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法》试题班级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一、案例分析(40分):2000年9月26日,H县人民医院与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签订协议,交通警察大队为甲方,县人民医院为乙方,协议载明:1、经乙方院领导会议研究同意借资35万元支持购买“122”交通事故报警台、车辆及其有关配套设备(报警台设备维修由乙方负责,车辆维修由甲方负责),该协议执行5年后,乙方把甲方所借的35万元全部捐给甲方。
2、乙方聘请4名临时工至甲方“122”交通事故报警台实行24小时值班。
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电话时须询问是否有伤员,如有伤员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医疗急救人员接到电话后应紧急出车赶到出事地点抢救伤员。
乙方也可以派医疗急救小组及救护车到甲方待命,甲方要提供必要的方便。
3、乙方可随时查询“122”交通事故接报警原始记录,如发现值班人员工作失职则视情节给予罚款处罚。
4、甲方应协助乙方收缴交通事故伤员的医疗费。
5、乙方大门旁挂“H县交通事故急救中心”的牌子,救护车上标明“交通事故急救车”字样。
6、甲方不能与其他医院签订类似的协议,否则必须在一个月内归还所借乙方的全部资金。
协议签订后,至2002年8月,H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协议双方按协议的约定履行了各自的义务。
此外,为了获得更多患者就诊,2004年4月至5月,H县人民医院经县政府办函(2003)127号批复同意,乡村医生每输送一名住院病人,医院支付其20元的转诊费。
2004年5月14日,有关部门接举报,以县人民医院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为由立案调查。
调查中医院认为,自己赞助“122”交通事故报警台实质上是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使交通事故伤员得到更为及时、便捷的救治,减轻事故损失;伤员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救治医院;此外,县人民医院是集医疗、讲学、科研等为一体的单位,由县财政拨款,不存在营利性质,不受反不正当竞争法制约。
给付乡村医生转诊费,是县政府下达的文件准许的,并公开做账,不属商业贿赂。
(1)请你用你所学过的法律知识,分析H县人民医院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之间协议的性质、效力,并充分说明自己的理由。
答:H县人民医院和交警大队之间的协议属于不正当竞争协议。
首先,作为协议主体之一的县人民医院是从事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即经营者;协议条款明显以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利益为代价,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与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合法权益。
有上述诸多条件可确定,此协议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条款,属违法协议,因而该协议无效。
(2)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人民医院和交警大队的行为是否违法?如果构成违法,属于何种违法行为?为什么?答:县人民医院和交警大队的行为已经构成违法,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其中县人民医院一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以向交警大队支付财物来获得其他竞争者无法获得的交易机会和有利交易条件,属于商业贿赂。
而交警大队一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滥用行政权利,收取县人民医院财物后,限制其他县人民医院的竞争者公平地开展正当经营活动,属于行政垄断行为。
(3)如何认定医院给付乡村医生转诊费的行为?答: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的规定,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暗中收买交易对象或相关人员,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的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因此可以判定医院给付乡村医生转诊费的行为,属于商业贿赂行为,与是否入账无关。
(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由哪个部门负责对甲乙双方上述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进行处罚?答: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县人民医院的行为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督检查并处罚,严重的可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交警大队的行为应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
(5)你如何看待医院的辩解理由?答:第一,如果如县人民医院所讲,自己赞助“122”交通事故报警台实质上是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使交通事故伤员得到更为及时、便捷的救治,减轻事故损失的目的,那么就不该在赞助时提出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诸多条件,此种性质正如给监狱捐款,又附带条件释放指定罪犯性质相同。
第二,医院提出的伤员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救治医院,也属于狡辩之词,因为交通事故伤员很多情况下根本没有自主进行选择的可能性,此违法协议生效后,县人民医院便成为了122交通事故报警台唯一指定的送救医疗机构,致使其他竞争者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可能性。
第三,商业贿赂的定义是指经营者采取财物或其他手段暗中收买交易对象或相关人员,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的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是否经过批准、是否公开做帐无关。
