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柑橘红蜘蛛学名:柑橘全爪螨,属蛛形纲,真螨目,叶螨科。
主要寄主:柑橘、桃、梨、桂花、苹果、葡萄等。
危害特点:成、若螨群集叶、果和嫩枝上刺吸汁液,尤以嫩叶受害最重,叶片受害处初呈淡绿色后变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提早落叶,严重影响树势。
发生规律:以成螨和卵在叶片凹陷处、僵叶上、枝条裂缝处过冬,一年形成两个为害高峰,常年一般出现在3—6月和9—11月,7—8月由于高温高湿和天敌的控制,虫口降低。
温度20℃、相对湿度65%—87%利于其发生。
防治适期:当20%的叶片和果实发现有害螨;或用放大镜观察,春季平均一叶3—5只,秋季平均一叶10只为最佳防治适期。
注:一般国内外防治红蜘蛛的药剂都没有内吸性,关键水量要打足,打湿打透。
二、柑橘锈壁虱又名锈螨,锈蜘蛛,属真螨目,瘿螨科。
为害特点:该螨以成若螨群集叶果和嫩枝上,刺破表皮细胞吸食汁液,叶片多在叶背呈许多褐色小斑,逐步扩布全叶背,而至叶面。
果实受害,一般先在果面凹陷处出现赤褐色小斑,逐渐扩展至全果呈黑褐色,形成“黑皮果”、“铁皮果”。
发生规律:7—9月为发生盛期。
该螨喜隐蔽,在一株树上,先从树冠下部和内部的叶上发生,然后转移至果面和外部的叶片上为害。
在叶片上以叶背的主脉两侧为多,叶面较少。
果实上从果蒂周围蔓延至果面的阴面,后遍及全果。
防治方法:喷药时必须先喷树冠的内部,后喷树冠的外围。
叶背和果实的阴暗面多为柑橘锈壁虱的生活场所,更应周密喷洒,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柑橘介壳虫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介壳虫是柑橘、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白蜡蚧、红盾蚧、褐圆蚧、康氏粉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
为害特点: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刺入叶片、枝条和果实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为害极大。
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
防治适期: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易杀死。
并且需合理修剪,使树冠内部通风透光,可以减轻介壳虫的为害。
重视冬季防治。
采果后,结合清园,剪除重虫枝,压低越冬虫口。
四、脐橙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指导月份物候期主要病虫害12—2月上旬花芽分化期(冬季清园期)越冬病虫害(红蜘蛛、介壳虫、粉虱、炭疽病、溃疡病)2月中旬—3月上旬春梢萌发、生长期红蜘蛛、蚜虫、溃疡病、炭疽病3月中旬—4月下旬春梢生长期、开花期、谢花期、生理落果期红蜘蛛、蚜虫、花蕾蛆、粉虱、介壳虫、溃疡病、炭疽病、灰霉病5月上旬—6月中旬生理落果期、夏梢抽发期红蜘蛛、蚜虫、粉虱、介壳虫、潜叶蛾、溃疡病、炭疽病、灰霉病6月下旬—7月中旬果实膨大期红蜘蛛、锈蜘蛛、潜叶蛾、蚜虫、粉虱、介壳虫、溃疡病、炭疽病7月下旬—8月中下旬果实膨大期、放秋梢期锈蜘蛛、潜叶蛾、蚜虫、粉虱、介壳虫、溃疡病、炭疽病9月上旬—10月下旬果实膨大期、着色期红蜘蛛、潜叶蛾、蚜虫、粉虱、介壳虫、溃疡病、炭疽病11月采收期红蜘蛛、粉虱、介壳虫、炭疽病五、柑橘缺素易引起三种病害:一、缺锌引起的斑叶病。
柑橘的斑叶病是常见病害,典型症状是斑驳小叶。
新叶转绿期开始表现为主脉与侧脉呈显着绿色,其余组织呈浅绿至黄白色,有光泽。
严重时仅主脉或粗大侧脉附近绿色,新叶狭小斑驳并多直立、节间短、丛枝。
斑驳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多种土壤缺锌,如花岗岩、片麻岩、蛇纹岩形成的土壤含锌少;酸性沙质土,锌易流失;在碱性土壤,锌易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因而缺锌。
此外,土壤过干过湿,腐殖质少或施用有机质过多,阻碍了根系与土壤的接触,以及重剪等均易发生缺锌症。
叶面施肥对防治缺锌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由于嫩叶易吸收,而老叶不易吸收,故宜在嫩梢期喷施%~%硫酸锌(加等量石灰)液1次,严重缺锌的喷2~3次。
二、缺铜或缺硼引起的枯梢病。
柑橘缺铜初期新梢长,软略弯曲,叶大色深,结果不多,易误为生长过旺。
严重时枝梢先端变成茶褐色而枯死,发生短弱丛枝,易干枯早落和流胶,枝老熟时伤口呈红褐色,叶片局部呈红褐色。
柑橘需铜甚微,平时喷施波尔多液就已足够。
但在泥炭土、酸性砂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以及放牧迹地、坟场迹地易出现缺铜;厩肥、磷肥施用过多也引起缺铜;新垦桔园几年不施波尔多液等铜制剂易缺铜。
柑橘缺硼:芽的生长点连续枯死而形成丛芽,叶脉肿胀、木栓化或破裂,果小畸形、皮厚硬、果心及海棉层均有褐色树脂沉积。
酸性土壤硼易流失,故缺硼。
花岗岩、片麻岩、片岩等成土母质,硼含量极低;碱性土壤的可溶性差,也缺硼。
磷肥或石灰施用过多,或土壤干旱,均影响硼的有效性和根系对硼的吸收;酸橙吸硼力弱,故以酸橙作砧的柑橘一般缺硼。
对于缺铜,可喷施波尔多液或其他铜肥。
补硼则可土壤施肥,或在萌芽期、花期、小果期喷施%~%硼肥液。
三、缺镁或缺锰引起的失绿症。
柑橘缺镁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夏末和秋季发生较多,特别是当果实接近成熟时发生最多,以老叶和幼果附近的叶片表现较为突出。
缺镁时成熟叶片脉间呈肋骨状,黄白色,略呈“八”字形,后扩展到全叶黄化,仅叶基残有绿色,秋后严重落叶;缺锰的柑橘幼枝大小正常,脉间组织轻微退黄,呈淡绿色到灰白色。
有时在枝叶生长期还再生大叶片。
此症与缺锌相似,但缺锌的嫩叶小而尖,而缺锰的叶片大小、形状基本正常。
在酸性土壤(pH值为5左右)和轻砂土易发生此病,且在秋末以后引起大量落叶和枝枯。
