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书法教学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书法教学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书法
教
学
设
计
2018年春
课目
第1课 立刀旁
教学时间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探源导入
1.复习笔画: 短竖、竖钩。学生练习笔画各两遍。
2.师问:今天我用短竖和竖钩组合起来,你们觉得会出现一个什么部首呢?
3.在黑板上先写短竖,然后再写竖钩。写一个靠得很紧或很远的立刀旁和一个疏密有度的立刀旁(师生交流,立刀旁两个笔画的疏密关系。)
(2)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力”字。(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先逆锋起笔写横,左低重,右高轻。逆锋向上另起一笔,轻顿向左下斜弯写竖钩。逆锋起笔向左下写撇。学生边写边念,先书空练习两遍。)
(3) 掌握了方法,自己试着在作业纸上练写两个。 (头正,身直,脚放平;一拳,一尺,记在心。
(4) 书写力字旁时,还有哪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2.教师巡视,指导书写, “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
要求练习的时候要对照教材的范字,仔细观察临写,并且及时纠正不足,再进一步练习。每个字练习3--4 个为宜。
PPT演示
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的练习作业,师生评议:
1.评议范字中反文旁形态是否准确,笔画是否有变化,运笔是否到位。2.评议范字的结构是否把握了穿插、避让关系。
(3)书写立刀旁时, 还有那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坐姿与执笔、提与按的交替变化、书写状态
(4) 学生练习书写立刀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5) 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赏评: 哪一个立刀旁最美呢?(师生明确: 外拓与内收变化,竖钩的用笔轻重的变化和出钩。
同桌相互评一评,师生交流提示学生写立刀旁的短竖弯度与竖钩的关系。学生巩固练习书写三遍。(学生自我对比调整。
4.教材和书写工具
赏析临写
1.出示范字“功”, 学生观察:
(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字形方正,左窄右宽。
(2) 怎样才能把“功”字写“左窄小、右宽大”呢?(左下横写作提以避右。
(3) “功”字中的力字旁模样有什么变化,怎么写呢?(右部横折钩横轻折钩重,撇画伸入左下。)
(4) 师生交流: 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左部横变提,右部折钩粗壮。)
(坐姿与执笔、用墨技巧、书写状态。)
(5)学生练习书写力字旁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辨识: 什么样的力字旁最美呢?(师生明确: 提、顿的力度和方向。)
同桌相互评一评,师生交流纠正力字旁的书写。学生巩固练习书写两遍。(学生自我对比调整。}
1.投影力字旁
2.实物投影演示教师书写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右耳旁运笔步骤图,并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针对疑难之处提出疑问,师生讨论( 讨论学习方法。)
5.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1) 逆起横撇; (2 )露锋起笔写弯钩; (3)逆起悬针竖。学生边念要领边书空。
6.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展评: (1)抽取典型作业,学生评选出最具美感的“右耳旁”,不足的地方,老师用红笔批改。 (2 )其他的学生根据老师的批改,
3.学生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教材
书写工具
引导学习
掌握写法
作为偏旁部首的“力部”,在汉字中随着所处位置的不同,展现出形态各异的风姿。
(1)仔细观察,看看作为“力字旁”的“力”部和“力”字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读教材的运笔步骤示意图。
(变窄,横变短,整个字由正方形变成长方形。)
4.揭示课题(板书: 第一课立刀旁)
教材
引导观察
1.出示立刀旁,学生观察,说说短竖和竖钩的用笔有什么特点。
(短竖轻短微弯, 竖钩粗长,直中带弯,钩脚较小,长短两竖或微微相向,或同向。
2.学习书写“立刀旁
(1)出示相向的立刀旁和同向的立刀旁,学生观察有哪些异同。(短竖向左微弯,短竖向右微弯。)
教师范写立刀旁,学生书空,边写边念运笔方法。
(2) 小组代表发言。师小结: 左上右下,右部竖画上齐左部首横。左右长短、宽窄相近。左部上点偏右,横画平行。横撇弯钩不相连。
(3) 请“小老师”上讲台边讲解边示范,其他学生书空。
(4)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与指导。
(5)点评与反馈。
出示:都
边小结边呈现“都”书写要领
拓展评析
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右耳旁的字欣赏。 “郡” “郎” “郭”
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右耳旁。板题: 右耳旁。
出示:古文字“邑”
出示注释:疆域,人口
对比观察
1.过渡语: 在我们学习的汉字中,你知道哪些含右耳旁的字呢?学生竞相回答,教师出示: “郎”“郭” “郡”。
2.右耳旁在字里有什么特点?
