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防治设施果树盐类汇集的防治办法盐类汇集引起的泥土溶液浓度增高是果树(如桃、油桃、葡萄、草莓等)设施(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果树对营养、水分的吸收失去平衡,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障碍,严重影响果树产量和果品格量的提高,其防治办法如下。
一、科学施肥。
在设施地内应留意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培肥泥土,改良泥土理化性质,增长泥土盐基置换容量,提高泥土的缓冲能力。
施用化肥时应留意化肥的类型、数量、品质和施肥方法,多施一些不易溶于水而易被泥土吸附的过磷酸钙、磷酸钙、磷酸钾等肥料。
二、淋溶灌水。
雨季揭开棚膜,让雨水天然淋溶泥土或灌水淋洗。
地势低洼、泥土粘重、排水不畅的地块,在邻近挖排水沟,加大排水量,用水将盐类带到远处。
果树生长期间,在不增大设施地内湿度的前提下,恰当增长灌溉次数和灌水量,用水打消剩余盐分。
三、深翻除盐。
多年一栽制的果树,在果实采收后深翻行间;一年一栽制的葡萄、草莓等,在重新定植前全园深翻,使表层土充分混杂,下降表土中的盐分。
四、行间覆膜。
在果树行间覆盖地膜,以提高泥土温度,改良泥土物理性质,有利于泥土微生物活动,加快泥土养分的分解和转化,提高果树根系的吸收能力,减少部分积攒的盐类。
五、生物除盐。
夏季多雨季节,在果树行间种植生长速度快、吸肥能力强的苏丹草等,能够从泥土中吸收掉大批的氮素,除去部分盐分。
六、中耕松土。
经过中耕松土,切断泥土毛细管,能够抑制泥土中过多的盐分随水上移而积攒地表。
七、换土改良。
经过换土进行泥土改良。
“果树癌症“咋防治果树糜烂病被人们形象地称作“果树癌症”,若防治不当,极易造成果树死亡。
有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防治果树“癌症”的土办法,效果不错,具体技巧如下:1、包裹泥巴。
用清水拌新土,以手握成团即可。
在果树病疤处涂抹3—5厘米厚,周围超出病疤3—5厘米,再用塑料膜包严扎紧,以防水分蒸发和泥巴脱落。
1年之后,将塑料膜和泥巴消除。
病疤处的病菌会因长期缺氧窒息而死,通常治愈率在90,以上。
2、涂抹大蒜。
用刀将病疤处糜烂的坏死组织刮除干净,并刮除病疤边缘处1厘米的健康树皮,使之呈60度左右的光滑斜茬。
此后将大蒜捣制成蒜泥,涂抹到刮净的果树病疤处,隔7天再涂抹1次。
用此法治疗糜烂病,治愈率可达95,。
留意,刮下的糜烂病皮要及时带到园外焚烧,免得病菌在园内传播。
3、喷洒盐水。
将盐和水按1:40的比例配成淡盐水,放入锅内烧开,再晾凉。
将果树糜烂病疤刮除干净后,用刷子将盐水涂在病疤上,周围要超出病疤2—3厘米。
半个月后再涂1次,治愈率为80,。
4、喷洒碱水。
将食用碱和水按1:5的比例配成溶液。
先将病疤刮除干净,再用刷子将碱水涂抹在病疤上,周围超出病疤3—4厘米。
10天后再涂抹1次,最后用塑料膜包严扎紧。
1年后解除塑料膜,治愈率在80,以上。
5、涂刷尿液。
用利刀沿糜烂病疤周围割1圈,深达木质部,在圈内用刀将病疤纵横交错割成数个小方块,此后用刷子蘸尿液涂擦患处。
每周涂抹1次,连涂3次。
采取此法需留意:?尿液以陈尿为佳,鲜尿要发酵5天后再施用;?用刀切病疤时要仔细细心,刀距要近。
果树病虫害“低碳”防治技术药剂防治是生产上控制果树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把一些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治虫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1(覆盖地膜。
早春覆盖地膜(可减轻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等害虫的为害。
2(覆盖防虫网。
覆盖防虫网不但可以防虫,还可以防暴雨、防冰雹、防强风,并适度遮光(但由于成本较高,生产上多用于设施果树栽培。
3(清洁果园。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或捡拾被害果、枝、叶并集中处理,可有效减少下代虫<菌)源;秋冬季节,结合剪枝剪除病梢、虫梢,并把果园及其周围附近的杂草和枯枝落叶清除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
4(人工除治。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天暮毛虫卵块,打破树干、枝条上的黄刺蛾硬茧(刮除树干上的舞毒蛾卵块,挖出枝干上的天牛卵;介壳虫发生严重时,用硬毛刷刷除附着在枝条上的幼虫和卵囊;对卷叶蛾类害虫可及时剪除虫枝、白粉病及时剪除病梢、蓑蛾类害虫及时剪除卵囊、苹果枝天牛及时剪除被害枝并集中烧毁。
