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小方块字 最炫民族情 《千年不衰的汉字》设计_马小英

小小方块字 最炫民族情 《千年不衰的汉字》设计_马小英

小小方块字最炫民族情——《千年不衰的汉字》教学设计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马小英教学背景汉字从出现,到发展演变至今,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魄,她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中,滋养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如今,小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电脑正逐渐取代了纸和笔,而现代“快餐式“文化的功利性和浮躁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文化和传统的价值观。

我们在教会学生以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同时,也要把继承中国文化的接力棒传递到他们的手中,使之把我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虽然学生每天都在接触汉字,但是未必对汉字的起源、演变以及汉字艺术、汉字对于维系民族的重要意义有了解。

因此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课题千年不衰的汉字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感受到古老汉字顽强的生命力,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刻领会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感。

行为与习惯:让学生在领略汉字的悠久文化的过程中,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汉字精神”的滋养,能有意识地自觉阅读、书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知识与技能:1.对古老的汉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千年不衰的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价值。

2.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收集、筛选、整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资料交流、说故事、做游戏等方法,使主体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交流,发展。

教学重难点过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特点,体会古人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准备网络教室。

彩色绳子若干条、学生写字纸教材分析爱国情感是人的基本社会情感,爱国情感的基础是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使找寻民族的“根”。

学习本民族的历史,在历史中寻找民族的根,能培养人的爱国主义基础情感。

这也是儿童个体发展中的情感需要。

《千年不衰的汉字》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这一课的教学内容。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猜字谜、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时代的汉字构成了本课的四大学习内容。

通过对其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古老汉字顽强的生命力,汉字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领会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价值,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体会和领悟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中的高度智慧,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设计法民主讨论法游戏法活动体验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文字起源1.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了什么?你猜猜老师准备用绳子干什么?(学生进行猜测。

)2.你可不要小看这些绳子。

要是生活在原始社会,就可以用它来记事。

在木棒上,绑上拴着长长短短各种颜色的绳子,绳子上打着许多结,结头离棒越近,表示事情越紧要,黑结表示死亡,白结表示和平,红结表示战争,黄结表示财富,绿结表示庄稼的收成,一个结表示十,两个结表示百,三个结表示千。

当时部落首领管理部落事物,人们进行交易时,用结绳表示记忆,这样可以避免错误和产生纠纷。

这就是——结绳记事。

3.出示课件:原始社会图结绳记事图在古代典籍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出示课件:古者无文字。

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指名朗读。

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设疑:我们的祖先还有哪些记事的方法?学生浏览网页360问答。

网址/q/1356107754061319(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有关图画记事的图片、树上刻符号、收集木棒记事等图片5.教师小结:像这种画符号的记事方法,称之为图画记事。

如我们汉字中的“一、二、三”就来源于刻画符号。

还有在木头上、树干上刻画来记录事情,刻木记事。

此外还有收集木棒记事。

6.可人们觉得,遇到比较复杂的事情就无法用这些办法来记事了,于是,聪明的祖先就发明了汉字,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板书汉字)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和图片的展示,唤醒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追寻汉字产生的溯源,走向汉字殿堂的门槛前。

那么,我们最早的汉字是什么呢?汉字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录像。

7.交流:我们的祖先首先发明了什么文字?8.聪明的祖先们,受各种图画符号启发,发明了甲骨文,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之一,还有两种,一种是古代西亚的锲形字,一种是古埃及的圣书字,(课件出示锲形字、圣书字图片)这两种文字都已经消亡了,而我们的甲骨文却得到了发展,它的结构和造字方法,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9.课件出示甲骨文车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根据什么来猜?师相机说出以下的特点:根据事物的形状,用简单的图画来造字。

这是甲骨文的特点。

课件出示这12个文字,对应12生肖。

请你认一认,找一找,找出你的生肖。

学生辨认,交流,说出理由。

10.进行游戏。

你们真是太棒了,老师还有一些更难的甲骨文,你能认出来吗?课件出示:考考你设计意图:甲骨文与现代文字差别是很大的,因此在教学时有了较多的时间,通过让学生猜一猜、认一认12生肖、考考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猜认的过程中学生对汉字的表意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1.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认这些甲骨文时,是根据文字的形状来猜测的,所以形象性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中国有许多汉字,有的字无法用画图表示出来,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就根据汉字的意思,又造出了很多汉字,比如:出示课件:休动画演示教师相机讲解:一个人干活累了,靠在一棵书上歇息。

