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gChing一、绪论1.国际法定义: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2.类别:1普遍国际法 2 区域国际法3.国际法效力根据:国家的意志。
国家意志的协议是受国家之间往来关系的需要所支配的。
4.国际法渊源: 1 国际条约2国际习惯3一般法律原则4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司法判例、公法家学说)5国际组织的决议5.国际法编纂:逐渐发展国际法(尚未充分发展成法律)和国际法的编纂(使系统化)。
6.国际法国内法关系:一元论(国际法优先论、国内法优先论)、二元论7.条约在中国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 1 相互尊重主权 2 互相尊重领土完整 3 互不干涉内政 4 互不侵犯 5 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 6 民族自决7 公平互利8 和平共处9国际合作10 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11 诚实履行国际义务12和平解决争端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2 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4平等互惠 5 和平共处三、国际法主体1.主体要件: 1 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的能力2直接承受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能力3独立进行国际求偿的能力2.国家构成要素:(1)定居的居民(2)确定的领土(3)有一个政府(4)享有主权。
3.邦联:有两个以上的完全主权的国家为维持它们对内对外独立的目的,根据它们之间共同缔结的国际条约建立的国家联合体。
4.永久中立国:在国际公约担保的情况下,自愿约束自己,除抵抗外来攻击外,永远不与他国作战,不卷入战争或从事任何可能使其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的任何行为。
5.国际法主体: 1 国家 2 国际组织 3 争取独立的民族(个人不是)6.承认:既存国家对于新国家、新政府或其他事态(交战状态、叛乱状态)的出现,以一定方式表示接受或同时表明愿意与其发展正常关系的单方面行为。
特征:单方性、政治性、法律性;承认不改变被承认者的性质形式:明示、漠视效果: 1 承认为建交奠定基础2被承认国作为国际法主体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得到承认国的尊重3对新政府作出法律承认就意味着对旧政府的承认的撤销4承认具有追溯的效果对国家的承认: 1 独立 2 合并 3 分离 4 分立对政府的承认:采取默示承认而非公开宣布的方式。
7.不承认: 1 如果承认某新国家或新政府就违背了该国承担的某项具体的国际义务。
2某新国家或新政府或其他情势的出现是由违反一般国际法的行为产生的结果。
8.继承: 1 国家继承(条约、国家财产、国家档案、国家债务)2政府继承(条约、国际组织的代表权、国家财产、国家债务)3国际组织(职能)四、国家基本权利与义务1.基本权利: 1 独立权(不侵犯、不干涉、自由处理其事务的自主性和排他性)【义务】2 管辖权(属地、属人、保护性、普遍性)【尊重人权及基本自由义务】3平等权(形式与实质上的平等)4自卫权(遭外来武装攻击时,可采取相应武力措施反击)2.基本义务:和平解决争端、禁止战争和不得使用武力和武力相威胁、集体协助、不承认非法使用武力而取得的任何领土、忠实履行条约及国际法其他渊源产生的义务。
3.国家主权豁免:国家根据国家主权和国家平等原则不接受他国管辖的特权。
可自愿放弃。
不得援引标准: 1 国家与外国自然法人或法人从事的商业交易2 雇佣合同3 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4财产的所有权、占有和使用5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6参加公司或其他集体机构7国家拥有或经营的船舶8仲裁协定的效力五、国家责任1.概念:当一个国家违反了自己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时,在国际法上应承担的责任。
2.要件: 1 行为违背了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2 行为可归因于国家3.国家责任的免除: 1 同意(表示同意,行为排除不法性)2 对抗措施与自卫行为(针对他国不法行为不得已为之)3 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4危难与紧急状态4.国家责任的形式:1终止不法行为 2 赔偿 3 恢复原状4补偿5道歉 6 保证不再重犯7国际求偿六、国际法上的居民1.国籍的取得:出生(出生地主义、血统主义)、加入(申请入籍、婚姻、收养)2.国籍的丧失:自愿(申请退出、自行选择某一国籍)、非自愿(入籍、婚姻、收养、认领)3.国际冲突: 1 积极:双重国籍、多重国籍(出生、婚姻、收养、入籍、认领)2 消极:无国籍(出生)4.我国国籍法: 1 兼采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的原则处理出生国籍问题2 不承认双重国籍3 减少无国籍人5.外国人待遇 1 国民待遇:也称平等待遇,给与外国人的待遇跟本国人的待遇一样。
2 最惠国待遇:指给与某个外国人的个人或者法人的待遇,不低于现实或者将来给与任何第三国的个人或者法人在该国享受的待遇。
3差别待遇:给与外国人不同于本国公民的待遇,或给与不同国际的外国人的不同待遇。
(国际法承认上述差别待遇,但禁止基于宗教和种族等原因的歧视待遇)4互惠原则。
5普遍优惠待遇: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优惠6•庇护:国家允许因政治原因受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在本国入境、居留并对之加以保护的行为。
7•引渡: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原则:1政治犯不引渡2本国公民不引渡3双重审查制4相同原则5罪行特定原则8•难民: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遭受迫害留在其本国之外,并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者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
待遇:不推回原则。
