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基本思路

开题报告基本思路

开题报告基本思路一、选题:浅谈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 当今社会总体上的形势就是:音乐热,舞蹈兴,但是,诗词冷。

高中语文课本上少诗歌,平时的作文训练不写诗歌,高考对作文的要求也是“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这样,久而久之,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师失去了教授诗歌的热情,学生也失去了学习诗歌的兴趣。

诗歌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瓶颈。

在高考这根教学指挥棒的指引之下,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相对趋向功利化。

加上现如今物质社会的冲击,大部分高中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并且觉得学习语文,学习诗歌只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并不能从心底里将诗歌的学习当作一种美的享受。

在我所任教的学校,通过我对高一高二总共28名语文教师及高一(18)班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有将近半数的教师对诗词教学缺乏热情,甚至一节课可以讲授两首诗歌,完全忽视了诗歌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师侧重于对诗词鉴赏技巧方法的灌输,但是很少对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进行培养,丧失了诗词本身美的追求,忽视了诗词本身的德育教育作用。

而学生更甚,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对古诗文只是停留在读读背背上,对诗文内容及思想意义缺乏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导致考试的过程中遇到诗词鉴赏题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连最基础的诗词默写也无法完全掌握,更谈不上通过学习诗词达到体会美,鉴赏美,欣赏美,净化自己心灵,获得灵魂道德精神追求上的进步的效果。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

学校德育教育承担着塑造青年人格的使命。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活动自身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活动,可以使知识的形成、发展、传递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同样被影响着。

而诗词又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素质,逐步形成积极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词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都可以通过古诗词的教学来完成。

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璀璨耀眼的明珠,它们以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描绘出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图画,表达出了作者诚挚的思想感情。

诗词作劳动。

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德育教育五、创新点:针对以往学者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笼统地进行分析,我的选题创新之处就在于,把德育教育渗透的着眼点缩小,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诗词的教学入手,从小的着眼点去论述,从一点一滴,从每一首教材上出现的诗词去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高中学生可以从自己每天所接触到的语文课堂,可以从每天所接触到的语文课本教材里面去获取精神层面的感悟,去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

同时,作为身处教学第一线的农村教育硕士,我的研究方向应该是紧紧和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的。

我会结合自己和其他语文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实地地对每一节学习诗歌的课堂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着手,把着眼点放在教师如何去教以及学生如何去学上。

对教材上出现的每一首诗词都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从个别到一般,进行归纳和总结,看如何把德育教育具体地渗透到每一首诗词的讲授与学习之中去。

对学生形成一个普遍的影响,把课本上的诗词理解清楚明白之后,课外的那些诗词,高考试卷上所出现的那些诗歌鉴赏,也能够毫不费力地进行分析了。

当然,德育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功利的应付考试的基础之上,进行德育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从诗词的学习中领略到美的享受,感受到精神的愉悦,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人格得到提升。

六、论文的理论部分:1. 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选入高中课文的诗词作品,都是文学中的精品,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材料。

诗词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好的媒介”。

孔子曾教化他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用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让每个学生过着“诗的生活”。

因此,中华诗词的发展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源头,它是中国人文精神之根。

因此,应该将诗词的学习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2. 德育教育应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进行,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实施,实现德育目标。

因此,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之中,高中语文课堂之中的诗词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3.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方面,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渗透德育教育。

因此,在高中语文诗词学习中渗透进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4. 诗词中的德育内涵相当丰富,学习诗词,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可以学习诗词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可以领路大自然山川的秀美,得到美的享受,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获得灵魂的安宁。

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哲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群众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等哲学思想。

七、论文的实践部分:1.通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班级内的学生学习诗词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研究,对高一高二的语文老师进行座谈访问,听取他们的语文课,看别的老师是如何讲授高中诗词,在诗词之中是否渗透了德育教育,学生学习完诗词之后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产生了影响以及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2. 结合教材,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熟读背诵诗词,并从中理解诗文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尽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领略诗歌中环境的美,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精神得到充实,情感和性格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德育渗透的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明显。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十分重视教育性,直观性,教材图文并茂。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形象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一堂好的课,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远远超出教材的期望值。

4. 结合具体诗词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展现美的情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处理课文,充分发挥课文的示例作用,善于挖掘教材的思想意义,引导学生读透教材,并从中受到教育。

八、参考文献:[1].李世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德育美育,2013(2):279.[2].郑菊芬,《探析如何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误区》[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3):41.[3].王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2(3):36-37.[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来庆侠,《关于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2):126.[6].雷务钢,《语文课堂要“润物细无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点滴做法》[N],钦州日报,2009-3-11(6).[7].王惠,《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未成年人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N],考试周刊,2014(17).[8].万云花,《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4(3):100.[9].朱士钊,《唐诗宋词鉴赏》[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0].李洁梅,苏咏梅,《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D],广东省肇庆市技师学院.[11].朱佶芝,《沐浴人文关怀,焕发生命之光——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索与实践》[N],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12].王冬梅,《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化教育,2011(12):105-107.[1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G],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4].李庆洁,《润物细无声——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2010(9):180.[15].张秀玲,董贵杰,《古诗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6(1):55-56.九、论文写作提纲:第一部分: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不够完善以及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并未能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高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势在必行,结合高中阶段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素质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来写。

2.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有难度,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诗词的重要性和诗词在现如今素质教育阶段以及在应试教育高考中的重要性来写。

3.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部分是最能帮助高中阶段青少年获得审美体验,获取精神上的感悟,德育教育通过高中教材诗词作为媒介更易于被高中学生所接受。

第二部分:联系自身教学实际情况,针对教材上出现的每一首诗词,具体分析如何在每一首诗词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确切的数据,听取其他语文老师的语文课,针对每一节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及时可行的解决方法,以便于更好地将自己的选题落到实处。

这一部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实际访问,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论题加以完善和整理。

第三部分:对自己的调查和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汇总,归纳和整理,将理论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个别的每一首诗词着手,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路,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教材书本上的诗词之外,对课外的诗词可以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和见解,不仅可以使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一节高中语文诗词学习中,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一首诗词之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