防治缺镁措施:在酸性土壤(pH值6以下)桔园,可用白云石粉和钙镁磷肥,与堆肥一起混施。
pH值6以上的桔园宜施用硫酸镁。
酸性土壤还要多施石灰。
轻度缺镁可于6~7月份叶面喷施2%~3%的硫酸镁液2~3次。
防治缺锰的措施:酸性土壤可将硫酸锰混合在其他肥料中施用;碱性土壤在柑橘新梢和叶片变绿时可用%硫酸锰液加1%石灰作粘着剂喷施1~2次六、果园药害的防御措施1.各类农药虽然都备有使用说明,但它泛指一般而言。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在使用前,应先进行小区试验,经过3天~5天,无异变现象发生,再进行大面积使用。
2.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浓度和单位面积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加大用量和扩大使用范围。
3.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配制和使用方法配制和使用,不得简化配制和使用方法。
4.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外界环境条件配制和使用农药,以提高配药与施药质量。
5.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使用适期与安全停药期,以免发生药害和对人畜产生毒害作用七、柑橘的主要病害及防治1、溃疡病(1)发病特征:细菌性病害,为植物检疫对象。
以苗木和幼龄树受害最重,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
受害叶片,初期在叶背出现黄色或暗黄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班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的木栓化灰褐色病班,正反两面突起,中央凹陷破裂,呈火山口状,病班四周有黄色或黄绿色晕圈。
枝梢和果实上病班与叶片相似,但火山口状开裂更显着,以嫩梢及果径为3-6厘米的果最易感染,枝梢以夏梢危害严重。
此病主要通过苗木、接穗和果实进行传播,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甜橙易感此病,柚类亦有发生,而宽皮柑橘类抗此病。
(2)防治方法:①加强植物检疫,禁止从疫区病园引入病苗、病果和带病接穗。
②培育无病苗木。
苗圃应选在无病区,砧木种子及接穗宜用55-56℃热水浸50分钏,或用5%高锰酸钾液浸5分钟,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或嫁接。
③加强栽培管理。
冬季清园,收集病枝、叶、果加以烧毁。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控制夏、秋梢生长,统一放梢。
防治好潜叶蛾等病虫害,增强树势。
④药剂防治。
苗木与幼树以保护新梢为主,应在各次梢萌发后20-30天喷药一次;成年树以保果为主,在谢花2/3及谢花后10天、30天、50天后各喷一次药。
常用药剂有:王铜杀菌剂8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600-1000倍(柑橘嫩梢期浓度宜低,否则易产生药害)及新植霉素2000倍液、1%杀枯净500倍液、溃疡灵300倍液等。
2.炭疽病(1)发病特征:危害叶、枝和幼果。
初夏和苗圃中极易发病。
叶上病班常发生于边缘和尖端,呈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班叶正、背面布满黑色小粒点,初期为黄褐色。
枝梢发病自上而下枯死,叶片干枯或暂留枝上或脱落。
果实染病,果面病斑黄褐色,凹陷革质,果肉受害表现为从果蒂部开始腐烂,最后全果腐烂。
(2)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
苗圃注意排水,如苗木发病延及主干时,从病部以下2厘米处剪除,并喷波尔多液保护。
成年树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排灌,增强树势;剪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冬季清园,结合喷波美度石硫合剂一次。
②药剂防治。
各次抽稍期喷药一次,幼果期喷药2-3次。
药剂为%半量式波尔多液、%锌铜石灰净、波美度石硫合剂加%洗衣粉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疮痂病(1)发病特征:危害枝梢、嫩叶和幼果。
被害叶片发生扭曲畸形;幼果被害,果面有突起的小瘤子,引起落果。
宽皮柑橘上发生较多。
(2)防治方法:一般防治两次即可见效。
第一次春季萌动时喷%%波尔多液,第二次在谢花2/3时,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4.树脂病(1)发病特征:该病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
发生在树干枝条上称树脂病或流胶病;在果实上称蒂腐病;在叶片上称砂皮病。
受害果蒂部周围出现红褐色、暗褐色病班,引起早期落果或贮藏烂果;受害叶片(或嫩梢、幼果)病部表面有许多突出的黑褐色小粒点;枝干发病,则病部皮层坏死,木质部变成灰褐色,在病、健部位交界处有一条黄褐色或黑褐色菌带,有时流胶并有恶臭。
病部皮层下有黑色小粒点。
柑橘受冻后,常引起树脂病大发,以甜橙和温州蜜柑严重。
(2)防治方法:在加强栽培管理、施足有机肥、增强树势及冬季涂白护干前提下,及时刮除病斑,伤口用75%洒精消毒后涂药或涂接蜡、沥青保护,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
同时,结合防治疮痂病,于春季萌芽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一次,谢花2/3及幼果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布时注意仔细喷射树干和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