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开题报告
2.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
3.提高对隧道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认识和表现的能力;
4.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培养其独立研究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方案研究,文件检索和搜索资料的能力;
(2)方案论证,确定方案的能力
(3)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4)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的能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构与施工组织设计
指导教师张向东
院(系、部)土木与交通学院
专业班级地下建筑工程07-2班
学号0709170203
姓名冯璐
日期2011年3月
教务处印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选题目的:
1.通过毕业设计环节,使我们将四年大学所学习的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方面课程等方面知识,系统有效的串联在一起,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复习;
局部可能发生涌水。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标准冻结深度为1.4m。
主要研究设计内容:
确定隧道开挖方式和隧道断面布置图;围岩压力的计算以及围岩内力计算;隧道支护设计图;隧道防排水设计;隧道衬砌设计图及衬砌计算;炮眼布置及爆破图表;施工场地布置图;施工进度横道图;工程概预算;工程施工的安全文明措施等。
设计中主要解决问题和难点和重点:
主要解决问题为根据隧道所处位置,选择合适于工程地质概况的隧道断面形状,精确计算周边围岩的承载能力,以及隧道在施工中的支护、安全等技术措施,最后还有隧道的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的考虑。设计重点为隧道洞身设计中的围岩压力计算,以及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的设计计算,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执行,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概算计算等。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19] LOW H Y,HAO H.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under explosive loading[J]. Structure Safety,2008,23(2):157–178
[20]李传富.冻融条件下隧道工程防水注浆机理和施工技术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5
第16周:工程概算
第17周:英译汉
四、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
[3]朱合华,张子新,廖少明等.地下建筑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但随着世界大环境的技术条件的日渐强大,这些问题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满意的答复!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工程概况:
中寨子隧道位于抚顺市清原县清原镇中寨子村西500米,呈近东西走向分布。山势较陡,最低海拔269.80m,最高海拔456.70m,相对高差186.90m,属丘陵地貌。设计两条单行曲线隧道,全长1447.495m,属长隧道。隧道围岩以弱风化泥质砂岩为主,其次为微风化泥质砂岩,属软质岩石,岩体破碎,局部较破碎,断裂构造很发育,且复杂。对隧道围岩进行工程地质分级,洞身围岩等级为Ⅳ级,入口桩号为YK46+640,出口桩号为YK48+087.495。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雨季时水量增大,可能造成隧道滴水及渗水,
论文框架:1.前言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目录
5.正文
6.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附录。
三、研究进度
第5周: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整理资料,编写开题报告
第6周:设计资料及工程概况
第7周:隧道断面布置
第8-9周:工程爆破计算
第10周:围岩压力计算
第11-13周:隧道衬砌设计与结构内力计算
第14-15周:施工组织设计
[15]高正军.公路工程概预算手册.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16]田金信.建设项目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7]钱晓倩.土木工程材料.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研究现状:隧道及地下工程是我国建设领域的基础工程,也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隧道大国。我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在施工技术上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世界上大多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新奥法、地下连续墙法、台阶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全断面法等等。这里新奥法是采用最多的方法,其全名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在上世纪50年代由奥地利学者提出的,之后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我国隧道的建设还有许多应该解决的问题,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还属粗放型;总体装配水平低,配套设备的国产能力低,施工效率低,环境差;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水平低,不良地质条件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等不利因素。
(5)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6)撰写科技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选题意义:21世纪是地下空间作为资源加以大力开发的利用的世纪,是隧道和地下工程大力发展的世纪。隧道发展是解决地面交通紧张,土地资源保护的有力措施,从而满足交通,保护环境,使城市成为人与自然相和谐。隧道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大大缩短行车路程,提高行车效率。同时,隧道的建设环境也是多方面的,在山岭地带,可以克服高程障碍、缩短行程、节约燃料、节省时间、改变道路线形,使行车更加舒适、减少植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克服塌方、雪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行车造成的影响。隧道的建设过程也同样不受地面环境的影响,而且适合各种地形,所以隧道的发展是广阔的,我的设计将会努力将隧道设计与目前国际上提倡的“低碳经济”相结合,拓宽范围,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10]《明洞》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
[11]张彬,郝凤山.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12]赵风华.钢结构设计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
[14]张同伟.土木工程CAD.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岩石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地下结构静力计算》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教研室编;
[6]张向东,李章珍,李萍.土力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7]朱慈勉.结构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孔宪立,石振名.工程地质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洞门》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第二勘测设计院合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