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技巧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熟悉演讲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演讲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艺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设计、演讲的态势语言。
难点:演讲中演与讲的巧妙配合。
教学学时:
2学时
第一节演讲概述
演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思想家常用演讲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
张。
例如,周游列国的孔子、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等等。
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演讲已由政治领域进入经营管理领域。
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求,使得演讲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富有新时代特征的“灵魂工程学”,已成为启迪人们心灵的重要工具。
当今我国正进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飞跃的伟大时代,进行着伟大历史变革。
哪里有变革,哪里就有诘辩和论战。
哪里有变革,哪里就需要创造型开拓型人才。
不善言辞的开拓者,不会演说的领导人,不能不说是“天大的遗憾”。
一、什么是演讲
演讲又称演说、讲演,是指就某些问题、某些事件面对听众发表的系统的、成套的讲话。
比如讲明事理,发表意见,宣传自己的主张等。
演讲活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演讲者(主体)、听众(客体)及主客体同处一起的时境(时间环境),三者缺一不可,离开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构成演讲活动。
当然,人们的报告、发言、讲话等活动同样具备这三个条件,因
此,这三个条件还不足以揭示演讲的本质属性。
演讲与报告、发言、讲话等实践活动的明显区别,在于演讲不但是一种以讲为主的宣传
活动,同时又是一种以演为辅的艺术性活动。
演讲中的“讲”起主导作用,是决定因素,“演”必须建立在“讲”的基础上,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只有既“讲”且“演”,以“讲”为主,以“演”为辅,互相交织,互相渗透,既是听觉的,又是视觉的,兼有时间
性和空间性艺术特点的综合现实活动才是演讲的本质属性。
综上所述,演讲即是演讲者在特定的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手段,面对广大群众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达到感召听众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演讲的特性
演讲与讲话相通,而又不同。
它既具备讲话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讲话所没有的自我性、
艺术性和鼓动性。
它源于讲话,又高于讲话,是最高级、最完善、最有审美价值的一种口语
表达形式。
(1) 自我性
(2) 艺术性
(3) 鼓动性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中的一段: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
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反动派,你们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历史赋于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
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
此外,从口语表达形式看,演讲还有以下特点:
1) 传声性。
2) 表情性。
3) 临场性。
三、演讲的类型
演讲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演讲的内容分,有政治演讲、学术演讲、诉讼演讲、日常
生活问题演讲、礼仪演讲等;根据演讲的场合分,有集会演讲、广播演讲、电视演讲、课堂
演讲、法庭演讲、街头演讲、战地演讲等;依据演讲的风格,还可将它分为激昂型演讲、深
沉型演讲、活泼型演讲、严谨型演讲,,为加强演讲训练基础知识的需要,这里只按照演讲准备的情况,将它分成有准备的演讲(有备式)和无准备的演讲(无备式)两大类,再按准备的方式将有准备的演讲分成备稿式、提纲式和腹稿式;按发表的动因将无准备的演讲分成主动
式和被动式。
第二节演讲稿的写作
写好演讲稿是保证演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一步。
演讲稿又称演说词,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的供演讲使用的文稿。
演讲稿的含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上的演讲稿是演讲者为准备在听众面前发表意见、抒发情感而写成的文稿。
狭义上的演讲稿,专指各种主题演讲稿,即参加各种演讲赛和演讲会使用的文稿。
下面我们着重讲狭义上的演讲稿的写作。
演讲稿与其他文章相比,既有相同的规律,又有自己的独特要求。
要写好演讲稿,就必须从演讲学和写作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缺乏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都不可能写出好的演讲稿。
一、演讲稿的作用
(一) 确定演讲思路,规划演讲内容
(二) 组织演讲语言,琢磨演讲技巧
(三) 消除紧张心理,树立心理优势
二、写演讲稿的步骤
写演讲稿可分三个阶段:即编列提纲、起草初稿和加工修改。
(一) 编列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