这就是“休”。

真有趣像。

这样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合起来,创造出来的字叫会意字12.常见的会意字有哪些,聪明的祖先还创造出了哪些造字方法呢?学生浏览百度百科/view/607894.htm了解“汉字六艺”13.小结:出示课件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是汉字造字最基本的方法。

设计意图:动态的演示将会意字的结构特点和表意特点清晰地展现出来,浏览网页拓展了教材内容,让学生对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省时省力。

指导学生会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二、情境再现,经历汉字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祖先们觉得甲骨文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于是就逐渐的演变汉字,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出示课件。

谁来说说我们的汉字经历了哪些演变呢?课件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水”字、“虎”字,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几种类型?学生讨论:汉字在演变中笔画、形态变现出了哪些热点?教师相机小结:汉字在演变中出现的类型多,演变表现出笔画由繁到简、形态由由不规范到规范,图画线条变成了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形。

而这样的演变经历了极其漫长的时间,有几千年。

设计意图:原本枯燥乏味的演变通过多媒体模拟,转化成了孩子们观察、探究、想象、讨论的过程,从而突破学生认知中障碍,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老师有一个提议,让我们以“水“为例,一起来经历汉字千年的演变过程。

拿出笔和老师发下来的纸一起来写一写。

课件出示“水”字的各种演变过程,配乐。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临写。

师解说:我们先回到商代,甲骨文因刻在兽骨和龟背上的文字,所以写“水”的时候,要以直线条为主。

告别商朝,跨入周朝,金文的“水”字比甲骨文的笔画要规范、简单了。

时间一晃又到了秦汉时期了,秦始皇统一七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写小篆的“水”,要注意笔画均匀,结构工整。

弹指一挥间,我们来到了魏晋时期,要写隶书了,隶书写时笔画平直,有角,要写得方正、厚实。

到了唐朝,草书盛行,书写时要注意笔画连绵。

楷书在唐朝也很盛行,楷书的“水”要写得稳重,我们平时在田字格中就练楷书。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写行书,行书的“水”要写得笔画流畅。

刚才我们模拟“水”字的演变过程,临写一个汉字,只用了几分钟,经历的却是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一部历史,一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课件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一部历史,一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学生诵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临写汉字感受汉字形体演变的艰难和缓慢,对汉字发展的悠久历史和祖先的智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的国家产生了哪些印象呢?学生浏览搜狐文化网页:/20070326/n248984703.shtml学生提交答案。

展示学生答案进行展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浏览互联网,补充了大量信息资料,弥补了教科书的缺憾,也扩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引导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三、游戏活动,感受汉字的神奇1.同学们,咱们几乎天天与汉字打交道,在学习、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汉字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呢!比如一个“笑”字,你能组成哪些词呢?2.学生进行“开火车游戏”,进行扩词。

3.小结:同样是笑,意思却不一样。

表达得十分细腻、清晰,内涵特别丰富,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及的。

一个字可以变成好几个词语,构词能力特别强。

4.古人根据汉字的特点,发明了猜字谜的游戏,想来玩一玩吗?出示课件:同学们,猜完了字谜,你觉得中国的汉字怎么样?(有趣,神奇、充满魅力)如果你觉得猜字谜的游戏有趣,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游戏。

推荐网站:中国国学网——汉字谜语网址:/html/hanyu/11603113.html5.这么有趣,充满魅力的汉字在历代书法家的笔下都是一副副精美的艺术品,我们一起欣赏。

出示课件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苏东坡的生平、代表作。

配乐解说。

学生欣赏。

6.这些书法大家的作品,或飘逸潇洒,或端庄秀美,或沉稳大方,或自由奔放,难怪不少外国朋友都慕名来到中国,学习中国书法。

出示课件。

外国人写书法照片。

中国汉字、中国书法已经成功地走向了世界。

设计意图: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下一篇课文的内容整合进本课学习,一是内容上练习更紧密;而是教学目标上更接近。

学科间的有机融合,体现出本课程的发放性和综合性。

教学时旨在通过课件展示历代书法名家的生平和代表作,从而了解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感受汉字极强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出示课件中国印。

7.瞧,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方“中国印”在1994件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观察一下,中国印你觉得像什么字呢?学生观察,讨论,并交流。

师小结:我们能有这么多得感受都缘于中国汉字意蕴丰富、缘于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缘于中国文化古老、充满魅力……设计意图:“中国印”将中国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和运动特征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字形、源远流长的的中国文化展开想象,感受这一设计的独具匠心,既紧扣了时代的脉搏,也能感受中国古老文化散发的现代魅力,从而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