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A 生产力和生产工具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D 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2、生产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A 劳动原料B 生产资料C 生产产品D 生产关系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商品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A 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 经济关系C 生产资料所有制D 生产方式5、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A 人们劳动的生产物B 劳动资料C 生产工具D 劳动对象6、劳动过程中能动的因素是()A 生产工具B 劳动资料C 劳动对象D 劳动者7、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 劳动者B 生产工具C 劳动对象的状况D 科学技术水平8、经济规律就是()A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 经济活动的客观性C 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9、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测量器是()A 劳动者的技能B 劳动对象的状况C 劳动资料的状况D 生产工具的状况10、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A 科学技术B 生产关系C 生产工具D 构成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问世为标志。

A 《资本论》B 《国富论》C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 《经济论》1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及其发展要求的规律是存在于()A 人类各个社会形态的普遍的经济规律B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 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D 某几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 古典政治经济学B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C 研究人与物关系的政治经济学D 研究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14、劳动资料是()A 把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东西B 在生产过程中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C 生产工具D 生产工具和原材料15、生产力()A 是人们管理经营企业的能力B 是人们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C 是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D 是人们创造新生产工具的能力1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A 揭示生产关系运行的规律B 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揭示客观规律D 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 和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18、劳动对象是()A 原材料B 传导劳动的物质资料C 人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东西D 生产手段1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A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D 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2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 家庭管理B 社会生产关系C 社会或国家管理D 社会生产力二、多项选择1、构成生产力的因素包括()A 劳动者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C 生产资料D 管理E 科学技术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规律和任务是()A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 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本质关系C 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D 为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依据E 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3、经济规律有三类,下列规律中属于特有经济规律的是()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B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C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D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E 按劳分配规律4、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为()A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B 经济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C 它总是与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D 绝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E 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要受到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影响5、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A 人的劳动B 消费资料C 劳动资料D 劳动对象E 生产工具6、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A 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B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C 从根本上制约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社会性质D 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E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首要标志7、社会生产方式包括()A 生产力B 经济规律C 生产关系D 上层建筑E 生产资料所有制8、政治经济学必须从()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C 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来研究生产关系D 孤立的个人出发来研究生产关系E 经济规律出发来研究生产关系9、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指()A 科学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C 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D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可以改进和变革工艺过程E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可以提高管理水平10、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C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E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起点三、判断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3、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5、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劳动资料。

()6、马克思是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的人。

()7、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8、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的科学。

()9、揭示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性是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10、“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专用语。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4、请区别经济形式、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5、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6、什么是经济规律?它与自然规律有何不同?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8、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9、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0、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飞跃。

五、论述题1、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2、试论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3、为什么要在社会基本矛盾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呢?4、从事经济工作为什么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5、军校学员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六、材料题材料一:2002年春节,成都市其他中小乳品厂从各自经济利益出发,全部不收或限收牛奶,致使全市奶农、奶场的牛奶全部涌入华西乳业有限公司。

多年来,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华西公司一直承担着节日期间消化富余牛奶的社会责任。

为了不“坑农”,华西公司不但全部收购了合同以内的牛奶,而且敞开多收了合同以外的牛奶。

但由于加工能力和电力容量严重不足,到3月4日的时候,库存鲜牛奶达到了110吨,另外当天还有80吨新进站的原奶急需华西乳业收购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迫不得已,只好忍痛把前日收购的储存时间已经超过24小时的2吨牛奶倒掉,目的是腾出储奶罐,储存奶农送来的当日鲜牛奶。

请用第一章的有关原理来解释原因。

材料二:古罗马史上有一位极其著名的英雄――斯巴达克。

斯巴达是角斗士,当时角斗士的境遇十分悲惨,他们忍无可忍。

公元前73年,有200多人密谋逃亡,结果有78名奴隶潜逃成功。

起义队伍迅速扩大。

公元前71年,在布林底西港附近亚决战中,起义军惨败,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

起义失败后,奴隶主把六千名被俘的起义者钉死在十字架上。

尽管如此,奴隶反抗奴隶主的阶级斗争并没有停止过,而是一直到罗马帝国的灭亡。

请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关原理来解释原因。

一、单项选择1.B2.B3.A4.A5.D6.D7.A8.A9.D10.D11.A 12.A 13.B 14.B 15.D 16.D 17.C 18.C19.B 20.B二、多项选择1.ABCDE2.ABCD3.BE4.CDE5.ACD6.ABCD7.AC8.ABC9.ABCDE 10.ABD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 答:(1)生产力主要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主产工具两项要素构成。

(2)生产力的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有紧密的联系,第一,人的科学技术知识愈丰富,劳动技能也就愈高;第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愈发展,生产工具也就愈先进。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就能大大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

2 答:(1)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二者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上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贯穿于每一社会的始终,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社会形态的转变。

历史上五种社会制度的依次更换,就是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

3 答:(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2)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首先,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们要生活,就需要有生活资料。

人们要获得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屋等生活资料,样样都是生产得来的。

生产如果停止,人类就会饥寒而死,社会就要灭亡。

其次,物质资料生产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除了生产活动外,还要进行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社会活动。

而这些活动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

包括我们的国防与军事活动,一刻都脱离不了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4 答:从横向来看,生产关系又可以从经济形式、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三个层次去分析。

经济形式是指与生产力的某个发展阶段相联系,并由该阶段生产力性质决定的人们经济活动的交往形式。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顺序经历了两种基本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和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形式。

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分关系等基本经济关系所作的制度规定。

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说,就是其一,经济形式和经济体制都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而经济制度则是特定社会形态的反映。

相关主题