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滨江路道路工程全长4360米,起点为二三八省道(K0+000),终点到姚桥港(K4+360),目前施工至通江路(K3+539.856)。
道路路幅为四板块型,路幅宽度为60.04米。
除桩号3+100以南道路西侧需开挖水系外,其他部分道路两边控制15.0米退让红线或绿化,以满足市政管道的敷设需求。
二、编制依据《滨江路排水工程设计图》《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主要工程数量详见《主要工程数量表》表:主要工程数量表.可编辑版四、 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保证措施4.1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排水施工进度计划表》工程项目 2011年~2012年1 2856 84 112 140168 196 224 252 280 沟槽开挖管道基础 管道安装 回填检查井、雨水进水井五、施工方法(一)污水管道1、管道和接口:污水管道采用HDPE塑钢缠绕管,管顶覆土在2.0米以内的,管道环刚度大于8KN/ m²;管顶覆土在2.0米以上的,管道环刚度大于等于12.5KN/m²;热熔连接或不锈钢卡箍柔性接口,接口外增加一道土工布包裹。
穿越祁家港、东风港以内及镇一中心河的污水过河倒虹吸管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或离心球墨铸铁管,弹性密封胶圈柔性接口,基础与HDPE管道相同。
污水压力管采用污水输送用离心球墨铸铁管,管道压力等级0.2MPa。
内涂层为硅酸盐水泥砂浆,外涂层为环氧富锌涂料,壁厚为K8系列。
阀门井和排气阀均参见《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05S502)进行施工。
阀门井采用地面操作砖砌圆形卧式蝶阀井。
基础及回填同HDPE管道。
在压力管道的J7~J10应设置支墩。
支墩砼标号为C20,参见国标C345(三)45°垂直向上、下弯管支墩图。
2、检查井污水管道检查井采用砖砌圆形污水检查井(流槽式),详见省标S01-2004,123~125页,井深大于4.0米的按125页《Ø1250砖砌圆形污水检查井》施工。
有支管接入的检查井应根据120页《圆形污水检查井尺寸表》调整井径。
过河倒虹吸管的进出水井为闸槽井,详见国标02S515,125页《污水砖砌闸槽井》,进水管上游紧邻的一个检查井做成落底式,落底深度30CM。
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参见省编给水排水图集苏S01-2004,82页的《HDPE与检查井联接》执行。
3、管道基础及回填污水管道采用360°砂石基础,详见省编给水排水图集苏S01-2004,81页,管顶部分C2不得小于400mm ;沟槽回密实度应满足省编给水排水图集苏S01-2004,83页的要求,图中Ⅱ、Ⅲ部分的密实度必须达到95%。
过河的污水倒虹吸管及压力管采用密实度不小于90%的素土回填,直到设计河床底。
位于填方地段的污水管道,应将绿化带用素土回填到管顶以上,50CM后采用反开挖法施工管道,素土回填的密实度不小于90%。
(二)雨水管道1、管道和接口管径在600mm及以下的管道采用HDPE钢带缠绕管或塑钢缠绕管,管道环刚度大于等于8KN/m²。
HDPE柔性塑料管采用柔性接口。
d800及以上的管道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口活企口),d1000及以下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用企口管,d1200及以上的应采用企口管,胶圈密封。
2、检查井HDPE塑料管道的检查井采用Ø1000砖砌圆形雨水检查井,详见省标S01-2004,208页。
塑料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参见省标编给水排水图集苏S01-2004,82页的《HDPE与检查井联接》执行。
d800及以上管径的混凝土管道采用省标砖砌圆形雨水检查井,详见省标S01-2004,119~132页。
有支管接入的检查井应根据204页《圆形雨水检查井尺寸表》调整井经。
有较大支管接入、圆形检查井无法满足时采用相应的矩形三、四通检查井。
详见省标S01-2004,107~118页。
3、管道基础及回填HDPE柔性塑料管采用360°砂石基础,详见省编给水排水图集苏S01-2004,81页,管顶部分C2不得小于400mm;沟槽回密实度应满足省编给水排水图集苏S01-2004,83页的要求,途中Ⅱ、Ⅲ部分的密实度必须达到95%。
位于填方地段的雨水管道,应将绿化带用素土回填到管顶以上50CM后采用反开挖施工管道,素土回填的密实度不小于90%。
4、雨水口慢车道下设置雨水口、快车道下不设置雨水口,但在机非分隔带下设置宽度30CM 的开口,将快车道的雨水引向慢车道雨水口。
雨水口采用国标砖砌偏沟式双篱雨水口(铸铁井圈),详见国标05S518,10~11页。
雨水连管采用d3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胶圈接口,180°砂石基础、固化粉煤灰回填,并以i=1%的坡度坡向检查井。
5、进、出水口采用八字式砌出水口,出水口下游做护底,以防冲刷。
进水口做法参见出水口。
管道出水口详见省标S01-2004,266页。
6、管道交叉加固凡雨污水管道交叉时净距小于20CM的,需要粉煤灰加固化剂或C20混凝土对上下管道进行加固。
7、管道交叉井在K4+450处道路东边有1座管道交叉井,交叉井施工参见省标《1000×1600雨水检查井(落底式)》,落底50CM。
在交叉井中穿越的污水管道改为预应力钢筋混凝管道。
8、过路涵根据水利部门要求,在本路段共设置了10道满足灌溉要求的过路管(涵),详见平面图中表示,管(涵)施工同雨水管道。
9、河道改造在3+090~3+520之间道路西南侧应沿线路增设河道,河道宽度及断面与3+520南边的姚桥镇现状河道一致,以沟通镇中心河与姚桥港水系。
六、施工流程雨污水管工程主要施工工艺为:施工准备与测量→沟槽开挖→垫层砼浇筑→管道安装与铺设→检查井施工→闭水试验→沟槽回填。