七、人权的国际保护1•涉及方面:1保护少数者2禁止奴隶贸易3国际劳工保护2•国际人权保护专门领域:1惩治灭绝宗族等危害人类罪2消除种族歧视和禁止种族隔离3消除性别歧视和保护妇女权利4废除奴隶制和禁止强迫劳动5难民的地位6保护被拘留或监禁者的权利7保护儿童权利3•实施制度:1报告及审查制度2处理来自国家的来文以及和解制度3个人申诉制度4联合国“ 1503”程序八、国际法上的领土1•组成:1领陆(国家疆界以内的全部陆地)2领水(国家的内水和领海)3领陆和领水上的领空(领陆和领水之上一定高度的空间)4领陆和领水下的底土(包括其中的地下水、水床和资源)2•内水:河流(内河、界河、多国河流、国际河流)、运河、湖泊和内陆海‘(1)先占(条件:①对象为无主地;②有效占领”)I(2)时效(公开、长期、不受干扰地占有他国领土)传统方式](3)添附(自然添附、人工添附)[(4)征服(武力占领、战后兼并)3•领土的取得方式Q (5)割让(强制割让、非强制割让)r(1)民族自决现代方式(2)恢复行使主权4•法律地位:国家对其领土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领土主权,但领土主权并非一项绝对主权。
5•领土主权限制:1共管2租借3势力范围4国际地役6•国家边境制度:1边界的维护2界水的利用和保护3边境、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边境检查5边境通商和交通7•南极条约体系主要内容:1南极专为和平目的所利用2科研自由和国际合作3冻结领土主权要求4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保护5《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九、海洋法【重点】1•基线:测算沿海国领海和其他管辖海域的宽度的起算线。
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
群岛:群岛国的主权及于群岛水域、水域的上空、海床和底土,以及其中的资源。
海湾:湾口宽度不超过两岸领海宽度总和的是领湾。
河口:入海河流的基线应为一条在两岸低潮线上两点之间横越河口的直线。
2•内水: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水域。
包括河流、湖泊、运河和内海(领海基线内侧的全部海水)。
是沿海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与陆地领土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沿海国家对其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
3•领海: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
4•沿海国的权利义务:1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外国飞机未经许可不得飞越他国领海的上空。
2沿海国对其领海享有属地优越权,因而对于领海内的人和事物行使排他的管辖权。
3沿海国对其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专属权利,其他国家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开发利用。
4沿海国有制定和颁布有关领海内航行、卫生、缉私、移民、卫生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的权利。
5【义务】沿海国有不应妨碍外国船舶无害通过领海的义务。
5•无害通过权: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安全和良好秩序条件下,迅速地和连续不停的通过领海而无需事先通知或者取得沿海国允许。
无害的判断:1不得进行任何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2进行军事操练或演习3搜集沿海国国防或安全的情报4进行影响沿海国防务或安全的宣传5在船上起落或接载任何飞机6在船上发射、降落或接载任何军事装置7研究或测量活动8与通过没有直接关系的任何其它活动▲军舰无无害通过权。
6•领海内管辖权:(1)对领海上外国船上发生的刑事案件一一原则上不管,除非:①罪行后果及于沿海国;②扰乱当地安宁或沿海国良好秩序;③为取缔精神调理物质或麻醉药品所必需;④应船长、船旗国外交代表或领事请求。
(2)民事案件一一原则上不管,除非涉及沿海国利益。
7•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沿海国对某些事项行使必要的管辖。
(1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2惩治在其领土内违反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8•大陆架: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
法律地位:1•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2•有权建造并授权建造、操作、使用和管理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并对它们拥有专属管辖权3.授权和管理为一切目的在大陆架上进行钻探的专属权利4.200海里为限其他国家在大陆架的权利:1在大陆架上覆水域或水域上空航行飞越的权利2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但管道的路线划定须经沿海国同意。
10•专属经济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其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权利:沿海国享有对其自然资源的专属权利及其管辖权;其他国家享有航行权、飞越权以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权利。
法律地位:1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义务:[1]对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不论为生物资源或非生物资源,有主权权利,以及对在该区域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有主权权利。
[2]管辖权(1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2海洋科学研究3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2其他国家的权利义务:[1]航行自由[2]飞越自由[3]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4]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除非沿海国宣布对专属经济区的主张,否则这部分海域仍是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