10日
收到之日起15日内
不提交答辩状,但被告及辩护 人在开庭前5日提供有关材料
一审:立案 之日起3个月内。
二审:收到 上诉状之日起2个 月内。
特殊情况需 延长,须经高院 或最高院批准。
1、普通程序:立案之
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和
日起6个月内,有特殊情况, 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2个月。
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 至迟不得超过3个月,有法定情形
个月,还需延长报上级法 之一的,经上一级法院批准可再延
三大诉讼法比较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地 域管辖
1、最初作
(1)被告所在地(经
(1)犯罪地法院(即犯罪行
出具体行政行为 常居住地)法院管辖为一 为发生地)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
的行政机关所在 般原则,原告所在法院管 地法院(包括户籍所在地、居所地)
地法院管辖。经 辖为例外规定;(22-23) 管辖为辅;
复议改变的,也
(2)民事诉讼中有大
(2)最初受理地法院审判为
可以由复议机关
量的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 主,主要犯罪地法院管辖为辅;
所在地法院管辖;
( 24-35条 ) ( 离 婚 管
(3)刑事诉讼中也有一些特
2、对限 辖的特别规定; 特殊地
殊地域管辖的规定。
制人身自由的行 域管辖9种;专属管辖:
政强制措施提起 不动产,港口,被继承人
达判决
当在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
内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
书时间
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
上 诉期限
判决:15
判决:15天;裁定: 判决:10天(被害人5日内
天;裁定:10天; 10天;法律规定当事人 请检察院抗诉);裁定:5天;
法律规定当事人 只能对“不予受理、管辖 对附带民事判决或裁定上诉期限
只能对“不予受 权异议、驳回起诉”3种特 按刑事部分确定期限;原审附民事
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4、对裁定的上诉案件:
或者有第15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
经高院批准或决定可再延长2个月; 审裁定。(没有可以延长的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由最高 规定)
院批准。最高受理的上诉、抗诉案
件,其审理期限由最高院决定。

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
人民法院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10日
1、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 代理人;
2、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 属,经被告人同意;
3、附民诉当事人和法定代理 人对附民诉部分有上诉权;被害人 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刑事判决不服, 只能请求检察院抗诉。
上 诉限制
逾期不提起 上诉的,,人民法 院的第一审判决 或裁定发生法律 效力
法律规定当事人只能 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 议、驳回起诉、驳回破产 申请”的裁定提起上诉, 对其他民事裁定不能上 诉。

(诉讼参加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
讼 参 与 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勘

验、翻译人员
当 事人
原告、被告、 原告、被告、共同诉
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
共同诉讼人、第 讼人、第三人、诉讼代表 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
三人

被告人
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 间提出
应当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商 不成的,由争议的人民法院分别逐 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指 定管辖。
管 辖权向 下转移
能。上级法 院可以把自己管 辖的第一审行政 案件移交下级法 院审判
能。上级法院有权审 理下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 民事案件,也可以把本院 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 下级人民法院审理。下级 法院对它所管辖的第一审 民事案件,认为需要由上 级法院审理的,可以报请 有上级法院审理。
殊情况 得 申
要延长 请 延
的,报请 长。
本院院 发
长批准, 回重
最长不 审和
超过6 再审
个月,还 不得
要延长 适用
的,报请
上级法
院批准。
特 别程 序
3 0日 , 从立 案之 日或 公告 期满 之日
选 民资 格案 除外
普通程序
简易 程序
A:公诉和被告人
适用
被 羁 押 的 自 诉 : 2个 简易程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月,至迟不得超过3个 审 理 案
具体行政行为侵 犯其合法权益的 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2) 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 讼请求和事实根 据;(4)属于人 民法院受案范围 和受诉人民法院 管辖。
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 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 民法院管辖。
近 亲属范 围
配偶、父母、 配偶、父母、子女、
夫、妻、父、母、子、女、同
子女、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 胞兄弟姐妹。
祖父母、外祖父 母、孙子女、外 孙子女和其他具 有扶养、赡养关 系的亲属
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注:刑诉中的近亲属往往与辩
护人的资格结合在一起。如果是被
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可以成
不适用情形:(一)被告人 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 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 的精神病人的;
(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 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 有异议的;
(四)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 审理的


易程序
转普通
程序的
情形
发现案情复杂,需要 转化为普通程序审理的, 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并组 织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 理,同时及时通知双方当 事人。
2、对刑诉法第170条前两项 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 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自 诉可调解;
(2)对离婚案件,人 3、对公诉、第一百七十条第
民法院必须首先进行调解。 三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
(应当) 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
(3)下列简单民事案 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
法律没有规定限制可以提起 上诉、抗诉的刑事裁定的种类。
二 审审限
2个月,有 特殊情况要延长 的,由高院批准 (高院要延长, 由最高院批准)。
1、不服判决:立案 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特 殊情况需延长,报请本院 院长批准;
2、不服裁定:立案 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 裁定。没有特殊情况延长 的规定。
1、2个月;
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 楚、证据充分的;
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二)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
2、不适用简易程序: 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
的; (1)起诉时被告下
落不明的案件;
(2)已按照普通程 序审理的案件;
(3)发回重审和按 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 件。
(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 没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 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 简易程序。
不能。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 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不能指 定下级法院管辖。
注: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 徒刑、死刑而向中院提起公诉的普 通刑事案件,中院受理后,认为不 需要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 依法审理,不再交基层法院审理。
起 (1)原告是认为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
公诉: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
诉条件
本 的 期 先立案;不立案

也不裁定时,当
事人向上一级法
院申诉或起诉,
符合条件的应受
理。
1、公诉(普通程序):7日内 决定受理,将检察院起诉状副本至 迟在开庭10日前送达被告人及 其辩护人;
2、公诉(建议按简易程序): 3日内受理;
3、自诉:2至15日受理。


用简易
程序的
情形
1、事实清楚,权利
适用情形:(一)案件事实清
被告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
的诉讼,由被告 死亡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 经常居住地和学习工作地
或原告所在地法 在地。
院管辖;
对于两个以上人民法
冲突解决:最先受理法院
3、因不动 院都有管辖权时的冲突解
产提起的诉讼, 决:最先立案法院
由不动产所在地
法院管辖。
冲突解决: 最先收到起诉状 法院
管 辖异议
接到应诉通 知10日内

与被代理人
定 代 理 之间存在亲权或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
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
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

监护关系
监护人
的代表
诉 讼代理 人
法定诉讼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指定 诉讼代理人
公诉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 理人或近亲属
自诉案件:自诉人及其法定代 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附带民事:当事人及其法定代 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诉的原告提出;
人;
2、须在本诉进行中 (受理后至辩论终结)提 出;
3、须向受理本诉的 法院提出,且受诉法院对 反诉有管辖权;
4、须与本诉适用同 一诉讼程序;
2、反诉的内容与本案有关;
3、反诉的案件属于:告诉才 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 刑事案件;
4、反诉应在诉讼过程中即最 迟在自诉案件宣告判决以前提出。
5、须反诉与本诉间 存在牵连关系。

收到起诉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