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⑴技术准备为了科学地、有序地实现预期的工程管理目标,在工程开工前(或开工后3~5天内)必须做好各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经理部的工程技术人员,要认真地熟悉并掌握设计施工图纸的技术要点,确定关键工序,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测量,掌握现场水文地质、地貌及地下电力电网、通讯光缆、给水、排水管网等情况。
组织落实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进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调试、检修和保养。
⑵范围确定管线施工时,按照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的指令并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确定施工占地(或占路)范围。
⑶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后,及时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联系,取得工程测量控制原点坐标、高程的书面技术资料,进行现场交接桩工作。
根据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确定的工程测量控制原点的坐标及高程,结合设计施工图纸的管线高程及走向,测设现场水准点标桩、管道中心桩、节点控制桩。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放坡系数、工作面,计算管道沟槽土方的上口宽度,洒白灰边界线做出明显标记。
会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等相关部门对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并作好测量记录存档。
①测定管道中线、附属构筑物位置,并标出与管线冲突的地上、地下构筑物位置,核对首级水准点,建立临时水准点,核对接入管道的标高。
②中心桩、方向桩及水准点均应设置固定可靠的栓桩、栓点和明显标志,对所有测量标志,在施工中(中心桩为开槽前)均应妥为保护,不得拆毁或碰撞。
③根据图纸测定管道中线,应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纵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测设中心桩。
桩顶钉中心钉。
并应在起点及平面折点的沟槽外面适当位置设置方向桩。
⑷沟槽排水在地下水位较高,根据设计图纸采用挖排水边沟办法施工,在排水边沟施工后,仍无法顺利施工时,建议采用井点降水办法先降低水位,再施工排水沟槽。
6.2、沟槽开挖工艺流程框图管道轴线放好后,可进行基槽开挖,管道开挖方式。
沟槽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为辅的方法施工,挖掘机挖土至离槽底0.2M时停止挖掘,由人工配合挖除并清理好槽底。
沟槽开挖深度超过4M以上,在沟槽两侧挖出挖水沟,在检查井位置处设置集水井,采用水泵排水,基槽开挖好后,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尽可能减少凉槽时间,施工时掌握天气变化,基槽严禁泡水。
⑵技术质量措施沟槽开挖前,计算好挖填方量,做好场内的土方平衡,做到:一是要将好土留足,按甲方指定的位置堆放备用;二是多余土方及早将数量报甲方,便于平衡。
槽边单面堆土高度不大于1.5m,离沟槽边的距离不小于1.2m。
沟槽开挖要保护好中线控制桩,防止位移,上口开挖宽度视土质和地下水位,确定的沟槽边坡放线开挖严禁扰动槽底土。
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土回填,用碎石或片石回填,槽底不得受水浸泡。
槽底不得保留软湿土、淤泥质土,挖除后换填适用的填筑材料。
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并预留20~30cm土人工挖除,开挖过程中,直接用水准仪控制标高,做到边开挖边支撑,开挖时要有人看护。
沟槽内要做好明排水工作。
6.3、管道基础1、工艺流程⑵钢筋砼管砼平基工艺流程图2、施工技术方案①柔性管道基础土质为原状土时直接采用石屑基础,土质较差时挖除淤质土,并加固处理后铺碎石垫层,再铺石屑基础。
,测量高程,校正平整,压实度取样试验达到设计要求。
②钢筋砼管道平基采用立模浇筑、机拌、机运、人工摊平、机振,钢筋砼基础在模内立钢筋。
③碎石垫层和砂石基础:采用人工带线分层摊铺夯实。
3、质量保证措施①管基施工前必须验槽,检验槽底宽度、槽底高程。
排干积水,在基础整个铺设过程中应采取排水措施,保证槽底无积水。
②根据设计高程,用水准仪测量,钉控制桩,控制平基宽度、标高及中线位移。
③碎石垫层或碎石基础必须按控制桩带线铺平、夯实、校平。
④砼施工前必须将原材料送试验室进行砼级配组成试验,下达配合比通知单,严格按配合比控制施工级配,拌制砼。
⑤砼浇筑前要立模,并对模板进行宽度复核和高程复测。
⑥砼摊铺前钉控制桩,在模板两侧带线以便控制砼高度和厚度,砼摊铺后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直至表面泛浆为佳。
砼基础两井间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
砼按每个台班取砼试块,试块要标识浇筑时间和浇筑部位,满足可追溯性要求。
6.4、管道铺设1、准备工作①管道铺设前应复核高程,清基础顶面污泥、杂物积水;②承口内表和插口外表均应将油污等清除干净;③按照管径规格选用橡胶圈,并套入插口槽内,四周应均匀平顺,无扭曲。
在管节承口端面应预先用氯丁胶水粘结四块多层胶合板组成的衬垫,其厚度为12mm,按间隔90°均布。
④带承口的半节管子应排在窨井的进水方向,带插口的半节管子排在窨井的出水方向,当窨井底板与管道深度不一致时,需对受扰动的土基用C20混凝土和砂石填实。
窨井底板离承口的管端或尾部距离大于250mm时,加设管枕及垫板;⑤成品管运至工地后,采用汽车吊将管子从车上卸下来,管子下沟槽也采用汽车吊,严禁用钢丝绳串心吊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