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十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专题十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_______。 A.KCl B.KNO3 C.Na2S D.CuO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______。
图101
特别提醒
(1)钠的化合物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纯碱、苏打——Na2CO3(纯碱在物质的分 类方面的考题中常出现,因其俗名为纯碱,但其不属于碱,而属于盐);小苏打——NaHCO3;芒 硝——Na2SO4·10H2O;水玻璃——硅酸钠溶液。 (2)金属钠在空气中无论生成单一的Na2O或Na2O2,还是生成二者的混合物,1 mol Na只能转移1 mol电子(此点在NA的判断考题中常有考查)。常考查过氧化钠电子式的书写或化学键的类型。过氧 化钠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为 O 22-,故Na2O2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有强氧化性、 漂白性,遇到湿润的石蕊试纸时,先使试纸变蓝,后使其褪色。 (3)Na2CO3与盐酸反应时,二者相对用量或滴加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和得到的产物不同。
Na2CO3直接加热不分解,能证明两者的稳定性,图中放反,D错误。
变式2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
粉末分解释放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 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含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 实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 13.0 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6.72 L。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
【答案】 C 【解析】集气瓶中有黑色颗粒 产生,说明有碳单质生成,则 CO2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CO2 表现氧化性,A项正确;加热时 NaHCO3分解生成Na2CO3,C
A.[2017·全国卷Ⅱ]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
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
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 B.[2017·江苏卷]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2Cl-+2H
A.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NaOH、Na2CO3、BaCl2,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 B.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 C.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若在实验室中进行,一定需要玻璃棒
D.如图103所示装置可以比较Na2CO3和NaHCO3晶体的热稳定性
【答案】 C 【解析】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 用碳酸钠去除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A错误; 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氨气溶解度较大,故应先通入氨气,碱性溶液中再通入二氧化碳,二 氧化碳的溶解度增大,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等操作,这些过程中需要玻璃棒搅拌、引流等,C正确;Na2CO3加热不易分解,NaHCO3晶 体加热容易分解,故小试管中盛放NaHCO3,大试管中盛放Na2CO3,NaHCO3间接加热能分解,
PART 3
第三单元
专题十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 高频考点探究 · 命题考向追踪 · 教师备用习题
考纲展示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 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 其重要应用。
高频考点探究
考点一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核心透析】
(8)将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得到Al(OH)3沉淀,发生反应NaHCO3+NaAlO2+
H2O=Al(OH)3↓+Na2CO3,此反应并非水解反应。 (9)二氧化碳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无论二氧化碳少量还是过量,都发生反应CO2+NaClO+
H2O=HClO+NaHCO3,而不会生成碳酸钠,因酸性:H2CO3>HClO>HCO 3-。
2O
H2↑+Cl2↑+2OH-
C.[2017·天津卷] 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可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D.[2017·海南卷]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
项错误。
变式1
工业上用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 )
化肥NH4Cl,工艺流程如图10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不能用Ca(OH)2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应选用CaCl2或BaCl2溶液。 (5)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应选用饱和NaHCO3溶液。
(6)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晶体析出,发生反应Na2CO3+CO2+H2O=
2NaHCO3↓。 (7)鉴别钠元素、钾元素一般利用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物质(或元素)的物理性质。
【答案】 (1)NaN3 Fe2O32Fe+3Na2O
(2)Na2O+2CO2+H2O=2NaHCO3 (3)6Na+ 避免分解产生的金属钠可能产生的危害 (4)D (5)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
(10)侯氏制碱法的原理:NaCl+CO2+H2O+NH3=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CO2↑+H2O。
(11)Li和O2反应只生成Li2O;NaH是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强还原剂。NaK合金常温下呈液态,
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典例探究】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