5(振落捕杀。
在果树生长季节,对于一些具有假死习性的害虫(如金龟子、叶甲、天牛、栗实象等。
可以过振动树株使之落下,然后集中捕杀;冬季遇上雾淞天气,可以通过击打树枝,使介壳虫随之振落。
6(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能有效减轻或避免食心虫、蝽象等食果类害虫的为害.7(冬刮树皮。
俗话说:……要吃梨,刮树皮。
??果树刮皮是冬季果园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不仅有利于增强树势(防止树体过早衰老,而且可以消灭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病菌及害虫,降低越冬基数,控制或减少来年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从而收到“不施农药,胜施农药”的防治效果。
综合各地调查,经过刮皮的果园,枣粘虫、梨星毛虫越冬幼虫减少80,,90, (苹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减少60,,80,(山楂红蜘蛛减少70,,80,。
果树冬季刮皮,从果树落叶后至翌春发芽前都可进行,主要是刮除主干、主枝上的粗皮、翘皮。
刮的程度以刮去浅褐色皮层见绿不见白为宜;刮皮时,要在树下铺一块塑料布,以收集刮下来的树皮、碎屑(并集中深埋或烧毁。
对有腐烂病、干枯病的果树,刮皮后要涂抹福美砷或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8(树干涂白。
冬季树干涂白,不但可以防止果树的日烧病和冻害,而且还能消灭大量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菌及害虫。
涂白剂的配制比例一般为: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l一2份、粘土2份、水35,40份。
涂白的时间以2次为好(第一次在果树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第二次在早春。
9(耕翻树盘。
深耕树盘既是改良土壤、促进果树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病虫的有效方法。
通过深翻(可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如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及病菌翻至地表而被冻死、干死或被天敌啄食(使一些在地面枯枝、卷叶及杂草中越冬的病菌及害虫(如卷蛾类、蚜虫、红蜘蛛等)被深埋地下,因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闷死,从而减少越冬基数。
1O(潜所诱杀。
利用害虫对越冬场所的选择性(秋后在果树大枝上绑草把或破麻袋片,诱集害虫化蛹越冬,然后集中杀灭。
据调查,这种方法对苹小、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可达47,,78, (对山楂红蜘蛛、枣粘虫、旋纹潜叶蛾、苹果小卷叶蛾、褐卷叶蛾等,也有很好的诱集作用(特别是在当年越冬虫口密度较大时(其诱集效果更为明显。
11(饵木诱杀。
利用天牛、象甲、小蠹等蛀干害虫喜欢在新伐树木上产卵的特点(在果园设置一些木段诱其产卵,然后集中杀灭。
12(灯光诱杀。
利用果树害虫的趋光性,可在果树设置黑光灯、高压汞灯、频振式诱虫灯进行诱杀。
这种方法对桃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金纹细蛾、桃蛀螟、斜纹夜蛾、舞毒蛾、跳甲、蝼蛄等具有明显防治效果。
13(黄板诱杀。
蚜虫、白粉虱等害虫对黄色具有强烈趋性,可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方法是:将纤维板或硬纸板裁成1×0-2米的长条,涂成为橙皮黄色,再涂上一层粘油(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挂在行间。
当黄板上粘满害虫时,需及时重涂粘油(一般可7—10天重涂1次)。
14(性外激素诱杀。
利用性外激素防治害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治虫新技术。