二、下面是中央电视台的一起报道。
请你以监管当局的身份,从竞争法角度对涉案各方的行为进行分析,并书写一份约1200字的书面报告。
(60分)东星的航空公司是华中地区第一家、国内第四家民营航空公司,目前已进入民航机票销售系统。
该公司隶属于东星集团。
东星集团下面还拥有一个旅行社东星国旅,她想依托旅行社资源,走“旅游+航空”的模式。
2006年5月9日,东星航空推出了一系列的“旅游+航空”的促销产品。
在一张称之为“五箭齐发”的广告单上,东星航空称,首航期间,“买机票赠港澳游”、“999元港澳双飞5日游”等,报价比市场价要低700至800元。
广告发出第一天港澳游报名人数一天之内就超过1000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5月15日,武汉7大旅行社在媒体上也打出整版广告:港澳双飞5日游899元。
众航空公司武汉飞广州、深圳方向的机票价格也随即集体“跳水”:武汉至广州、深圳的机票最低可达到4折。
然而,就在东星航空开张大吉的时候,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武汉的机票代理点都不能买东星的机票。
5月22日,记者对武汉的几十家机票代售点继续了调查,得到的几乎是一致的答案:不能卖。
机票卖不出去,飞机就得空飞一天,损失巨大。
长此以往,东星航空的生存都会困难。
那为什么机票代理点不卖东星航空的票?原来5月15日,在南航湖北分公司,由南航、东航、海航等在武汉的几家航空公司召开了一次会议,此外加30个销售商的代理人。
在这个会上,他们宣布了所谓的4禁止。
4禁止就是4条联手应对东星的禁令:各代理点不准销售东星机票;不允许东星航空机票签转联程;各旅行社不允许帮东星订票;各景区驻汉办事处不得帮东星订票。
禁令一下,东星的机票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5月16日,武汉8大航空公司又和10大出境游旅行社召开会议,以“净化旅游市场和航空市场”为主题,重申了应对东星的立场。
5月18日,封杀行为进一步升级,东星集团所属的东星国际旅行社40多个门店无法销售南航的机票,随后,东航也采用技术手段屏蔽了东星国旅的售票。
5月22日,海航也加入到屏蔽东星国旅售票的阵营,同时,南航取消了对东星国旅的机票代理授权。
后来,武汉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正式受理了东星航空公司的投诉,并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的前一天,海南航空解除了对东星航空的系统屏蔽,恢复了机票的正常销售。
随后,5月25日,湖北省民航安全监察办公室分别召集东星航空和武汉8大航空公司、30余位机票代理商开会,结果是,东星与8家航空公司达成和解。
据说,民营航空被市场联合抵制并非第一次发生,同样采用了“旅游+航空”模式的上海春秋航空,在上海至烟台航线上,推出199元特价机票仅仅四周就被迫取消。
基地在天津的奥凯航空在首航时,也曾遭遇过其他航空公司的联手抵制。
答:东星在市场中实际上是双重角色:既是旅行社(航空公司的经销商),又是一家航空公司(其他航空公司的竞争者)。
鉴于这种双重角色,使问题变得有些复杂。
从旅行社的角度看:在消费者市场中,对于经销商的杀价行为,厂商一般都会有一些惩罚性的措施。
因为杀价会扰乱市场,损害厂商的品牌形象等。
所以从这个意义而言,面对东星的低价促销,航空公司对其进行惩罚,是顺理成章的。
从航空公司的角度看:东星航空入市抢夺市场份额,必然会对其他航空公司产生影响,其他航空公司有所反应也属正常。
但如果停止售票属实,这些航空公司的反应就有点过激了。
具体地说,他们有市场合谋的嫌疑,而这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要加以管制的。
有关部门应该依法行政。
许多民营航空公司都被认为是扰乱游戏规则、触及市场底线的“搅局者”,被发生过被“市场”联合抵制的情况。
不管这些民营航空其中有多少将来可能成为“烈士”,但他们存在的本身,意味着一股新生商业力量的崛起,标志着一个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这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是中国航空市场恶性竞争的本相。
因为在中国的民航市场,航空公司彼此间竞争最为有力的两个武器,一是销售打折机票,二是暗自提高代理人回扣。
在航油成本节节走高的今天,航空公司依然无法通过稳定票价来提高收益。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确规定以及相关原则的论述,利用技术手段屏蔽对方电脑属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不正当的经营手段迫使他人不与自己的竞争对手交易也属不正当竞争行为;8大国有航空公司的“封杀令”已经明显违反了公认的商业道德,并涉嫌不当亏本销售行为。
联合抵制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联合起来, 共同拒绝与其他竞争对手、供应商或者客户进行交易的行为,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如果两个或者多个经营者联合起来, 抵制与特定经营者交易, 那么被抵制的经营者必定会处于不利地位。
该事件我们暂且不论东星航空的低价行为是否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 但其他航空公司的所作所为已经构成了反垄断法上的联合抵制交易协议,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垄断协议作为垄断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 受到所有国家反垄断法的规制, 在美国和欧盟, 对于价格固定、联合抵制、横向市场划分等垄断协议采取严格控制, 一般适用本身违法原则。
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列举了垄断协议的内容, 对于列举的垄断协议, 我国原则上是禁止的, 但同时也给予了豁免。
我国民用航空业虽然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但市场仍然集中在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手中, 在竞争中由于主体利益的一致, 更容易达成垄断协议, 对此, 我们应在反垄断法的框架下对民用航空的垄断协议及时进行规制。
作为消费者,我们感到遗憾的是,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的行为屡遭合谋性行为的打击,后者在打着冠冕堂皇理由的同时,却干着维护行业既得利益,剥夺消费者福利的勾当。
这些企业应在有效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加快创新、把握需求方面下功夫,而不应在联合维护高额垄断利润方面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