右耳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撇弯钩(大一点)+悬针竖
教师小结右耳旁的特点: 它由横撇弯钩和悬针竖组成; 横撇弯钩稍大,中间断开。
(1)请问右耳旁有什么异同?说这些字中的右耳旁与我们的学过的右耳旁有什么异同?
(2)请你说字中结构和笔画有什么特点?2.任选其中一至两个原碑字进行临写练习。
对比欣赏
1.教师出示颜体、欧体、柳体、赵体中带有右耳旁的字进行对比欣赏。
2.学生说说各字体中右耳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反思
课目
第4课 反文旁
教学时间
3.指名三位同学上台,在米字格中演示书写。学生分小组互相评议, 校帖,修改。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对比欣赏
1.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故”字,与颜体范字“故”进行
对比欣赏。
让学生说说: 和颜体相比,其他书体的书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异中求同: 反文旁都比左边部分较宽,以左让右。
同中求异: 以“故”字为例,展示了欧阳询《温彦博碑》、柳公权《玄秘塔碑》、赵孟频《三门记》楷书的书写风格对比欣赏,让学生感知避让关系在欧体、柳体、赵体中的不同表现,三字在左右宽窄上大体相同,但欧体笔画舒展纤细、重心收紧; 柳体结构较规整,左右之间避让关系较疏远,结字舒朗; 赵体捺画变为长点,书写感更强,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书体风格的了解。
对照字帖自主检查, 再临写几个。
赏析临写
过渡语: 同学们临写几个之后,进步很大,也写得比较好了。现在把它放到带右耳旁的汉字当中,你还能把它写得更美吗? 我们一起来学写这两个字。
1.学生观察“都”:
(1) 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左上右下。)
(2) 怎样才能把它写得左上右下呢? (右部横撇的横与左部长橫高低相近。)
4.班级内写的最棒得同学到台前现场书写演示。(树立典型激发全体同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反思
课目
第3课 右耳旁
教学时间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趣导入
1.出示: “邑”,猜猜它是什么字? 最早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讲述右耳旁的演变: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口” (we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 “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
(2) 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
(“故”字左稍窄短,右略宽长。左部横画平行,间距均匀。右部短撇与斜撇伸入左部空隙之中,短横与捺画左缩右伸。 “政”字左窄短,右宽长。左部横画长短不同,起收各异; 上横左缩右伸; 下横左伸右缩,以避右部; 左竖上部斜弯。右部短撇收笔于“正”字短横处,长撇伸于左下,有托左之势; 捺画向右下伸展。)教师示范,学生开始练习。
3.学生练写反文旁四遍。(学生自我对比调整。
4.赏评学生作业,以鼓励学生的自主赏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改善为主,同时也可以适当开展不同方式的交流,在黑板上展示出评改过程,使学生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投影展示部首、范字及结构外形
投影演示教师书写
赏析临写
出示范字: “政”和“故”。1.学生分组学习:
(1)这两个范字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 (左窄右宽,相互穿插、避让)
(1) 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2) 说说这个字中你觉得不好掌握的笔画。
(3) 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习情况。
(1) 师生赏评: “则”字与“判”字中的立刀旁。
(2) 教师小结: 则字左部的横画间距均匀,中间两横不与右竖相连,两点上合下开; 右边的立刀中左竖轻短, 右竖钩重长。
2.从“对比与欣赏”的几个“故”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仿真临写”,看谁写得最逼真。
PPT投影展示
赏评拓展
1.学生分组推荐本课的优秀书写作业进行展示。
投影展示《颜勤礼碑》“则”“判”“利”
教学反思
课目
第2课 力字旁
教学时间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复习导入
1.复习横折钩的写法(课件出示笔画要领和笔画例子)。
2.学生书写后讲评指正。
过渡: 同学们,我们把最基本的笔画都学完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偏旁部首,谁能说一说横折钩和长撇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偏旁( 力、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写含偏旁部首一一力字旁的字。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业
拓展赏析
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立刀旁的字欣赏: “利”
(1)请说说这些字中的立刀旁与我们刚刚学过的“判”“则”有什么不同。
(2) 请说说字中短竖和竖钩笔画排列的疏密关系。
2.对“利”字临写练习。
3.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则”对比欣赏。
4.学生说说各字体中立刀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向左微弯的短竖和竖钩,与向右微弯的短竖和竖钩。
出示学生书写的立刀旁,
师生交流:位置: 短竖居竖钩左侧中部偏上关系: 短竖与竖钩同向一外拓短竖与竖钩相向一左边内收特点: 短竖与竖钩疏而不离
教师示范立刀旁写法两遍,速度稍慢,边写边念,学生跟着边写边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