在果树生产上,常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金纹细蛾、桃蛀螟等害果小卷叶蛾、金纹细蛾、桃蛀螟等害虫.落叶果树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技术及展望我国的果树有北方的落叶果树和南方的常绿果树两大类, 落叶果树在我国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然而病害之多、危害之大, 严重地影响了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品的产量与质量。
由于杀菌剂的广泛使用等, 使许多病害得以控制。
但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 果园种植结构的改变以及化学农药的滥用等使新的病害不断出现, 不仅造成人、畜中毒, 环境恶化, 而且使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次要病害泛滥, 使病害防治的难度加大, 给我国的果树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本文就当前我国落叶果树病害发生的种类、化学防治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今后化学防治的展望作以下简述。
1 落叶果树病害主要种类[ 1~ 2]1.1 叶部病害叶部病害一直是落叶果树的重要病害。
常见的有锈病、白粉病、黑星病、霜霉病、褐斑病、轮斑病、斑点落叶病、黄叶病、小叶病、扇叶病、穿孔病等。
这些叶部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常常造成早期落叶, 对产量和树势影响极大。
在这些叶部病害中, 以苹果的落叶病、梨的黑星病和黑斑病、葡萄的霜霉病、桃的穿孔病、枣的锈病等在近年来发生较重。
1.2 果实病害果实病害有许多种, 有的主要在生长期为害, 也有的在生长期和收获期都为害。
苹果果实病害主要有轮纹病、炭疽病、疫霉病、霉心病、锈果病、苦痘病、缩果病等, 近年来以轮纹病和苦痘病发生较重, 炭疽病有回升趋势; 梨果实病害主要有黑星病、轮纹病、褐腐病、疫腐病等, 生长期以黑星病发生较重, 储藏期以轮纹病为害较重; 葡萄果实病害主要有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灰霉病等; 桃果实病害主要有褐腐病、炭疽病等; 枣果实病害主要有枣缩果病、枣炭疽病等。
1.3 枝干病害近年来, 果树枝干病害发生日趋严重。
如苹果和梨的树皮腐烂病、轮纹病( 粗皮病) 、梨的疫病、葡萄的白腐病和蔓枯病等。
这些病害的发生常造成死枝、死树。
1. 4 根部病害果树根部病害是为害果树的重要病害类型, 主要有根癌、根朽病、白绢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毛根病及根腐病等。
虽然种类较少, 但防治困难, 为害严重, 不容忽视。
2 落叶果树病害化学防治的现状2.1 果树休眠期常用的杀菌剂和使用技术果树休眠期病原菌比较少而集中, 可通过喷涂铲除性杀菌剂进行消灭, 减少越冬菌源基数和近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
同时, 果树在休眠期抗药力强, 可以使用生长期不能使用的高质量浓度杀菌剂进行防治, 且此时树叶已落光, 喷药方便, 均匀周到, 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 休眠期是采取措施消灭病原菌, 减少来年发病初侵染来源, 预防和防治果树病害的重要环节。
基于此, 休眠期应在搞好果园卫生的基础上, 采用刮除树干病斑, 然后涂药和全树喷施铲除性杀菌剂的方法, 实践已证明效果十分显著。
如果果树在落叶后和开花前各喷1 次40%福美砷可湿粉100 倍或75% 五氯酚钠粉剂100~ 200 倍可铲除树干上潜伏的各种越冬病菌, 且如在药剂中加入某些高效助剂(如助杀、害立平等) 效果更加显著。
当然, 针对病害发生程度不同的果园还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在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 应对病斑进行刮除并涂药, 常用的杀菌剂有:9281 水剂3~ 4 倍液、腐必清乳剂5~ 10 倍液、843 康复剂原液、托福油膏(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1 份+ 40% 福美砷可湿粉1 份+ 植物油8~ 10 份) 、40% 福美砷可湿粉50~ 100 倍液、50%菌毒清水剂30~ 50 倍液、复方多效灭腐灵可湿粉100 倍液、腐烂净水剂5~ 10 倍液、5?Bc 石硫合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