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工业化进程
•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1898年,戊戌变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总体比较落后
•2、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大城市。

•4、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重农业而轻工商。

•2、长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3、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
•1、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一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交通运输: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成就显著。

•但中共八大制定的正确方针并没有得到坚持,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的左倾错误,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取自明显成效。

(1、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靠“洋油“的时代;2、新兴工业,如电子、航天、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从农村到城市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

•3、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