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1 声音和噪声
7.1.1噪声的概念 7.1.2噪声污染的特点 7.1.3噪声的来源 7.1.4噪声危害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1.1噪声的概念
声音的本质是波动。受作用得空气发生振 动,当震动频率在20-20000Hz时,作用于 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称为声音。 广义上来讲,这些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 要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现象判断,一切 无规律的或随机的声信号叫噪声。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1.3 噪声来源
7.1 声音和噪声
➢ 交通运输噪声 ➢ 社会生活噪声
工业生产噪声 施工噪声
表 家庭常用设备噪声
家庭常用设备
噪声级范围/分贝
洗衣机、缝纫机
50~80
电视机、除尘器及抽水马桶
60~84
钢琴
62~96
通风机、吹风机
50~75
电冰箱
30~58
风扇
30~68
食物搅拌器
65~80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机械 名称 打桩机 地螺钻 铆枪 压缩机 破路机
7.1 声音和噪声
噪声来源
表 建筑施工机械噪声级
距离声源10米
距离声源30米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93~112
105
84~103
91
68~82
75
57~70
63
85~98
91
74~98
86
82~98
88
78~80
78
80~92
85
74~80
(ISO)/% /%
(A) (ISO)/%
美国统计 /%
80Biblioteka 009529
28
85
10
8
100
41
40
90
21
18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2 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7.2.1声音的发生、频率、波长和声速 7.2.2声功率、声强和声压 7.2.3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7.2.4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6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1.4噪声危害
7.1 声音和噪声
人体
对生理影响 对心理影响 对特殊人群
工作

儿童
睡眠

动物
孕妇 老人
听力 疾病
物质 体
病人 其他…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急慢性 其他…
7.1 声音和噪声
对人体的生理影响(1)
①干扰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 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回转,使人 熟睡时间缩短; 突然的噪声可使人惊醒。 一般 40dB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影响,
70dB连续噪声可使50%的人受影响 突然的噪声 40dB时,使10%的人惊醒;
60dB时,使70%的人惊醒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1 声音和噪声
对人体的生理影响(2)
②损伤听力,造成噪声性耳聋。 90分贝下20%聋,85分贝下10%耳聋
噪声/dB (A)
工作40 年后噪声性耳聋发病率
国际统计 美国统计 噪声/dB 国际统计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2.4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一)噪声的叠加 P1——Lp1,P2——Lp2,求合成声压级Lp ∵I1=P12/ρc I2=P22/ρc ∴P总2=P12+P22 又∵(P1/P0)2=10Lp1/10 (P2/P0)2=10Lp2/10 ∴LP=10lg (P12+P22)/P02=10lg(10Lp1/10+ 10Lp2/10)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1.2噪声污染的特点
噪声是一种感觉污染; 不带来化学污染物质,只是由于声能——人耳 朵——危害; 噪声的分布广泛而分散,噪声污染的影响范围是 有限的,传播不远; 能量衰减; 噪声产生的污染没有后效作用,声源停止,噪声 消失,无积累现象,不留痕迹。但噪声对人听力 造成的损失是有累积性的。
第7章 噪声监测
本章主要内容 了解主要噪声标准和监测测试仪器;
掌握声音和噪声的物理特性及其物理量; 重点掌握噪声监测方法及分析评价方法。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第7章 噪声监测
7.1 声音和噪声
7.2 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7.3 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 7.4 噪声测量仪器 7.4 噪声标准 7.5 噪声监测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2.1声音的发生、频率、波长和声速
(二)频率f、波长λ和声速c c=fλ f = 1/T f 的单位为Hz 20—20000Hz可听到声音 λ的单位为m c 的单位为m/s, T 为周期,单位为s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声音的发生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2.2声功率、声强和声压
1、声功率W (1)定义:在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 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 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2)声源辐射声音本领的大小 2、声强I (1)定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声波传播方向垂 直的单位面积上的声能量。 (2)声场中的强弱 (3)I=W/4πr2,距声源远,声能弱(W/s2)
(三)声强级 LI=10lgI/I0 LI——声强率级(dB); I——声强(W/m2); I——基准声强,为10-12W/m2。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四)声压级 Lp=10lgP2/P02=20lgP/P0 Lp——声功率级(dB); P——声压(Pa); P0——基准声压,为2×10-5Pa,
该值是对1000Hz声音人耳刚能听到的最 低声压。
7.2.1声音的发生、频率、波长和声速
(一)声音的发生 当物体在空气中振动,使周围空气发生疏、
密交替变化并向外传递,且这种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人耳可以感觉,称为可听声,简 称声音,噪声监测的就是这个范围内的声波。频 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 它们作用到人的听觉器官时不引起声音的感觉, 所以不能听到。
(一)分贝 1、定义: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如A1和 A0)之比取以10 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 20),单位为dB
N=10lgA1/A0 A0是基准量(或参考值) A1是被量度量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二)声功率级 LW=10lgW/W0 LW——声功率级(dB); W——声功率(W); W0-基准声功率,为10-12W 。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2.2声功率、声强和声压
3、声强P (1)定义:声源振动时,空气介质中压力的改变 量。牛顿/米2或帕(Pa) (2)声压与声强关系
I=P2/ρc ρ空气密度;c—声速 (声压P易测,W、I不易测量、以后的“声级” 即指声压级)
噪声监测原理及方法
7.2.3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